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北宋无战事 > 第23章 欧阳修

第23章 欧阳修

“游牧之民,立国都是要靠掠夺的,辽立国就是靠的如此。只要能抢掠到物产,就能以战养战,积攒威望,最终就能完成化龙这一步,称制建国。”

“勤修堡垒,让西贼来抢却无所得,就会极大的挫伤贼首的威望,而屡次用兵也都要有所消耗,西贼长久以往,就算是偶有所胜,也只能从胜利走向失败,打的越多,败的越快。”

中年儒生有些激动的说道:“如此一来,岂不是说朝堂什么都不做,西贼就能平定吗?”

苏泽摇头说道:

“当然不可能了,自古以来,没有靠着敌人自己崩溃而得胜的道理。”

中年儒生又问道:

“那苏郎的意思?”

苏泽说道:

“修碉堡,除了是用来消耗西贼之势外,也有练兵的作用。”

“我朝将弱兵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北方还有辽国这个大患,西北之地正好可以练兵。”

中年儒生两眼放光的问道:

“如此一来,只要兵练成了,不仅能解决西贼,还是解决辽贼?”

苏泽摇头说道:

“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前面说了,我朝将弱兵疲,乃是祖宗留下的旧疾,这不是一两个勇武的将领,一两支能战的军队可以改变的。”

“苏某说的练兵,不仅仅是让士兵在前线磨砺战力,也要朝堂改革兵制,扭转前朝兵制的弊端,才能真正练出强兵来。”

苏泽站起来身,对着中年儒生说道:

“欧阳学士,苏某已经‘知修’也。”

苏泽已经断定,眼前这个中年儒生,就是那篇《醉翁亭记的主人欧阳修了。

欧阳修一愣,接着放下酒葫芦笑了起来,他对着苏泽说道:

“苏郎果然大才,能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果然不凡!你今日西北之策,也和范希文在西北执行的御西之策,堪称是异曲同工!”

“修愚钝,不能理解,还写信斥责过范希文在西北修建堡垒是劳民伤财,只是范希文是君子,未曾向修辩解过,如今才知道范希文是老成持重之策。”

“若是能与范希文相交,苏郎一定能和他相谈甚欢吧!”

范希文,自然就是那位名满天下的范仲淹了。

其实苏泽他这套西北边策,其实就是后人根据范仲淹经营西北的方针总结和延续。

先是抄了人家的千古名句,如今连国策都抄了,还抄给了和范仲淹关系亲密的欧阳修。

就是苏泽的厚脸皮,也不禁有些脸红。

欧阳修好奇的问道:

“苏郎如何猜到我的身份的?”

苏泽说道:

“欧阳学士以醉翁为号,又乡音无改,自然好猜。”

欧阳修一口湖北口音,再加上他的气度,苏泽很快就猜出了他的身份。

估计是自己那篇陈情书送到宫中,仁宗皇帝爱才,就将自己的文章交给了同样爱才的欧阳修。

在仁宗朝,欧阳修是有名的喜欢提携后进人才,也是出了名的爱才心切,很多仁宗不方便自己直接提拔的年轻俊杰,都是通过欧阳修之手名满天下的。

ps1:苏泽这句话,也是用来欧阳修一个典故。

当年欧阳修文名天下,曾经有一“才子”不服,经常说自己的才学超过欧阳修。

“才子”上门寻访,路遇一株大树,便诗兴大发:“门前一棵树,两朵大丫杈。”这时,背后有陌生人续吟道:“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才子”于是邀陌生人同路。

二人来至江边,见一群鸭子扑入河中,“才子”又作诗曰:“一群好鸭婆,一同跳下河。”陌生人再续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爪荡清波。”

最后俩人乘船过江,“才子”技痒,高声吟道:“两人同乘舟,去访欧阳修。”陌生人听后,微微一笑:“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

ps2:欧阳修祖籍是江西,但是他从小在湖北随州长大,宋代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王安石祖籍江西临川,他也自称临川王安石,但是他很少去临川,小时候住在金陵,老了以后也选择在金陵养老。

这点类似于如今国家领导的祖籍概念。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