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红薯、土豆和玉米等“天降祥瑞”后,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从一开始的震撼,到如今的麻木了!
“立刻进行灭蝗工作,文若,你派人去接收祥瑞!”
“诺!”
君臣又商议片刻,终于各自散去忙碌起来。……
兖州陈留郡爆发蝗灾,正在冀州交战的多方立刻停战。曹操和秦琼不得不退回兖州,立刻投入人手抢收粮草,人力治蝗。
但‘王方’、王匡和吕布等将士,还在对袁绍穷追猛打。他们的辖区不在兖州之内。
且袁绍已经穷途末路,不能给他们喘息翻身的机会。
然而兖州的蝗灾,令袁营看到了破局之机,立刻策动兖州的世家大族出手。
有些世家大族与袁氏牵连太深,不得不捏着鼻子出手。但也有更多世家大族,立刻展开了灭蝗工作。
他们是在暗中反抗朝廷、反抗皇权,但可不是傻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蝗灾如果不尽快遏制,蔓延开来将十分恐怖。
寸草不生,惨绝人寰啊!
事关己身,这些本地世家大族立刻投入灭蝗工作。
袁绍命人散播谣言:
“蝗灾乃是天灾,捕捉蝗虫会引起‘蝗神’的不满”、
“蝗灾是上天预警,这是陛下杀戮太重,四处开战、大动干戈的警示”、
“不能灭蝗,灭蝗就是对抗上天,将有神罚降下”。
等等谣言。
这也令无知百姓们不敢有大动作。
袁绍甚至命人前往兖州陈留郡,挖掘虫卵运输到其他郡县。
看到漫天飞舞、遮天蔽日的蝗虫,更是大批量捕捉,投放到其他州郡。
大汉已经数月干旱,除了刘辩及其汉室忠臣们掌控的地方,有风调雨顺】加持,其他州郡干旱影响很重。而蝗灾一般都爆发在干旱地区。
兖州虽然有刘岱、曹操和鲍信,但因为世家大族的反抗,一直没有被完全掌控,因此没有受到风调雨顺】降雨影响,处于干旱地带。
在袁绍和一些世家大族的带头破坏下,蝗灾不仅没有得到治理,反而蔓延扩散开来,直接席卷整个兖州。
…
“朝飞蔽天不见日,若以万布筛尘灰。暮行啮地赤千顷,积叠数尺交相埋。树皮竹颠尽剥枯,况又草谷之根。”
望着遮天蔽日、铺天盖地的蝗虫,东郡太守曹操发出了悲叹。
这时,接连有麾下将士传信,抢收秋粮收效甚微,这一次蝗灾令兖州损失惨重。
曹操一直在精心推广种植的红薯、土豆和玉米,其中玉米被啃食过半,损失惨重。
土豆因为种植土地里,损耗倒是不大。反倒是红薯,蝗虫竟然不吃红薯!
这个意外发现,令曹操立刻上报传讯。
今后他们可以选择种植蝗虫不喜欢的农作物来对抗,如红薯,以及吃不到的土豆等等。
“明公,百姓抗拒灭蝗!”
这时,程昱面色凝重而来:
“经过袁绍推波助澜的宣传,百姓们深信这是天灾,且还有一些吃里扒外的家族相助,灭蝗阻力很大。”
“我亲自带队!”
曹操神色阴沉下来:“违抗诏令者,杀无赦!!!”
“明公,我们难以起到表率作用……”程昱犹豫少许,“最好是请陛下亲自下诏!”
这一次的诏令,是由尚书台和司农府联名下发。
可正因为这样,令百姓们不太信服!
因为他们相信的是一国之君、大汉之主,汉帝的诏令!
“不行!”
曹操沉声说道:“为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灭蝗形势不明,万一上天怪罪,岂不是影响到陛下了?!”
“这……好吧!”程昱无奈。
别看他们这些读书人,整日“子不语怪力乱神”,不相信这些神鬼之说。
但其实心中是深信不疑的!
曹操也认为这是天灾,可能是上天降下的警示。他们灭蝗,这就是对抗上天。
这也是为何是尚书台和司农府联名下诏,而不是陛下亲自御笔诏书的原因。
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就应该为君分忧!
…
“本来因为红薯、土豆和玉米问世,令天下振奋人心!粮食危机的情况稍微缓解,但因为这一场蝗灾,又将人心惶惶,饥荒遍地了!”
济北相鲍信望着辖地中铺天盖地的蝗虫,对袁绍怒不可遏。
身为州郡长官,他们知道知道蝗灾的爆发,袁氏在暗中蛊惑人心、兴风作浪的手段。
天灾本就影响很大,随着人祸推波助澜,更加蔓延开来。
这时候,于禁行色匆匆而来:
“明公,袁绍这一次可能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据斥候汇报,蝗虫成群结队北上冀州,或将赤地千里了!”
“什么?!!!”
鲍信愣了愣,旋即惊醒过来了。
因为豫州以及更南方的江淮地区,水网密布,不适合蝗灾生存,或许是来自自然环境的影响,蝗虫喜欢干旱,不稀罕潮湿环境!
因此蝗灾选择北上冀州,这里也经历了数月的大旱。
冀州是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粮草富足。虽然因为大旱影响,但毕竟有海河水系和黄河水系供养,影响并不是很致命。
可是如果蝗灾席卷冀州,在这些蝗虫啃食下,冀州必定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造孽啊!”
鲍信沉声道:“立刻急报京师,冀州虽然是袁绍掌控,但也是我大汉子民所在啊!”
“是!”
于禁惊醒过来,立刻回去奏报军情战报。
……
冀州。
吕布率并州军、‘王方’率西凉军、王匡率河内军,正在对袁绍军围攻。
袁绍军已经龟缩在魏郡之内,冀州华北平原、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
面对骁勇善战的并州军和西凉军,正面骑兵作战根本没有胜算。
然而就在最近,兖州的蝗虫飞过黄河,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向着冀州蔓延而来。
正在交战的双方,不得不立刻停战罢兵!
“完了!!!”
袁绍看到遮天蔽日的蝗虫后,整个人都有些崩溃了,“立刻进行抢收秋粮!!!”
话虽如此,但他们抢收秋粮的速度,哪里比得上蝗虫的飞行速度。
损失惨重!!!
当军情战报汇聚上来后,袁绍闻言,直接吐血病倒了:“该死的蝗虫,为何来冀州啊!!!”
骂归骂,但袁绍也知道,以往蝗灾爆发,大部分是向着干旱地区蔓延的。
这一次,他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冀州被蝗虫祸害后,粮食也将捉襟见肘了。
别看冀州有“谷支十年,带甲百万”的评价,但这毕竟只是评价。
经过大战,朝廷四面开战,袁绍也卯足了劲阻挡朝廷兵马,四处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幽州的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可是袁绍暗中支持组建的。于夫罗率众在并州作乱……渤海水师,五百多艘战舰……
这些军费支出,都是天文数字!
哪怕是“谷支十年、带甲百万”的冀州,也撑不起这般消耗!
原本通过秋收等补充,可以缓解这种压力。
但现在在蝗灾影响下,全完了!!!
而最令袁绍不甘心和憋屈的是,这一切始作俑者,似乎还是他们自己!!!
自作孽,不可活啊!
逢纪只能劝道:
“主公节哀!我们虽然损失惨重,但吕布、王方和王匡他们不是退兵了吗?冀州之围暂时缓解,也算是目的达到了!”
“可是元图,粮草也没有了啊!”袁绍哀嚎道。
“主公,朝廷影响更大,甚至因为蝗灾爆发,而人心惶惶,对陛下的统治不利。我们可以推波助澜、煽风点火,迫使陛下降下‘罪己诏’!”
逢纪沉声说道:“此诏若是降下,看似可以暂时稳定民心,但陛下的名誉、声望都将受到打击!甚至陛下的形象受到影响,统治地位受到动摇!”
袁绍闻言,双眼一亮!
这时,郭图也说道:
“主公,粮草问题,我军可以通过渤海水师,向辽东、或淮南求购。
“南方水网密布,很难爆发蝗灾影响。且袁术与主公乃兄弟同盟,他应该不会见死不救的!”
…
闻言,袁绍精神立刻振作!
“立刻传信给公路,求购粮草!”袁绍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幽州良驹与之交换!”
“诺!!!”
“加大攻势,推波助澜,兖州的蝗灾乃上天警示,蝗灾影响冀州,都因为陛下大动干戈、四处开战,战火摧残、生灵涂炭,以至于天怒人怨……”
袁绍立刻排兵布阵,就是要利用民怨对皇权出手,迫使陛下降下“罪己诏”,打击陛下的名望和统治地位,甚至卷起农民起义。
既然当初有黄巾起义,那么如今为何不能有其他的农民起义呢?
蝗灾是一场天灾,他们可以借题发挥、指桑骂槐!
……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