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初年,朱元璋一面在内地组织恢复生产,一面派遣前锋大将继续北伐,其中邓俞、沐英曾与吐蕃人在昆仑山一带鏖战,仅青海湖一役就俘虏数千壮丁和几万头牲畜。甘肃洮州的十八族降而复叛后,沐英再次披挂上阵,麾下聚集了来自秦、豫、冀、鲁的骁勇之士,不仅将叛军首领全部剿杀,还俘获了降兵三万多人,牛羊二十万头,其他物资不计其数。此仗过后大明帝国拓地千里,因秉持“洮州,西番门户,今筑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的战略眼光,太祖决定在洮州设置卫所进行管理。
靖难之后,尚武的成祖迁都北京,直面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他先后数次组织大军扫荡蒙古草原,顺手从吐鲁番得到了哈密,并在那里设置哈密卫,作为明朝前往西域的桥头堡。历史上我们这位永乐大帝虽然对蒙古人一直没有好感,但对西域各族人民的来访还是非常客气的。西域各国也频繁的向大明示好,先后派遣了上百次的使团到北京考察学习,逐渐确立了宗藩关系。
仁宣之时,明朝国力尚处于强盛状态,但统治者已经没有了志在四方的雄心,轰轰烈烈的郑和下西洋也在这一时期黯淡收场,明朝的探索活动开始衰退,对外扩张基本停滞。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再次成为威胁大明安危的主因,明朝在宣大、蓟辽一带部署重兵防御,致使海防薄弱,倭寇肆虐,继而发起了侵朝战争。与明朝的逐渐衰弱相反,欧洲的全球殖民运动愈演愈烈,麦哲伦发现菲律宾后很快就召来了西班牙强盗,明朝的战略空间进一步缩对外贸易下滑严重,整个朝廷的贸易量都比不上郑芝龙等海盗。
本章要讲的是明代在西域的两个故事,由于海上贸易非常繁荣,古老的丝绸之路就显得黯淡无光,很多无名的忠骨埋在了大漠长河。因明史没有为他们立传,大量的出访记录又被焚毁,这些事迹被长久的淹没。作为后人,我们有义务将他们的事迹公布于众。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陈诚,江西省吉水县高坑人,生于一三六五年,卒于一四五八年。陈诚一生中曾四次远赴西域,三次到达撒马儿罕及哈烈一带。他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一本西域行程记,详细记载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当时陈诚一行从肃州卫出发,沿着古丝绸之路出玉门关至哈密,然后翻越火焰山、流沙河,经鲁陈、火州抵吐鲁番。之后将使团分为南北两路,到达了托克逊,沿阿拉沟继续西行,绕过窟丹纳兀儿,穿越博脱秃上,进入了孔葛思河谷。这里说明一点,这条路是历代旅行家没有走过的绝境。
两路人马在阿力马力山以东汇合后,渡过衣烈河折向西南,翻过险峻的爽塔石,绕过亦息可儿东面,向西南行走,再过塔尔塔什大坂,到达忽歹达牙帐的所在地喀喇乌只。在这里进行短暂的停留以后,陈诚继续取道北行,越过伊塞克湖与松湖之间东西走向的山脉,溯喀修喀儿河西上,越其分水岭到达塔拉斯河谷,沿河谷西行,到达养夷城。这之后又穿越了养夷、塞蓝、达失干、迭里迷、撒马儿罕、迈母纳、马刺绰等地,于闰九月十四日抵达西使的终点哈烈城,即告此次出使顺利完成。
陈诚东归不久,西域各国变沿着他走过的路线开始了新的丝绸之路贸易,当时波斯的沙哈鲁王向明朝派出了庞大的使团,并将出使的全过程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收录进历史精华一书中。随后阿伯特拉柴克又从他那里转录,稍加节略收进他的沙哈鲁史。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傅安,字志道,河南开封人,祖籍太康。当时朱元璋为了与西域诸国建立联系,派傅安出使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傅安与给事中郭骥、御史姚臣、中官刘惟等携带玺书金币,率领将士一千五百人踏上了艰难的万里征程。
这个庞大的使团由甘肃酒泉出玉门关,行走八百里后进入哈顺沙漠,西北二千余里至哈迷哩再向西穿越瀚海,历一千三百余里至火州之地,复西行至亦刺八里。经过一年的艰苦行程,傅安等人又西行三千里才到达帖木儿帝国首都撒马尔罕。
此时帖木儿刚刚获得西征的胜利,骄倨不顺命,反而威逼傅安等人投降。傅安作为大明的使臣,面对番邦的威逼利诱,表现了高度的民族气节,指着帖木儿的鼻子骂道:
“吾天朝使臣,可以从汝反邪?”
等翻译把傅安的话一字不落的说给帖木儿后,这个不可一世的征服者立时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果断将这支友好使团全部扣留在撒马尔罕。待帖木儿打败了奥斯曼帝国以后,他从奸细那里得知明朝发生靖难之役的消息,借故调集二十万步兵和国内所有的骑兵,对外号称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了东征之旅。可能是这哥们出门前没看黄历,没走多远就在途中病死了,除了远征中原的雄心壮志被掩埋进黄沙外,他身后的军事帝国也随之坍塌。
关于帖木儿东征的话题,网上讨论的非常热烈,甚至对比帖木儿和朱棣的文韬武略。关于这个话题此文中作者不做评价,但帖木儿连明朝使者都降服不了,要想征服空前团结的中华民族,估计难度很大。
永乐五年六月,帖木儿的孙子为了避免招惹东边的明帝国,使者护送傅安等人回国,请求与明朝修好。傅安出使西域时正值壮年,此时他已变成一位白胡子老者,十三年不改其志,堪称明代的苏武。
明代陈继儒在见闻录中写到:“初安之使西域也,方壮龄,比归,须眉尽白,同行御史姚臣、太监刘惟俱故,官军千五百人,而生还者十有七人而已”。
傅安的事迹引起了举国的共鸣,极大的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本人也得到朱棣的厚赏。其后东察合台汗国国王去世,朱棣遣傅安和中官李达等人前往祭奠,并以玺书封继任者为别失八里王,赐其金织文绮、盔甲弓刀。为了巩固明朝在这里的势力,傅安又滞留了九年。
宣德四年,傅安病故,葬于朱仙镇岳王庙后土冈。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卷四关于文臣久任中提到傅安时说:“前后为给事中三十二年,留虏二十一年,白首生还,去苏卿不远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