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白马 延津之战,袁绍军接连大败!
这时,袁绍军忽然收到一份重要情报。
“因为东郡太守曹操擅离职守,为父报仇发兵徐州,因此白马渡口军防空虚,有可趁之机!”
这则军情战报,是袁氏在兖州的党羽,暗中传来的重要情报,是可以决定胜负的关键情报。
这令一筹莫展、进退不得的袁绍军,顿时找到了突破口。
逢纪立刻献计道:
“主公,我军应该立刻转移阵地,进兵黎阳。一来在黎阳防备河内太守王匡。二来可以直面白马渡口,由此进攻。夺取黄河南岸要地,保障主力渡河!”
众人望向堪舆图,发现黎阳对岸就是白马渡口,觉得逢纪的考虑非常妥当。
袁绍深思熟虑后也答应了:“令兖州细作暗中出手,里应外合,一举夺下白马!”
“诺!!!”
袁绍军立刻进行大军转移。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声东击西,他们派出佯攻部队,继续强攻东武阳县,制造一种假象。
而在暗中,大军向着黎阳进发。
…
如今兖州黄河沿线,看似在刘岱和鲍信等将拱卫下得到保障。
但实际上,因为东郡太守曹操为父报仇,且调走了不少兵马,军防是有些空虚,外强中干。
这是瞒不过有心人的观察,更逞论兖州有很多袁氏党羽,如山阳太守袁遗等人。
兖州东郡的漏洞所在,最终被千方百计传到了袁绍营地。
袁绍决定转攻白马的消息,也立刻传回给袁遗等人,试图令他们在兖州腹内作乱,里应外合,腹背受敌,一举夺下兖州东郡,成为袁绍南下的桥头堡。
…
这时候,曹操还在追杀袁术到淮河,短时间肯定很难回援。
豫州的陈王刘宠、陈国相骆俊等长官,还在进行战后的清扫、安抚、救济等工作。
颍川太守张辽,原本有防范兖州动向的职责,但因为与荆州刘表夹攻南阳郡袁术的留守部队,因此也难以驰援。
兖州的军防是有些危险的!
…
不过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袁氏门生故吏、袁氏党羽、袁氏子弟,可以打探到兖州东郡军防空虚,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也被锦衣卫和东厂截留了。
须知东郡太守曹操,可是阉人之后,且为了嫡女曹清河入宫,拜曹正淳为义父。
他们各取所需,曹操有了宫中靠山,曹正淳可以在地方安插培植东厂眼线。
可以说,在兖州东郡,东厂的势力甚至比锦衣卫还强大。
他们截留了袁氏的重要情报,旋即转递给坐镇虎牢关的征东将军秦琼,以及京师东厂总部。
…
“袁绍的目标是白马,那附近的延津等渡口也危险了。
“如果让袁绍军顺利夺下,他们将打开渡河的突破口,在兖州东郡地界成为先锋军所在!
“不能让他们如愿!”
秦琼收到这份情报后,当机立断,将军情战报,以及他的军事战略,写上奏折上报京师,旋即不等京师回应,直接率兵出虎牢关。
这种军事调动,是需要等候京师命令的,越境出兵乃禁忌。但兵贵神速,秦琼不得不先斩后奏,他相信陛下可以理解,甚至赞同的!
事实也是如此,当刘辩收到这份情报后,不仅没有责备秦琼擅作主张、先斩后奏,反而对其进行赞许,甚至给了他“假节”的权利。
刘辩可不是大怂皇帝!
宋朝得国不正,只能崇文抑武!
但是大汉朝……尚武,以武立国!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刘辩根本不担心秦琼反客为主,他有足够的自信可以镇压骄兵悍将,令那些能臣干将心悦臣服!
甚至!
这一战,刘辩不仅要将袁绍军全军覆没,也要对兖州的袁氏党羽进行清扫。
特别是山阳太守袁遗等人,这些乱臣贼子上蹿下跳,真当他刘辩是瞎了不成?!
以前是因为京师粮草危机、地震等灾害影响,刘辩脱不出手,还需要对京师进行赈济救灾、开仓放粮、安抚百姓、救济百姓等善后工作。
可如今随着红薯、土豆和玉米接连的收成,那恐怖的亩产,已经稳定民心。且在两千万石粮草入京后,缓解了京师粮草危机的燃眉之急。
再加上接连的抽奖,刘辩收获无数……
还有天子气运术风调雨顺】、繁荣昌盛】、五谷丰登】等技能加成……
这时候的汉帝刘辩,已经具备了鲸吞天下的实力!
那么,是时候强势出击了!
您麾下势力掌控南阳郡全郡,获得一年寿命!】
寿命+1】
刘辩的寿命上限从48岁跳到了49岁,这令他稍微一愣后心下一喜!
这不仅是寿命的提升,
还有掌控南阳郡后,这个膏腴之地可以种植的粮草、及其收获,令京师后勤又得到更大保障。
且南阳郡可是有两百多万人口,这就是一种气运!
只要多多宣扬“刘辩的好”、“汉帝的英明神武”、“为政宽仁”等事迹,相信百姓们会越来越忠君爱国!
气运值提升又能得到新的技能,而技能又能反馈到刘辩掌控的地盘上!
这就是一种正向的良性循环!
“报!——”
这时候,忽然有锦衣卫来报:
“启禀陛下,锦衣卫收到张辽飞鸽传书,他已经率兵掌控南阳郡!”
“陛下,轩辕关守将、步兵校尉李嗣业请求北上!”
…
闻言后,文臣武将虽然没有太大躁动,毕竟可以入朝为官的文武,都已经是老狐狸人精了。但还是能看出眼神中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这时候,荀攸拱手道:
“陛下,南阳袁术余党清扫,可以交给荆州牧刘表,可以令张辽暂缓对汝南的进兵,北上驰援,解了袁绍军南下的燃眉之急。
“且南阳袁术被曹操率军追杀南下,看其意图似乎想要奔逃淮南。有着淮河天险,曹操应该会望河止步。可令徐州陶谦出兵牵制袁术。
“袁术必将谋夺扬州,必须选择一重臣坐镇,即是对付牵制袁术,也是避免扬州被袁术逐渐蚕食。等我们镇压袁绍军后,再伺机南下。
“如今我军的主要精力,需要放在黄河战线!”
不是荀攸忽视淮南、江东等地,而是如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中心,是在黄河一带。
而淮南、以及江东,不是未来那种江南繁华之地,还没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文气氛。
当然随着中原战乱,世家大族衣冠南渡,淮南、江东陆续开始发展。
但整体优势还是不如黄河流域!
“调张辽、李嗣业北上,令徐州陶谦牵制袁术,嗯……”
刘辩想了想扬州有什么重臣,旋即说道:
“刘岱弟刘繇如今在江东,任命其为扬州刺史,坐镇扬州……
“还有,袁术奔逃淮南,正值南阳、汝南袁氏余党军心动荡,应该趁胜追击,择良臣干将赴任……
“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表现不错,对其进行嘉勉封赏。骆俊可赴任汝南太守……”
“诺!!!”
刘辩的任命一一下达,可谓是政令通畅,畅通无阻。但刘辩也逐渐发现,麾下的人才有些不够用了。
自从走出“董卓霸京、西凉军妄行废立”的危机后,系统抽奖就很少抽到文臣武将。
而大汉的读书人,多是世家大族,再不济也是与世家盘根错节的寒门子弟。
其实刘辩不想重用,但也不得不用!
就算他如今启动“科举选拔”,也根本没有黔首子弟脱颖而出。
因为这些平民子弟根本读不起书!
这也是为什么,汉灵帝执意要举办“鸿都门学”,培养平民子弟。甚至不惜卖官鬻爵,都要进行下去。
就是因为,想要打破世家学识的垄断权!
刘辩也必须举办平民子弟学校,培养扶持平民子弟。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非一朝一夕。眼前袁绍妄图挑起干戈,他必须雷霆镇压。
之后,才能徐徐图之!
刘辩令荀彧举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如钟繇、陈群、戏志才、杜畿、韦康、司马朗等人才陆续被举荐上来。
说实话,看到司马朗的时候,刘辩忽然想到了其弟司马懿,真的有些蚌埠住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