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你跟李平原交接了吗?”王建设问道。
“刚交接完,还算是比较详细。”方正在这方面没有必要欺瞒,也没有必要故意整李平原。
“实际发行量你也知道了?”
没想到王建设主动提起,方正不由回道:“知道了。”
“行!你知道就好。之前只有李平原和张优秀知道这个实际发行量。现在,你也知道了。但是,你一定要保密,对所有人都要保密。我们的官方发行量就是四万份。明白吗?”王建设的语气有些坚决。
“王总,我明白。不过,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要隐瞒实际发行量?”
王建设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我们的发行量做的不错,我也不想虚报。可是,我们只有这么一点发行量,你让广告商如何投广告?他投了广告之后,效果如何评估?作为纸媒,广告商最看重的是报纸影响力和发行量。”
“方正,你没从事过业务工作,对发行量可能不是太敏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告商都会把发行量作为他们投放广告的重要参考。没有广告收益,我们拿什么钱来养这些人?所以,实际发行量是个保密数字。我们对外宣称一直都是四万份。这回明白了吗?”
“明白了,王总。”方正不知道该用什么语气来表达此时的想法。
隐瞒实际发行量,不就是骗人吗?
可是,又如王建设所说,发行量低,哪个客户还敢投广告?
没有广告收益,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方正,你也别觉得我们是在自欺欺人。实际上,大部分纸媒都会虚报发行量,目的就是用高的发行量从广告商那里拿到大单。至于潍州市的纸媒,呵呵,他们的发行量没有一个是真的。”王建设又补充了这么一句。
“懂了。王总,放心吧,我会保密的。”
“行。回去以后,我再和你详谈发行工作的一些看法和想法。”
说完,王建设挂了电话。
方正总觉得自己对发行工作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却没想到被一个“发行量”给绊住了。
于是,他开始逛论坛、找帖子、查资料,去弄明白“发行量”的真正含义。
终于,他又找到了另外一个说法。
如果知道了报社的实际发行量,业内人士就可以推算出整个报社运营成本如何,再加上广告费用的估算,整个报社的收入状况就是全透明的,所以这个信息很尴尬,这也是导致最终发行量信息不可信的因素之一。
这些所谓的业内人士,除了媒体同行之外,还有很多是手里掌握着广告投放权的直接负责人。
所以,想骗他们,很难。
他们也知道报社的发行量不可信,但这也算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小秘密,他们只要心里知道能打多大的折扣就行。
你跟他说发行量是四万份,他可能直接拦腰折断,认为你的实际发行量差不多是两万份,或者更低。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方正才理解业务部那些同事,为什么每次开会都在提议发行部提升发行量。
原来,发行量是获取广告收入的一个极大衡量标准。
越是如此,方正越是觉得自己的地位非常重要。
如果他真能把发行量提升起来,是不是会成为所有人崇拜的偶像?
是的!
他自己给了个答案。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