颁完奖之后,主办方照例搞了一次派对。
就如奥斯卡之于名利场晚宴,戛纳呢,赞助商没那么大牌,名字也起得很朴实,就叫戛纳之夜。
所有刚刚还在参与大奖争夺的电影人又一溜烟的来到了一处海滩沙地,这也就是他们提供的场地了。
还别说,虽然露天,但氛围却更加的轻松闲适。
莱曼本不想参加的,毕竟这种中规中矩的晚会难道还没参加够?
只觉得麻烦,结交人脉圈子什么的,这个晚会也根本不够格。
但听到乔治说有中国片商想找他,跟他商量点事,莱曼也就答应过来了。
戛纳电影节与中国电影圈的关系一向十分紧密,且无论民间还是官方。
民间的事前文有说过,这里不再赘叙,只谈谈官方合作。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有买断或者分成发行外国电影的指标任务。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主要以中影方面负责进口事宜,当然,上海华夏方面也有引进资格,但他通常是个小弟的角色,这里也不谈。
而在一开始,中国都是靠着买断版权来发行,比如说1939年率先买断版权发行的前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直到1994年,首部以票房分账模式引进的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才改变了这种格局,算是撬开了中国内地当时颇为封闭的电影市场,也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正式迈入进口“分账大片”配额制。
这种所谓的配额制指的是中国执行的电影进口配额制度理论上,全国院线每年能上映的进口片数量大概为64部,其中包括了分账片、买断片以及部分合拍片的笼统总数量。
而国内,只有中影能够进行“分账片”引进,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没有资格,但能联合院线参与发行。
那么,这种“分账片”的分账是指什么呢?
其实也挺简单,就是电影版权拥有者不卖出发行版权,委托当地机构代为发行,并事先商定分成比例,按影片在当地取得的票房利润进行结算分成。其名额规定为每年20部。
而这20部分账片名额又包括为14个美产片和6个其他国际或地区产片。
总的来说是为了某种平衡。
至于要找莱曼的,也是中影这次来戛纳选片的购片小组。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要在戛纳电影节寻觅一部分适合引进中国的电影,然后回国安排放映,这也是他们每年都要去做的工作内容形式。
除了以盈利目的以外,更多的是看重文化战略方面的考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