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英国公:太子爷大概长了八百多个心眼子!
不过说实话,就连英国公自己也没料到朝廷改革商税的力度会如此之大。
货物税加上营业税,居然高达十税四!
虽然大多数商人并不会同时从事贩卖货物和开店这两种生意,也不用同时交货物税和营业税。
但他们这些勋贵会啊!
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他们这群勋贵早就有了自己的一整套生意链。
比如他英国公,就在南方拥有十几万亩的上好水田,可以自己雇人种粮。
从种地、运送、再到售卖,他家基本上都是自己搞定。
可也是因为这样,他也要交两种商税,也就是货物税和营业税,综合算下来,税率高达十税四!
他目前的处境与在场的勋贵们相差无几,以前卖一石粮食能赚一两五钱,现在最多一两,其中五钱银子差不多都用来交税了。
这种事情搁谁心里能乐意?
毕竟大明的勋贵们已经快两百年没交过税了,也没人敢跟他们收税。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啊!
现在虽然明面上当家的还是崇祯,但只有他以及一部分人知道,这大明真正能当家作主的,其实是那位位于东宫的太子爷。
这位太子爷或许看起来年幼,但浑身上下可是长满了八百个心眼子。
脚底板都有心眼子的那种!
没准今天他们这些老家伙聊的这些话,等会就会被递到东宫。
更何况这位太子爷已经完全掌握了锦衣卫、东厂、西厂、京营、五军都督府、腾骧五卫、一万关宁铁骑、白杆兵。
手里更是有上亿两银子。
碰到这么一个浑身上下长满心眼子、又手握三大情报组织、数十万军队、数亿两白银的太子爷,跟他斗?斗得过吗?
要知道这位太子爷可不是崇祯,而是洪武爷加嘉靖爷的结合体。
想要在他手底下混,那只能顺从他的一切命令。
要是不顺从,那么之前那些勋贵的下场,就是他们的未来.
而且他刚刚得到消息,说是大清早的,大明税务军就在城东的一条街上砍了个抗税、蛊惑百姓的奸商。
这人死了不说,一百六十万石粮食还被全被没收了。
一下子损失了四百八十万两白银!
当然,他们都是大明的勋贵,即便抗税,当街砍头的可能性也不大。
但估计爵位肯定是保不住的。
一点利润和自家世袭罔替的爵位比起来,孰轻孰重?
眼前的众人还在吵闹着,英国公思绪回转,终于伸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
这招颇为奏效,众人立刻闭上了嘴,眼巴巴地望着他。
英国公环顾一圈,清了清嗓子,随后说道:
“诸位,你们所说的事本国公都知道了,也理解你们的苦衷。”
“但话说回来,这是陛下亲自下的旨意,咱们身为大明勋贵,岂能违抗陛下的旨意?”
“再者说了,不过是多交点税,又不是没钱赚,无非是少赚一些利润罢了,这点钱你们大伙难道还掏不起?”
“之前几百年的钱都白赚了吗?”
“何况朝廷还给咱们涨了俸禄,所以依本国公看,这税该交就交,别让陛下和太子为难。”
“咱们是大明的勋贵,是与国同休的贵族,要是连咱们都不支持陛下和太子,别人会怎么看咱们?”
众人一听这话,心里不由得都犯起了嘀咕。
话说是这么说没错,但刀子真割到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么疼!
再者说了,涨俸禄这种事情对文官而言是好事,对他们这些勋贵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
谁家勋贵靠俸禄过日子啊?
那靠的可都是祖上留下的产业。
以前一年能有两三万两收入,商税改革后,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这口气谁能咽得下?
见众人依旧满脸的不情愿,英国公不由得加重了语气:
“诸位,今儿本国公把话撂这儿,这税不管你们交不交,本国公肯定交!”
“不但交,本国公还坚决支持陛下和太子的每一项国策。”
“你们当中要是有人想搞小动作、动歪心思,本国公劝你们慎重。”
“眼下大明在陛下的治理下蒸蒸日上,绝不容许有人拖后腿。”
“你们当中要是有人真敢这么干,可别怪本国公不讲情面。”
“之前那些被处置的勋贵们,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你们要是非跟他们学,想落个抄家灭族的下场,那就由着你们。”
“到时候等你们死了,本国公一定向陛下求情帮你们收尸,让你们不至于落的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不得不说,英国公这话说的极重。
在场的勋贵们一听这话,个个脸色都变得极为难看了起来。
想想之前被处死的勋贵们,哪一个不是全家遭殃?
几百年的荣华富贵没了不说,连全家的性命都丢了。
更有甚者,九族都被灭了的干干干净净!
虽说如今陛下还是不太待见他们,可他们的爵位、俸禄、产业还在,照样能荣华富贵的过一辈子。
相比之下,这次不就多交点税吗?
跟命和爵位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通了这点,众人一时间只觉得茅塞顿开。
很快,人群中有人拱手说道:
“英国公说得对,在下这就回去吩咐下人,把税款全缴了。”
紧接着,又有人附和道:
“我也是,马上回去把欠的税款补齐,告辞!”
“我也走了,诸位,先告辞了!”
不一会儿,一大群勋贵相继离去。
看着离去的勋贵们,英国公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还好这群家伙愿意听劝,他们要是不听劝的话,没准就得遭殃了。
到时候说不定还会连累他。
只是不知道刚才的事情会不会传到东宫?
不过就算传到东宫应该也没事儿吧?
毕竟自己可是一直再劝那群勋贵交税来着
不得不说,英国公还是很聪明的。
因为就在半个时辰之后,一份关于英国公府的情报就被送到了东宫。
不用怀疑,就是你想的那样!
在英国公府中,也有锦衣卫!
他们有可能是门口的小厮、也有可能是府内的侍卫、更有可能是府上的厨子。
总而言之,只要给足银子、再放点权,锦衣卫总能给朱慈烺带来点意想不到的惊喜。
朱慈烺拿着情报看了看,随后便放下了。
勋贵们会去找英国公,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就好像一群小混混被人欺负了,去找他们的混混头子做主,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英国公也做得不错,不出意外的话,那群勋贵们接下来也会乖乖交税了。
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对于这群勋贵们,朱慈烺也不好意思再动刀子了!
毕竟之前杀的有点狠
除此之外,今日京城发生的各类事情,也都被锦衣卫送到了朱慈烺这边。
就比如杨记米铺掌柜的抗税、煽动百姓,最终落得个当街被斩的事情。
不过,他并未感到意外。
毕竟总有一些人胆大妄为,不惜以性命去试探朝廷的底线,想看看是自己的脑袋硬,还是大明税务军的刀硬。
结果也已经很明显了,还是大明税务军的刀硬!
不管怎么说,这一招杀鸡儆猴还是蛮好用的,最起码接下来没有再出现过这种事情了。
除此之外,杨记米铺囤积的那一百六十万石粮食,也尽数归了朝廷,又够吃好一阵子了。
此外,眼下还有其他事情等着他处理……
朱慈烺一边想着,一边望向跪在他面前的那些大臣们。
只见几位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诸多官员齐聚于此,足有十几号人,他们个个低垂着头,面色或惶恐不安,或懊悔不迭。
有几人手中还捧着一只匣子,而匣子里装的,赫然便是他们和他们属下的请罪折子。
原来,自今日早上抗税杀人一事传开后,整个官场可谓是人心惶惶。
只因大多数官员家中或多或少都经营着店铺,或是曾拿过好处,协助商人偷税漏税。
如今听闻要大力改革营业税,甚至都当街杀人了。
这些官员生怕自己受到牵连,也知道瞒是瞒不住的,索性就决定坦白交代。
可他们又畏惧担责,不敢独自前来,便赶忙见到了自己的直属上司,想让他们帮忙求求情。
实际上,他们的这些上司也难脱干系,家中或多或少都有生意,即便自身未涉足,亲戚朋友也难免有从商者,仗着官员身份,亲戚朋友的生意常常偷税漏税。
如此一来,涉及的官员越来越多,也就有了眼下这一堆官员请罪的事情。
就在此时,一阵脚步声突然打破了殿内的死寂。
紧接着,只见身着一身飞鱼服的郑成功匆匆入内,然后靠近朱慈烺低声禀报道:
“太子爷,大致清点完毕了,外面的银子约有六百多万两。”
这些银子,都是随着这些请罪的官员一起来的。
毕竟想要请罪的话,除了上请罪折子,怎么着也该把这些年收的贿赂、还有漏掉的商税吐出来一些吧?
不然空着手来请罪,你确定你不是来搞笑的?
朱慈烺微微点头,示意自己已然知晓,郑成功随即起身退下。
紧接着,朱慈烺目光如炬,缓缓扫过眼前这些朝廷官员,神色平静地开口:
“诸位,本宫并非不通情理之人,想我大明已历经两百余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事情也不能全怪罪于你们。”
“念在你们诚心悔过、且主动上交赃款的份上,此事便就此揭过。”
“至于呈递上来的请罪折子,本宫就不看了,拿回去分发下去,并且告知那些官员,日后切不可再犯此类错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