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袁氏,最有机会!
可是。
为何刘辩上位后,天降祥瑞宛如大街上的白菜似的普遍,宛如儿戏似得?!
天降红薯、土豆和玉米,袁绍没有亲眼所见,并没有那么震撼灵魂的冲击力!
但是这一次,“天降鸭兵”,上天赐福鸭子军团镇压蝗灾的画面,袁绍亲眼所见!
那一刻的震撼,毕生未有!
袁绍知道,大汉国运还在,刘氏江山天命还在。
可是袁氏已经在篡逆了,刘氏还有天命,那他们的谋逆,不就成为了一个笑话了吗?!
整个袁营,鸦雀无声!
这一次的“天降鸭兵”,不仅给袁绍身心巨大冲击,就连麾下文臣武将都是如此!
这时,田丰沉声说道:
“先帝昏庸,宦官专权、外戚乱政,以至于京师动荡。但幸好当今陛下,英明神武、雄才伟略,登基即位后,励精图治、国泰民安。“大汉国运逐渐昌隆,天降祥瑞,红薯、土豆、玉米,如今的鸭兵,皆是如此!不然根本无法解释缘由。陛下有大气运、大天命在身。
“你们继续冥顽不灵,无济于事。只是害苦了冀州的黎民百姓,原本膏腴之地的冀州,已经经受战火摧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了。
“收手吧袁公,冀州周围都是朝廷兵马!”
…
田丰、沮授等文臣,都是前任冀州牧韩馥的麾下,韩馥让出冀州后,自然转投到袁绍麾下。
原历史中,他们为袁绍出谋划策,可惜袁绍根本不听从这些冀州人士的建议,反而比较信任自己的豫州乡党。
但这一世有所不同!
袁绍对抗的可是朝廷、可是汉帝,而不是原历史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贼,因此沮授、田丰等文臣,根本不为其效力。
如果不是因为袁绍兵马掌控冀州,害怕家小受到侵害,他们估计早就弃官离开了。
此时,田丰想要顺势劝说袁绍投降。
但不曾想,这一句劝说激怒了袁绍,他沉声说道:
“田丰,伱真当本将军不知道,你暗中为朝廷告密之事吗?
“不过是看在文节韩馥的面子上,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与你们计较。
“如今两军交战,你如此大放厥词,意欲何为?简直在败坏军心,妖言惑众。来人!!!”
立刻有将士上前。
袁绍沉声说道:“将田丰关押入狱!”
“诺!!!”
“袁公……”
沮授立刻上前劝谏,但袁绍不为所动,反而将他驱赶了出去。
“败坏军心,罪该万死啊!!!”
袁绍其实想要杀掉田丰,但却不能杀!
因为田丰不仅代表韩馥旧部,还代表冀州士子,值此危急关头,如果杀掉田丰,反而会激怒冀州人士。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这对袁绍坐镇冀州不利,得不偿失!
闲杂人等退下后,在场都是袁绍的心腹文臣武将了,他环顾四周后问道:
“诸位,我军该何去何从?”
天降祥瑞、鸭兵灭蝗的冲击力,是非常强大的!
冀州人如果知道,说不定会反了袁绍,弃暗投明转投朝廷。
届时,袁营将腹背受敌!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这时候,逢纪建言道:
“主公,大汉国运还在,刘氏江山天命依旧!
“可我们与陛下对抗,木已成舟,事已至此。只能另辟蹊径,扶持一个新君与之对抗!
“如此一来,就不是我们反抗朝廷和陛下,而是刘氏皇位之争!”
此言一出,顿时令袁绍双眼一亮。
其实比起袁术那目光短浅的冢中枯骨,袁绍的能力眼界更高一点。
袁绍从一开始就没有登基称帝的想法,他不过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当一位“摄政王”。
毕竟袁绍可不是袁氏嫡子,庶出子没有袁术那些肠子。
如今闻言后,深表赞同!
袁绍环顾四周,发现麾下心腹文臣武将,也都是双眼一亮,呼吸都有些炙热起来!
显然都十分赞同!
如果他们可以扶持一位新君,那么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了。
甚至借着新君的名义,更是名正言顺,师出有名了!
不过问题是——
汉帝刘辩乃灵帝嫡子,登基即位虽然是大将军何进和何氏外戚拥立,但也是名正言顺。
且汉帝刘辩没有过错,他们扶立新君,名不正言不顺!
袁绍皱眉说道:“扶立新君,怕是不会令天下归心吧?!”
这说的很委婉,但众人听懂了!
逢纪说道:
“主公,当今陛下,杀伐太重,非明君,实乃暴君!
“太傅满门及其许攸等世家子弟都被斩尽杀绝。当初太尉杨彪率百官撼门大哭,最后死的死、贬的贬,令公卿朝臣离心离德。
“弘农杨氏有‘关西孔子’之称,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最后落得告老还乡的下场。汝南袁氏,为国尽忠,最后满门被斩。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且陛下强推‘摊丁入亩’,何止是世家大族离心离德,就连很多诸侯王,怕是都要对陛下破口大骂,但碍于情面不敢无君无父。
“只要主公选择一位贤明、德望,且辈分高的宗室,为了大汉江山着想,废当今陛下这等暴君,相信他一定会极力赞同的!”
…
逢纪只差没有搬出“七国之乱”了。
白送一个皇位给诸侯王,谁都会心动,谁都会笑纳的。
且支持者有弘农杨氏、汝南袁氏这等四世三公的家族,以及天下的世家大族,甚至很多诸侯王。
闻言后,袁绍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问道:“元图认为,何人可当此大任!”
逢纪想了想,这位诸侯王的封国肯定要在冀州,这样才好受到他们摆布控制。
就在此时,忽然有传令兵来报:
“报!启禀将军,北平太守公孙瓒求援,因幽州牧刘虞挥兵十万讨伐他!”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袁绍闻言,神色有些阴沉,不耐烦的挥退传令兵。
但逢纪却双眼一亮道:
“主公,刘虞乃是最佳人选啊!他宿有德望,是宗室中最贤明、辈分最高的,功德治行,华夏少二,当今公室枝属无人能比得上他。
“如果扶持刘虞为新君,我们的阻力会小很多,甚至会得到很多黎民百姓的赞许和认可,这就是民心所向,天下归心之举!”
…
郭图也说道:
“过去光武帝距离长沙定王五世,以大司马领河北,耿弇、冯异劝他即尊号,卒代更始。
“如今刘公刘虞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代,与恭王也相隔五世,他以大司马领幽州牧,这就和光武帝的情况相同。”
…
“对对对!”
“这不就是天命所归吗?!”
“前有光武中兴,今有刘公再兴!”
“据说代郡出现过两个太阳,这是刘公代立的征兆啊!”
“虞,天子也!”
“……”
袁营上下,立刻开始了牵强附会、生拉硬扯的谶语话术,似乎刘虞登基即位,这才是真正的天命。
袁绍听着,也深表赞同。
但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
“刘虞如今挥兵十万攻打公孙瓒,这表态明显是汉室忠臣,我们扶立他登基即位,他会赞同吗?”
袁绍惊疑问道。
就算他们说破天,吹的天乱坠,如果刘虞不赞同即位,对皇位没有野心,又有何用呢?
逢纪说道:
“主公,此事简单,我们先派遣使者,劝刘虞退兵,且暗中透露此事,看他如何反应。如果退兵,必定就是默许了!”
“如果不退呢?”袁绍问道。
逢纪再道:“我们就设法造谣,谣称刘虞有篡位的野心,逼迫他即位,造成既定事实!”
袁绍眼神浮动,沉凝道:“如果这样刘虞还不答应呢?”
“那我们就与公孙瓒合力击败刘虞,挟持刘虞即位,届时木已成舟,事已至此,他只能服从!”逢纪冷声道。
袁绍深思熟虑后,又环顾四周,最后重重点头:“就依计行事!”
“诺!!!”
……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