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去第二家店,每次进去他都问有没有渔具,除了鱼竿什么都要。
现在的鱼竿他是真看不上,有七米二的玻璃竿已经很够用了,价格更贵的碳纤维其实好不到哪里去。现在的高碳竿还不如后世几百块的双吊牌,一两千买回去太心痛了。
真要去干巨物的话,直接上生竹竿就行。
连续扫了大半条街,手里也只是多了两袋虾粉,以及五卷进口鱼线。
很多二手渔具人家都直接丢了,不值钱,而且钓鱼人也少,玩台钓的就更少了。
现在钓鱼的主流还是岁数大的,传统钓为主,他们还在玩七星漂和蚯蚓呢。
这时候王总打电话过来,问他在哪。
他报了个位置,古玩街就在浴室背后,走两步路就到。
看到他手上拎了不少东西,还好奇的问了一下,得知在扫货倒也不奇怪。
“这边晚上挺热闹的,人好多。”
“呵呵,我就是买点渔具,其他东西没兴趣。”
又是一家店铺,问了之后发现有一个五米四的台竿,进口的碳纤维竿。
要价三百五,秦大河看不上,但王总居然喜欢。
“这个好,很轻,比玻璃竿好多了。”他喜滋滋的把钱付了。
秦大河接过鱼竿,去街面上把竿子打开,抖了抖。
只能说不尽人意吧,还是有点软,但确实轻了很多。
比他用的那个玻璃竿舒服多了。
“王哥,这个可钓钓不了鲢鳙,你拿去钓钓草鱼、鳊鱼差不多。”
“钓不了鲢鳙?”
“嗯,炭布等级不够,本身腰力也差,很容易崩碎的。”他把鱼竿的情况简单说了下。
玻璃竿虽然也没腰力,但是耐造,钓大鱼其实没问题的。
但同样没腰力的碳纤维可就不行了。
“好吧,回头去挂玉米钓鳊鱼。”他无所谓的说道。
也就三百块钱,还能得个稀罕玩意,去渔具店买要一两千呢。
看着这边没什么东西了,秦大河把电瓶车还了回去,上王总拿的车子回院子了。
傍晚六点,一行人再次出发钓鱼,秦大河还在院子里休息,等十二点接班。
不过今天的江边有了不速之客。
两条拖网船好像是从南边回市里,路过边上的时候把拖网放了出来,直接在他们鱼窝三十米处,当他们的面拖了一网。
大家脸色都很差,都开始夜钓了,没想到还是有人过来分一杯羹。
把渔具放好,眼睁睁的看渔船走了,秦父黑着脸打电话给疤爷。
“两条船并排着拖过去的。”
“嗯,还是上次那个,我看的很清楚。”
“好,我们继续钓,要是鱼获少就打你电话。”
挂断之后,老男人阴沉着脸开始钓鱼钓鱼。
另一边,疤爷恨恨的放下电话,说好的等两天。
今天儿子回来之后居然还去拖网,而且是双拖。
通过和秦父的电话他就知道,对方这次是大网。
两条船像撑着口袋两端一样,趁着天没黑,拉着巨大的网兜从河面掠过。
他心里气愤不已,麻痹的,一点规矩都不讲。
打了个电话给强子,让他去大市场盯着,一会儿船回来肯定要入池的。
过了一个小时,电话就过来了。
“疤爷,他们今天鱤鱼和翘嘴挺多的有一千多斤,大口鲶也不少,还有一条六十多斤重的。”
“策那,找死。”疤爷怒喝一声。
他的心都在滴血,这拖的鱼可都是他了大钱聚集起来的。
挂断电话,立刻让伙计们开始给船上装电机。
电瓶根本租不到,只能用传统的电打鱼去。
他准备早上收鱼的时候直接开始电,策,再不电明天夜里就没货了。
九点的时候,秦父又打电话过来,今天的鱼口变差了。
刚开始溜边钓小鱼还挺顺利,大家飞起鱼来不亦乐乎。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鱼口越来越弱,甚至出现十几分钟才来口的现象。
这就很离谱了,鱼情最暴躁的时候,他们钓大口鲶跟抽小白条一样的。
疤爷听到消息一刻都不想等了,立刻打电话喊伙计过来,顺便打了个电话给秦大河。
秦大河正在睡觉呢,迷迷糊糊的接起电话。
得到消息心里也不爽,好好的带着兄弟们发财的路子断了,策。
不过也没太好的办法,人家都贴脸开大了,明天早上肯定要过来再弄一出。
鱼口越来越稀肯定是因为外围被捞过一次,得不到补充,起码要等一晚上才行。
但现在哪有功夫等哦。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