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忍不住感慨。
参数设置好后,徐凌开始了模拟,主要看功率突然从低到高变化时,pemc的一些特性曲线的变化是否和之前的理论推导对的上。“这个图像合理吗?超级电容器接的上吗?”
余文凯问道。
论文毕竟是徐凌写的,他多少有些不熟悉。
徐凌先是认真观察了图线的走向,然后利用函数展开了一系列的计算。
不对啊?
怎么就差那么一点呢?
理论的图线在拐点的导数值略微有些偏大,而且功率突变的那一小段的割线斜率也有些许偏差。
“再模拟一遍。”
徐凌沉沉地说道。
余文凯没有说话,默默地重新启动了程序。
只是再模拟一遍又有什么变化呢?参数都是一样的。
“可能是我的理论证明还有问题。”
徐凌有些懊丧但更多的是疑惑,理论分析很多都是系统现成的,怎么会不对呢?
这时,一旁观察了许久的沈华南突然问道:“理论和模拟差距很大吗?”
很大?那倒不至于。
只是有可能百分之几的偏差。
徐凌随即向沈华南说明。
“那就不用担心了,这也只是模拟,又不是实际的电池。有点误差很正常啊?”
沈华南提醒道。
对啊!这也只是算法啊。
自己的理论分析本来和实际就有误差,这个仿真和实际也有误差。
那理论和仿真有误差还值得大惊小怪吗?
徐凌顿时豁然开朗,但心底还是免不了有略微的担心。
“这样,这里还有一个peme误差分析的程序,你试试看。”
看徐凌还是没有打消顾虑,沈华南继续说道。
徐凌顿时兴奋了起来,连忙输入了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的结果。
结果果然如同沈华南所说,根据程序最终测算的结果,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所以啊,先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自己。”
沈华南拍了拍徐凌的肩膀,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
徐凌也记在了心里。
那么到此为止,徐凌对现有理论的验证就已经完成了。
把所有仿真的结果加入论文就可以算作结束了。
但徐凌没有满足,好不容易抓住的机会,不能就这样草草结束。
徐凌还要探索出abs系统的优化方案。
“其实就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余文凯试探着说道。
“不行,还有这么长的时间呢,得看看能不能优化。”
徐凌果断否决。
“那好吧,反正是你的论文,你说了算。”
余文凯很满意,他当然希望这个电池系统做到最好。
同样,对于徐凌的决定,沈华南当然不会干涉。
科学研究,当然是要精益求精。
同时,对于这个非本校的学生,沈华南不由自主得升起了欣赏之意。
要不和陈院长说说,想办法直接把这学生弄过来,实在不行让他硕士选择港城科大也行啊?
这时,一旁研究自己论文的徐凌不由得感觉背后发凉。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