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过节也是忙,能专门空出一天休息的是少数。
他们端午没回去,黎峰去县城的时候,顺带去送了节礼,到家里看看,搭着收拾了下前屋后院,挑满水缸。
过几天,陆柳怀胎稳了,夫夫俩一块儿回去看看。
陆柳正跟他说这个季节好多野菜,好多宝贝。
山里还有野姜,这东西能卖出好价。
顺哥儿这阵子都忙着,开春以后,他很难在家里坐得住。之前住新村还好,家里要侍弄庄稼,他就跟着娘一起里外招呼着,让两个哥哥安心种地。
到了山下,他也不用管饭菜,里外事情有陆柳看着。黎峰时常在家,陈桂枝更是一直在家。他就能出去“捡钱”了。
这个季节,遍地是宝。
勤快人,能挣不少银子。
他还挖到了黄精,这也能卖出好价。
陆柳说:“顺哥儿真是能干,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都没这么能干。娘说这些货卖完,还是给他手里留点银子。下回我们去县里,把他一起捎带上,看看他要买什么东西。”
弟弟有出息,黎峰听着高兴,跟他说:“我看他爱俏,前阵子得了新衣裳,一天天美得不行。黄精值不少银子,卖了以后,我们带他去买一盒胭脂。你看看要不要买口脂。”
陆柳暂时不要,等孩子落地再说。
到时候夫夫俩可以研究厨艺吃大鸡,怎么打扮都行。
黎峰说:“你打扮好了,我脸上也有光,咱俩又不是没别的事情干。”
陆柳听完没笑,过了会儿不知怎的,笑个没完。
他说:“可是我在村里听别人聊天,谁家小媳妇小夫郎穿件新衣裳都要被人议论好久,说他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给谁看。”
黎峰教他:“你要是打扮好了,别人这样说你,你就说给他们看的,美死他们。”
陆柳更是笑,对口脂期待起来。
他们手里其实没多少银子了,山菌压货太多,前阵子黎峰还打猎贴补银钱,家里留着应急用的银子也掏出去了。
顺哥儿前几天还跟他嘀嘀咕咕,说哪种野菜贵,这个季节哪些好货才是真宝贝,也急着挣钱,想给家里填补缺口。
陆柳跟黎峰聊一阵,就回屋印画册。
黎峰还没去县里转悠着卖,他再缝一些书备着。
寨子里该买的人家都买了,这头不急,黎峰还跟他说可以多印一些放着,等拿了别的雕版回来,可以打散了,胡乱装订,拿出去又是一本新书。
他看着时辰,趁着天色亮堂,少印一些,先拿出去缝。等天色暗了,不好做针线活了,就回屋继续印。
印完满炕晾着,等他们吃过晚饭,收拾妥当,墨迹也干了,可以收拾归拢。
陆柳最近吃酸的厉害,早前省着吃,家里没人抢,来往的几个朋友都有分寸,没谁大把大把的拿,他才吃了小半坛的酸梅。
这几天一碗碗的吃,眼看着要见底了。饭后,他拿了些酸萝卜解馋。
还没到采山楂的季节,他们家的人不爱吃酸的,早前没有存货,娘说明天出去串门,给他拿些山楂干回来。也能解馋。
陆柳越是听他们说起各种食物,越是觉得这座大山真是个宝山。
“我也想上山捡钱去,”陆柳嚼着酸萝卜,又说:“大峰,你要是带我去山里,能走多远?”
黎峰才不带他往深山去,大致说个位置,也就山口区域附近,往前一两百米远。
陆柳觉着这也很厉害了,有机会真要去看看。
晚上识字,黎峰还拿了毛笔来练字。
手上的活要多练。认字这么久,总也写不好,就是练得少了。
之前总怕浪费,最近印书,他发现墨锭挺耐用的。就是纸不行,跟火烧的似的,碰一张没一张。
他磨了几块薄木板出来,也不用墨水,就用普通的清水。毛笔也没用陆杨送来的,而是自家做的兔毛笔。
做工粗糙了些,总体能写字。他们这个阶段,也不讲究太多细节。
陆柳再吃一会儿,就跟他一起趴桌上练字。
陆柳最爱写名字,写他和大峰的名字,还会写壮壮、写哥哥的名字。
这些写完,他会想很多人名,然后一个个的去写,遇到不会写的字,就问一下黎峰:“大峰,我们有学过这个字吗?”
要是学过,黎峰还记得,就教教他。不记得,夫夫俩就一起翻翻书。
没有学过的,就记下来,看是问问老童生,还是到县里问问哥夫。
从常用的字词入手,再有夸夸本、顺口溜、货物单,然后从人名这里查漏补缺,他俩的识字量很不错了。
手上功夫练出来,以后真的能糊弄壮壮。
两人练字的时候少,以前都是得了空,就拿树枝木棍在地上划拉。
陆柳为着记账,专门练过一阵子,那时候着急,没体会到其中乐趣。
今晚夫夫俩都安静坐着,一笔一划写着他们想写的字。写完名字,就写出货单。出货单有银子,他们也爱写。
他们还会写一些账目,比如说一斤菌子多少钱,一百斤菌子又是多少钱。
这些数字他们都会,陆柳记账,写熟悉了,反应快一些。黎峰平常用得少,要想一下才能写出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