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加勋晋爵敕旨下
李渊拉着李逸的手,笑眯眯的道:“想要什么赏赐尽管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李逸心说我想要封个国公,你也不会给啊。
被皇帝如此近距离的看着,要是一般人可能都激动的要晕倒,好在李逸对皇帝光环有点免疫。
“这次兴盛里七个村子,几乎无一幸免,全被乱兵纵火烧了,百姓刚收回家的粮食也被抢了,地里还没来的及收割的稻谷还被纵火烧了,
马上冬天到来,兴盛里的百姓还不知道要如何度过这个寒冬,如果朝廷能够免除兴盛里百姓今年的租调,并予以赈济,李逸代表兴盛里五百户村民,感激不尽。”
李渊道:“救灾济民,这是朝廷应有之事,你不说,朝廷也会做的。你放心,朝廷会拨钱拨粮,帮大家修复房屋,也会免除今明两年的租调的,”
“你这次损失应当也很大吧,”
李逸点头,说自己无棚草堂两个院子,二百多亩地新收的粮食,无极学堂接受的皇帝、太子、秦王等的赏赐,杜如晦等的捐赠,那些钱粮纸笔,甚至课桌椅全没了。
还有他的作坊,也烧没了。
听起来损失真不小。
但皇帝不知道,那天,家里提前把不少粮食转运到草堂后面崖下三孔窑洞里,然后封起来了,
作坊里的铁锅,腐竹,油等不少也都搬去了冯六郎庄园,
家里来不及带走的,李逸都给收空间里了,甚至家具都收到露台上了,羌兵劫掠,也没啥东西可给他们抢的,放火,也只是烧掉了黄草屋顶,烧坏了些门窗。
学堂连课桌椅都没少一套,更别说珍贵的纸笔墨砚书籍,还有学会仓库里的粮食钱绢。
但李渊哪知道这些,理所当然的认为事发仓促,李逸来不及搬运粮食布匹等,被贼人一把火烧了、抢了。
李渊想了想,让殿中监卢宽替他草旨。
皇帝敕建新的无极学堂,敕修无极院。
“给李逸修个庄园,修大点修高点,四面筑夯土围墙,筑个三丈高,底厚两丈,围个十亩地,墙外挖个宽深各两丈的壕沟,
以后再不惧啥事咧,你那现有两院子围在里面,让少府监派工匠给你修复门窗,把屋顶都换成小青瓦,
朕再让给你弄个园,”
无极学堂修到先前万年县给的那块桥头的六亩地上去,这次也给夯筑起四面高墙,围成堡子,学堂房屋夯筑,屋顶也换成小青瓦。
并给配备齐桌椅、书籍、纸笔,并拨一笔钱粮。
十亩的无极院,六亩的无极学堂,一大一小两个堡子,相距百来米,坐落在神禾塬下,滈河北岸,
李逸听了欣喜的很,
皇帝敕建,将作监派工匠,少府监出材料,太府寺出钱,哪有反对的理由。
“你这次立下大功,朕不仅要补偿你损失,还要重加赏赐,赐你晋爵一级,加勋二转,散职升三阶,
赐地千亩,赏钱十万,黄金百两、绢千匹,奴隶二十口。”
“朕再封你长安县尉,专职捕贼。”
这一连串的赏赐,连殿中监卢宽这个紫袍三品大佬,都听了很羡慕。
李逸也感叹李渊的豪爽大方。
“臣连个正字、校书都做不好,哪敢领长安县尉之职,长安县尉人称捕贼尉,负责半座京师五十余坊,以及城外五十余乡的治安,臣年方十六,刚还俗,实在没这个能力,”
李逸只是拒绝了长安尉一职,
没拒绝其它的赏赐,
李渊捋须,“事不过三,你真要拒绝朕第三次封官?”
“长安县尉,国家公器,朝廷要职,臣不敢受。”
李渊对卢宽道,“亲家公,你说这李无逸是不是有点过份了?”
卢宽看的出李渊并不是真生气,便笑道:“李逸没做过官,这长安尉确实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罢,既然你不想做官也不勉强。”
皇帝其它的赏赐倒也还是给了。
李逸于是由浅水县男爵,荣升浅水县开国子爵。
勋加二转,累积九转,为大将军散实官,散职加三阶,升为正七品宣惠尉散职。
散实官和散职都不值钱,现在很泛滥,也没职掌,唯一值点钱的是,能够请授勋田。
大将军做为九转勋,可得一千五百亩勋田。
这意味着李逸还能再获得五百亩永业,皇帝又额外赏赐一千亩,这次又能到手一千五百亩地。秀芝、李存孝等七人放免为良,李逸失去七个奴隶,但皇帝补偿他二十个。
“臣谢陛下洪恩。”
李逸谢的非常真诚,
这次赚大发了。
拒绝长安县尉,也是必须的。长安县虽有六个县尉,一人管一曹,但李渊说他是专职捕贼,也就是管法曹的县尉,人称捕贼尉。
这个县尉是最难当的,因为京师这么大,哪怕长安县只管一半城里一半城外,但加起来五十多坊外加五十多乡,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