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我爹是崇祯?那我只好造反了 > 第136章 朕的钱,凭什么要分给他们?

第136章 朕的钱,凭什么要分给他们?

第136章 朕的钱,凭什么要分给他们?

与此同时,另一边。

朱慈烺此次并没有着急返回京城,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是提前回到京城的话,必将面临文武百官们的抗议和谏言。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事情,他打算和崇祯一起回京。

这样即便回了京城,也能把崇祯推到前面背锅。

毕竟崇祯现在可是大明第一背锅侠!

虽说他人不在京城,但京城内的一举一动却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这得益于他每日都会收到锦衣卫传来的详细情报,通过这些情报,他始终掌握着一切。

根据锦衣卫的密报,京城那边的灾民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二十万之众,甚至有可能已经接近三十万了。

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朱慈烺最初的预计。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太过于在意,因为在他看来,人多并非仅仅是负担,同样存在着许多好处。

毕竟回到京城之后还要组建新的大明税务军,到时候现有军队肯定不够用。

刚好从这些难民当中挑选出一些身强体壮的人出来,然后充当军队。

此外,他原本计划种植一万亩番薯和土豆,如今鉴于灾民数量的增多,便果断决定将种植面积扩大十倍,也就是十万亩!

反正之前抄家得来的土地太多了,刚好拿来多种点番薯和土豆。

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众多灾民提供一份工作和生活保障,还能让他们有事可做,不至于无所事事,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更重要的是三个月后这些番薯和土豆就会成熟了,到时候足以养活数百万人!

当然,即便是如此,也消耗不了如此多的灾民,但朱慈烺还有别的计划!

那便是在京城附近建造两座规模宏大的城市,这两座城市预计能够容纳二十万到三十万人左右。

城市的主要建筑将采用水泥建造,以确保其坚固耐用,而内部的房屋亦将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造。

等建成之后,一部分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百姓,一部分用来安置京营、关宁铁骑、白杆兵的家人。

至于剩下的,则全部拿来售卖或者出租,到时候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朱慈烺的眼中,这世间到处都潜藏着赚钱的机会,只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便能够为大明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最近的几天里,朱慈烺还在思考着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该给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们涨工资了!

众所周知,大明官员的俸禄是所有朝代中最低的。

低到什么程度呢?

正一品,月俸87石,折合成白银大概350两银子。

从一品,月俸72石,折合成白银大概210两银子。

正二品,月俸61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80两银子。

从八品,月俸6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8两银子。

正九品,月俸5.5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6两银子。

从九品,月俸5石,折合成白银大概15两银子。

看起来似乎也不少对吧?

但是别忘了,明朝给官员发工资发的可不只是禄米和银子。

而是禄米、银子、铜钱、实物、大明宝钞这几样组合起来发放的。

禄米、银子、铜钱这些东西都不说了,但后面这两样东西,有时候简直跟废品没什么区别。

基本上都是国库里有什么,就给大臣们发什么,也不管这些东西值不值钱。

比如说某样东西市面上也就值十文钱,但是朝廷偏要按一百文的价值发给官员,官员又能有什么办法?

特别是最后的大明宝钞,到了明末这个时候,一贯大明宝钞只能兑换50文铜钱左右甚至更少,简直跟废纸没什么区别。

可发给文武百官的时候,朝廷肯定不会按照一贯大明宝钞50文铜钱的比例发放,这就导致官员们真正拿到手的工资更低了。

再加上明末通货膨胀,各种的物价都上涨了数倍,明末的大多数官员早已经是穷困潦倒了。

要不是朱慈烺之前抄家抄了那么多银子,恐怕朝廷现在还欠着官员们半年多的俸禄呢!

再加上之后还要改革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和营业税等等其他商税,这些政策无一例外都需要官员们的支持才能实施下去。

所以朱慈烺决定给大明朝所有的官员涨一次工资!

毕竟收了这么多的税,怎么着也不能朝廷自己独吞不是?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要让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吃得饱。

不让他们吃饱,他们凭什么帮忙推行接下来的商税改革?

直到心中有了完善的计划之后,朱慈烺这才看向有些摇摇欲睡的崇祯道:

“父皇,儿臣有件要事要和你商议一下!”

崇祯这会儿被晃的都有点瞌睡了,听到这话,有些不情愿的睁开了眼睛,然后问道:

“什么事?”

朱慈烺一本正经的说道:

“儿臣想要给文武百官涨俸禄!”

嗯?

崇祯听到这话,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都是不可思议。

但他并没有着急拒绝,而是试探性的问道:

“你准备给他们涨多少俸禄?”

朱慈烺按照之前计划好的说道:

“所有官员的俸禄直接涨一倍,而且这一倍不再使用实物或者大明宝钞发放,全部使用禄米和银子。”

“儿臣之前算过了,这些全部加起来,一年也就多支出八百万两白银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崇祯随即便是一脸震惊的看向了朱慈烺。

他怎么都想不到,大明才刚改革商税有了额外的固定收入,这逆子就想着乱钱。

在崇祯看来,大明朝官员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根本不需要在增加他们的俸禄。

更何况还要增加一倍?

而且还不用实物和大明宝钞来折算,这是他绝对无法接受的。

在崇祯看来,这些都是大明的钱、都是他的钱,怎么能分给别人?

想到这里,崇祯立刻拒绝道:

“不行,这事朕绝不答应!”

“大明好不容易有了这些商税,应该用来增强国家实力,用于对付李自成、张献忠和建奴,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呢?”

朱慈烺对此早有心理准备,所以神色平静向崇祯解释道:

“父皇,你也清楚,这次改革商税,已经让很多南方官员不满了。”

“虽然你之前杀了一些人,成功吓到了这群官员。”

“但儿臣可以肯定,他们绝对不会轻易妥协,定会找机会闹事。”

“北方的官员也是如此,那些家境富裕的也参与了不少商业活动,我们向他们征税,就像从他们口袋里抢钱一般,他们怎么会甘心呢?”

“等我们回到京城,他们肯定会惹出各种各样的麻烦。”

“当然,现在我们手握兵权,也不怕他们闹事,大不了杀了便是!”

“可要是杀的太厉害的话,那也不行,总不能让人说父皇为了收商税屠杀大量的商人和文武百官吧?”

崇祯听了这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一直很看重自己的名声,对朱慈烺的话也开始了认真思考。

朱慈烺见此情景,接着说:

“父皇,虽然已经完成了商税改革,但后续像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和营业税等其他商税改革还等着推进。”

“不过经过之前商税改革的事,后续这些税收制度的变革恐怕不容易。”

“因为盐税、茶税、矿税涉及的官员更多,想要改革会遇到很多阻碍。”

“但如果这时我们给官员增加俸禄,就等于向所有文武百官表明,大明征收各种商税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官员们涨俸禄。”

“确实,那些家里做生意的南方官员和一些有势力的北方官员可能不在乎这点俸禄。”

“但要知道,大明大部分官员还是比较贫苦的,他们没什么人脉,也没有其他赚钱的途径,只能靠朝廷的俸禄生活。”

“就拿京城的御史们来说,他们为了保持清正廉洁的形象,平时生活往往都很艰苦。”

“要是听说朝廷要给他们涨工资,他们肯定会支持的。”

“到那时,朝堂上大部分官员也都会支持朝廷进行商税改革,因为只有商税改革,他们的俸禄才会增加。”

“之前反对的那些官员也不敢再说什么了,因为他们要是反对商税改革的话,就等于是反对给文武百官们增加俸禄。”

“那就是和天下所有的文武官员作对!”

“试问到时候谁还敢反对这件事情?这样一来,商税改革的事就能顺利进行了。”

“按照儿臣之前的估算,每年至少能多收三千万两白银。”

“从中拿出八百万两给文武官员涨工资,换来他们对商税改革的支持和对朝廷的忠心,这是很划算的。”

不得不说,朱慈烺说的这番话实在是太有道理了,崇祯完全无法反驳。

但紧接着,崇祯还是皱着眉头问道:

“朕要是不同意的话,你会放弃这个计划吗?”

朱慈烺摇了摇头。

“不会!”

崇祯瞬间无语。

“那你还跟朕说什么?等回到京城之后,你自己向文武百官宣布不就行了?”

“还说什么商量,其实你自己早就定好了的事情,非要寻朕的开心!”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一脸的不爽。

朱慈烺觉得好笑,事实上他当然可以这么做。

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麻烦。

首先,之前的圣旨已经传到了京城,京城里的文武百官都知道崇祯和他一起去了山东。

平定了山东的叛乱不说,甚至进行了商税改革。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