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我是汉成帝 > 第114章 科举納士

第114章 科举納士

王尊笑道:“此事您不必忧虑,陛下早已嘱咐了臣此事。按照惯例,新单于即位,需要送单于的儿子去长安。陛下这次便决定,让您的儿子,以代替单于的儿子去长安。此事我已告知单于,他也是欣然同意了。”

王昭君则是一脸惊奇,皇帝竟然如此细心,将这些事情都已考虑好了。

随后他们便积极准备着回汉的事,这又是一番长途跋涉。王尊也是将这里的情况,传信给了刘骜。

刘骜在长安,却是发现,自己亲信的几个人,都被派往各地,留在长安的,只剩下王商与王章。

如今的朝堂,之所以这么多王凤的党羽,原因之一便是察举制。各地的人员,为了能当上官,都的想办法结交王氏,得到王氏的推荐。

之前刘骜让太史尹咸编制术数,完成之后,便将它分发到全国,供各地的人员学习。虽然这只是一本很基础的书,却透露了一个信号,皇帝陛下对于术数很重视!有先见之明的人,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便也开始研习术数。

刘骜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该推出科举制。

科举的内容,暂时分为三门:五经、术数、律法。

第一次科举,刘骜决定步子不迈这么大,采用察举与科举并行的制度。

以县为单位,先在县内自主考核选拔。考虑到县的规模有大有小,每个县可以根据情况选出一到三人。选出的人与县令绑定,如果县令偏私、暗中勾结权贵,或者察举不实等情况,县令受罚,如果被录用,则县令有功。考举的一切费用,由县里负责。

如今大汉有1500多县,所以这一次会有三千以上的人来参加科举。按照现在官员的正常流动,每年大概需要一千人左右。刘骜知道,那些世家子弟,有优厚的资源,受教育比一般寒门子弟好。为了防止这个科举选拔出来的人都是世家子弟,刘骜还规定:原则上按分数高低录取,不过录用的人必须要有一半非世家子弟。

这些人里面,排名前三十的,会进行一次殿试,测试的题目则是开放式的,最终评出前三甲。若是有好的职位空缺,则是优先从他们中选取。

其他被录用的人,至少也能混个县丞,对于贫寒子弟来讲,基本上也能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个科举制度,算是给寒门铺一条路,让他们有机会进入仕途,与世家子弟竞争一次。

这个制度,肯定会有很多漏洞。不过第一次先照此施行,若是发现问题,以后再完善。

科举的事,刘骜准备交给刘向父子去主持。他们两父子在学术上的造诣,刘骜还是佩服的。若是从现在开始准备,估计两三月后,便可以选出第一批士子。

......

杜陵三友萧育,在当时有“萧朱结绶,王贡弹冠”的话来形容萧育与朱博之间的友情。不过后来只留下一句遗憾“世以交为难”。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