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就有二, 知青院的知青一个个安静下来学习。
他们安静了,知青院的事就少了,村长和村支书都松了口气。
虽然平时他们没表现出来, 但是知青院的事一点也不少。
今天不是屋顶漏了,明天就是几个知青吵架。
更可气的是, 这些知青仗着有学问, 还一副瞧不起村民的样子。
不过他们只敢私下这么做,明面上他们不敢对村民有任何的不满。
还因为赵家村的人对他们严防死守,赵家村的年轻姑娘没被他们的表象迷惑,从而嫁给这些知青。
其实原小说里有姑娘嫁的, 后来被抛弃了。
不过赵想的到来, 改变了许多。因为女主的早早离开, 从而让村子里的姑娘看清楚了这些知青的真面目, 于是她们没有被他们迷惑,更不要说嫁给他们了。
倒是有女知青和村子里的男青年谈起了恋爱,两人还去扯了证。
一开始村长怕她骗人,还暗中盯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对方是真的喜欢村子里的青年,便没再盯着了。
赵想知道那个和村子里男青年谈恋爱的女知青是谁,也知道她不想回城。
或者说, 她不想回到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回去后, 她只会被父母随便嫁了,用来给家中兄弟换取彩礼。
留在村子里, 哪怕苦点也比回去后随便被父母嫁了强。
她也在学习,不过她打算考中专, 然后回来教书。
女知青没有瞒着自己对象,而是认真和他商量过后才做了这个决定。并得到了男方家中的支持, 她为了安对象的心,提前和对象把证扯了,也搬进了男主的家中居住。
虽然还没公开,但是村子里的人都清楚,可能高考真的要恢复了。
作为村子指向标的赵想对于村子里的这点猜测没发表任何意见,反正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
村民们也有分寸,只在自己村子里猜测几句,并没有跟外村人说。
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的知青也只有赵家村的这些人,外村知青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地溜走,学习也不能落下春耕。大家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回去学习。
赵想在自己学的同时,还要教导赵磊和赵玉,每天忙成了陀螺。
“阿想,要我们帮你教导那两个发小吗?”
在又一次教导赵想后,赵老师主动提出要帮心。
“不,不用的。我可以,老师你们就好好休息吧!你们每天要干的活一点也不轻松,除了我其他人不是你们的责任。”
赵想拒绝了,牛棚里的大家确实没有责任帮助赵磊他们。
而且他也不想让大家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当年村民对他们的伤害一直都在呢!
“那好吧!”
被拒绝后,赵老师他们反而松了口气。
他们想帮赵想的心是真的,可是不想和村子里的人打交道也是真的。
伤害就是伤害,可能在村民那里过去了,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并没有过去。不怨恨,已经是他们心性好了。
张百草离开后,村民就再也没来过牛棚。当然,对牛棚众人的态度还是一样,没有怎么限制他们的活动地盘,走远一点也没事了。
可双方就是不来往,这一点上赵想也不愿意勉强大家。
赵想在师父走后,也经常送吃的喝的过来,并没有因为顾老和张百草的离开就不管他们。
赵想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如果连赵想都变了,他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幸好赵想还是那个他们记忆中的少年,大家都在变化,只有他一直是这样。
春天的河鱼很肥,赵想忍不住去河里抓了一桶回来。
他干活快,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又帮赵爷爷干完,便直接离开了。
回家提了桶,便去河边抓鱼。
一个冬天没有人来抓鱼,鱼的警惕性都下降了。
撒了一点鱼饵在河里,没多久就有鱼过来吃饵。
把爷爷做的小渔网撒进河里,一次就捞了好几条上来,都是比成人巴掌还要大的大鱼。
赵想下网两次,捞了十条就收手回家。
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再因为鱼腥味而不愿意杀鱼了,家中只有他们祖孙三人,他不做就要爷爷奶奶做。
赵想的想法是他多做一点,爷爷奶奶就少做一点。
大孙子的孝心赵爷爷和赵奶奶很受用,和村人聊天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你们这一天天的开心啥子哦?”
趁着休息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见二人实在是太过高兴,就有村民问起二老。
“嘿嘿,心情好自然就开心啊!”
赵爷爷抽着烟说着让众人生气的话。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