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没人比我更懂忠诚
登上县城门楼,李牧透过望远镜俯视远方。
万余兵马分设数营,安置在商城郊外布阵操练,另有两营分别安置在“李家镇”与固始县。
此刻李牧麾下可动员战兵高达一万六千,分设前后左右中军五营。
右营与后营共计四千兵马,由朝廷“空降”的两员参将统领。
尽管这俩人各自数百亲兵接管部队,但两营中下层军官、士卒皆由李牧掌控,发饷权也被李牧拿捏在手。
前军、左军各领三千兵马,中军营六千兵马。此一万两千步骑由李牧直辖,其中混杂炮兵、辎重、工兵等辅助兵种。
至于特种连,暂不划入野战军序列,偶尔执行李牧派发的特殊任务……
原本经过伐清大战,李牧手中四千步骑折损一部分,扩编成一万多人有些勉强。
好在商城有大量预先军训过的民兵,以及整顿完毕的英山营。
李牧优中选优,一共抽调六千成绩优异的民兵充实黑旗营,又面向豫南、江北地区的粮户,招募两千身家清白、体格健壮的民壮入伍。
可是如此算来,距离一万六千编制还差三千。
李牧正打算再抽调一些民兵预备役入伍,就忽然收到“铲平军”乞求招安的消息。
布局数月的玩家与对方搭上牵线。
义军领袖郭子奴听闻李牧是平贼、杀鞑的常胜将军,对待士卒赏罚分明、公平公正,驻防地区的百姓安居乐业。
方圆数十里的贼寇、土匪听闻李总兵之威名尽皆逃之夭夭。郭子奴暗忖李总兵是个值得投靠的人,于是率领三千矿工前来投靠。
矿工原本就是优良兵源,何况这还是打过一年实战的老兵,李牧果断下令收编。
身为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李牧一句话招安收编三千“义军”的话语权还是有的。
就算有人不同意,也拿李牧没辙。
当然,收编这支“义军”不等于准许对方保持独立性。
李牧一面安排干部陪同“义军”中上层将领游玩李家镇,怎么愉悦怎么玩。
一面派玩家教官分散矿兵士卒,安排到各营操练。
待郭子奴等头目重返部队,却见矿兵已然散落黑旗军各营,建起稳固的新式关系。
头目们“乐不思蜀”,士卒们也深深融入黑旗营“足粮足饷”、“赏罚分明”、“士兵平等”的军旅氛围。
郭子奴不禁感慨李总兵手腕老练,不过数日之间便夺走他的兵权,
李牧并不知道“义军”头目们如何看他,只知道整编、扩编工作耗费他大量精力。
尽管朝廷给他的正兵额度是六千,还用两员参将牵制他,但超额的大量战兵,他都可以说是团练出来的民兵。
毕竟乞活军在豫中闹得天翻地覆,他要是不多练一些民兵,如何挡得住贼军兵锋?
至于团练民兵战力比一般营哨战兵还强。
那大概就是黑旗营战兵做的好榜样,把一般民兵激励得悍勇起来。
说起乞活军大闹豫中,李牧还在纳闷为何夺城没给他新增天命值,总不能系统也跟朝廷一样,拖欠、贪污他的军饷吧?
直到乞活军扩张势头削弱,采取围点打援方式、包围汝州,杨督师的军令也递到手里,系统的提示音才姗姗来迟。
乞活军的威名如日中天,明军将官惶惶不可终日,作为幕后主使者的你是要加入其中让大明燃烧,还是继续在‘忠臣’之路上越走越远呢。天命值到账70000】
李牧心说自己可是大明“死忠”!
朱由检对他如此“优待”,新加的练饷也要给他多分十八万两白银,他如何会背弃“皇恩”反叛大明呢?
当然是继续为大明“效忠”,扩编更多更强的精兵,铲除更多贼寇、建奴,登上军功的顶点啊……
杨督师的军令很简单。
要求李牧在十五日后领兵渡河西进,收复淮河以南的四座城池,若是李牧伤重未愈,可遣一员悍将代理指挥。
军令还透露此次剿贼大军兵分四路。除去黑旗营一部,另有洛阳、开封、襄阳三路大军。
虽然军令没说各路的大致兵力,但提及大致的进兵方向与目的地,以及要完成的战略目标。
督师声称李牧这一路至关重要——
黑旗营悍不畏死连东虏都能挫败,而贼军主力远离豫南,仅留一批虚弱喽啰守城。
要是黑旗营还不能收复失地,就说明黑旗军果真如传言所说,与贼军对峙数月是假,实则暗中勾连为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