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鳯出狱的三个月里,一直没有出过西镇武司大营,对于西镇武司里面发生了什么只有锦衣卫都督骆养性,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知晓。外人不得而知。
西镇武司第二次补充兵员远没有初建时的所受的支持,禁军和京营丢给袁凌鳯一堆老弱,袁凌鳯陪着笑脸相迎。他知道这是来自禁军和京营的警告,因为西镇武司太拔梢,显得他们无能。
不过袁凌鳯知道军中就是这样,实力为尊,一败军之将哪里有资格去挑三拣四。袁凌鳯照单全收。
朱临昭喋喋不休,白复沉默不语,王百川安排这些人忙的脚不沾地。
但现况就是这样,西镇武司一战,战死近半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卫所一般人还真的不敢加入。
一旬时间,四千老卒,两千弱丁,这就是西镇武司的补充兵员,老卒中缺臂断腿者不在少数,袁凌鳯没有将这些人拒之门外。
所有的补充兵员入营后,西镇武司将大营封闭,同时一封《西镇武司改编概要》到了崇祯的桌子上,崇祯看过之后,只是用朱笔写下来一个字“可”。
西镇武司将分为前后左右中五部,至于之前那些好听的名字,袁凌鳯抛弃不用,朱临昭王百川他们有过反对,被袁凌鳯一句,“名字打不了仗。”驳了回去。
三千老兵,一分为三,加上加上可战的三千老卒,组成了前军,左军,右军,中军两千弱丁很多人都比袁凌鳯还要小,都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他们大多是战陨军户之后或者失籍的难民之后,最后后军就是由剩下的那些四五十岁或者残疾的老卒加上将作所,军律旗组成。
这些年老或者残疾的老卒是袁凌鳯执意留下的,因为只有失去了才会珍惜,老卒虽然战力很低,但是能在军队中摸爬跪打二三十年,这些人脑子里面的经验才是西镇武司最为缺少的。至于残疾的老卒更是宝贵的财富,战阵经验,这是袁凌鳯最为看中的,之前的冒进也是军中无老卒,一帮年轻人热血所致。
王百川也正好有隐退之意,毕竟他只是一商贾之子,论起打仗,还是袁凌鳯朱临昭白复厉害一点,但是论起赚钱,他为西镇武司第一人,所以他主动的找到袁凌鳯,希望担任后军千户,袁凌鳯看着王百川很真诚的说了一句话,“王兄,以后我的后背就交给你了。”
袁凌鳯意有所指,王百川也同样明白,两人相视一笑,都懂了对方的意思。
朱临昭算是军中数得着的骑将,前军为两千轻装骑军,所以前军千户不说非他不可,但是却很适合,左军千户由秦长武担任,他的能力虽然淹没在袁凌鳯四人之下,但是秦家这一没落的将门,世代以重骑为名,更何况秦长武随着袁凌鳯西征北援,一仗都没落下,所以袁凌鳯将西镇武司最精锐的左军交给他,虽有异声,但是西镇武司袁凌鳯说一不二,这更使得秦长武感激不尽。
右军重卒与轻卒各一半,白复将门虎子当仁不让,现在唯独缺了中军千户无人,中军作为战力最弱的一军,但在袁凌鳯心里这些少年正是西镇武司的未来。
在之后的时间里,前左右三军在校场演阵打磨身体,这些少年却经历了他们想象不到的事情——读书。
在袁凌鳯心中,这些没有家人,没有后顾之忧的少年,正是军官的好苗子,虽然前左右三军现在还看不起这些少年,但是大明一朝为读书人最为受到尊敬,这些读过书的少年以后不管到了那里都会受到优待,这也算是给这些已经很是悲惨的少年们重新开始人生的机会,王百川作为后军千户,不管袁凌鳯提出什么要求,他都会尽力满足。
二十位没有功名之身的读书人就是他从京都城搜刮来的,这些少年早上身穿西镇武司统一的玄色内服随着先生们读书,下午穿上比自己大一圈的盔甲随着后军的老卒残兵训练。一文一武,朱临昭问过袁凌鳯这般作为是为何?
袁凌鳯笑着说了一句,“我觉得我们西镇武司可以出上几个进士。”这句话当晚就被送到了崇祯桌前,崇祯看到后,只是将纸条烧掉,并没有说什么。
显然这些事情在崇祯心里都是认同的,他也知道禁军和京营选兵时给袁凌鳯下的绊子,崇祯一直在等袁凌鳯向他诉苦,不过袁凌鳯没有找他,这无疑又让崇祯高看了袁凌鳯一眼。
对于袁凌鳯这一少年,崇祯和周皇后的情感很是复杂,所以崇祯和周皇后一直视他为子侄,不过却不能做的太过于明显,虽然是这样,但是真正朝堂上处于高位的勋贵大臣们都看的出来,在四年前庄武伯父子这一件事情上,崇祯并不是一无所知。
这让户部尚书刘宣心中总有一份危机四伏的感觉。自己那些短视的兄弟们做的事情,让他胆寒,但是事情一旦暴露,就是他这个东宁伯也扛不住。
三个月的封营之后,西镇武司第一次打开了营门,因为关于西镇武司北援之战的结果终于出来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