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岩跟他道谢。
出了书斋,他想了想,去客栈附近转悠。
那些杂乱的地方,他不敢去。
他实在怕了那些嗓门大又粗蛮的人。
住客栈的都是旅人,退房总要买些干粮上路。
他在这边转悠,叫卖声不如陆杨有吸引力,卖了半天,才卖出十个。
他就街上走着喊,一路往下一间书斋去。
碰碰运气,万一书斋老板是个大户呢。
存着这点侥幸,谢岩到了俗话书斋。
俗话书斋的伙计对待他是同样的态度,热情喊了一串话,然后被他卖包子的事震惊,再引他去茶室坐,跟掌柜的说了。
掌柜的进来,先买了两个包子,他吃一个,给伙计一个,看谢岩干巴巴坐着,又买了一个给谢岩。
谢岩不客气,买了他就吃。
陆杨做包子的手艺没得说,谁吃都说好,掌柜的又让他包了十个。
大大方方的等钱货交清了,他才跟谢岩说:“谢秀才,一晃快两年没见了,不知你背书的本事还在不在?你要还有这本事,这些包子都不算事。”
谢岩不和从前一样吃暗亏了。
他说:“我铺子里还有两百多个包子。”
掌柜的笑了声:“小事。”
他让伙计拿了账本过来,这是谢岩绝对没有看过的东西,给他一刻钟,翻几页算几页,然后让他默写。
谢岩侧目看窗外,天色已晚,再不回去,夫郎该担心了。
他提笔落字,行笔如流水,字迹潦草了些,大致对过,却没一处错漏。
掌柜的看过,连道三声好。
“这一背篓包子我先买了,你的铺子在哪里?我回去跟东家说一声,等会儿去你铺子里找你。”
谢岩报了地址,从书斋出来,心脏才急急跳起来。
他没回头,捂着心口,一路疾走,去他们那间还没挂起招牌的铺子。
陆杨等他好久,蒸了一笼包子出来,在门口卖。
还摆了桌案过来,边卖边包,灶屋里还在蒸着。
他包一个包子,就往外头看一眼,不知望了多少次,终于看见谢岩回来了。
陆杨脸上见笑,不论如何,这一步踏出去,他家状元郎就算入世了。
雪已经停了,谢岩进铺子里,衣服上留有一些水印。
他把钱递给陆杨,六十个包子,三百文钱。
“我还吃了一个。”谢岩说。
“吃了一个怎么还卖了三百文钱?”陆杨问。
谢岩笑容灿灿:“书斋的掌柜买给我吃的。”
陆杨:?
还能这样?
他笑嘻嘻夸赞:“真厉害,我还没遇见过这种好事!”
人回来就好,陆杨赶他去灶屋烤火,暖暖身子。
谢岩不去,就要挨着夫郎,跟夫郎一起守铺子。
他没说书斋那边预定了所有的包子,这些年,他见多了言而无信的人,不想让陆杨一起失望。
事实是,好事有了一件,就有第二件。
俗话书斋的东家坐马车来了,如约把包子都买了。
陆杨惊呆了,看谢岩的眼神都变了。
这就是谢岩的人脉?
这哪里是人脉?这分明是大财主啊!
大财主跟谢岩说:“过几天,约莫腊八左右,有几本藏书送到县里,在我这里只有一晚上,估摸着来不及抄录,到时你来看看?”
谢岩答应了。
这是对方买包子的条件。
谢岩说:“我住上溪村,离县里远,你到时派人来找我。”
这是应该的,双方就约定的日子,又谈了一些细节,大财主就拉着成品包子和待蒸的包子回了。
今天换陆杨星星眼:“行呀,状元郎,你还有这本事,人拿了藏书先给你看?”
还倒贴钱。
谢岩摸摸鼻子,他一向不当这是多厉害的本事,不过是记性好。
他因记性好,读书读得太容易,这些年始终没有真正懂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