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想着,连步子迈得都轻了一些。
“那我现在给你稍微介绍一下我们目前的工作。”
吴成海面无表情地说道。徐凌正色地点了点头。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或者一些飞行器的主要动力来源,在低温下技术性能和安全性都有所下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的加热方法。
这项研究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在做了,但成果一直不显著。我们正在想办法取得突破……”
吴成海说完了整个研究的大致思路,紧接着又介绍起了工作室目前的工作进展。
整个工作室还在尝试着建立一个电化学——热耦合模型,用于实验的模拟。
经过模拟后,再进行实际实验能够节省很多成本。
“好了,就说这么多,这有份资料,你先尽可能了解一下。你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内容,给他们打打杂就好。”
吴成海的语气没有改观。
实际上,吴成海确实对张天明的操作很不满。
项目计划吃紧,每天加班加点地进行,本来就够烦的。结果张天明还塞了个实习生进来。
还是个刚进大二的学生。
这不纯胡闹吗?
但张天明是部门总监,而吴成海只是个研究组长。所以吴成海也无话可说。
自然,吴成海对徐凌的脸色也不会太好。
徐凌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当组长本来脾气就不好。
交代完后,吴成海把徐凌丢在工作室,自己则离开了。
徐凌这才好好观察起来。
除了刚才给自己打招呼的那个女生,剩下还有五位研究人员,清一色都是男生。
此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电脑面前敲敲打打,应该是在编写代码,每个人负责不同的模块。
时不时几人会转头互相交流一下。
此刻徐凌在这里好像无人在意,存在感极低。
徐凌只好自己找了个位置,开始研究起了吴成海给的资料。它主要描述了这项研究的原理和思路。
加热的原理徐凌很清楚,就是通过电磁感应,在锂电池内部感应出涡流,通过涡流实现锂电池的快速加热。
徐凌更加在意的是模型的框架。它由三个重要部分组成,分别是电化学模型,热模型和电磁感应加热模型。
电化学模型采用的是基于多孔电极理论的p2d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容量等多种性能指标。
……
许久后,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所有内容后,徐凌不由得心生了一丝挫败感。
自己还是把这个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啊!
且不说电化学模型与热模型的耦合特性,就连电化学模块里的控制方程徐凌都有些云里雾里。
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徐凌的知识体系还不够全面,对于化学的部分,虽然升到了lv.1,但一直没有汲取相关知识。
一到应用层面,就现了原形。
而之前研究pemc时,模型已经是现成的了,直接拿来用就是,自然没有现在这样的困扰。
“喂!新人,听说你是魔都大学的,我也是,只不过已经毕业了。我叫陆清瑶。”
这是刚才的那位女生。
“你好,我叫徐凌。”
徐凌礼貌地回应。
“今天我不用加班,我先走了,你估计要和他们一起。”
陆清瑶有些高兴地说道。
徐凌倒无所谓,点了点头。
“对了,你小心一点,我感觉今天的组长有点不对,像吃了枪药一样。”
临走前,陆清瑶提醒道。
今天有些不对?
是因为我吗?
徐凌隐隐猜到了真相。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