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六玺和玉玺下落不明,粮草危机缓解!
“启禀陛下,刑场善后工作已经处理完毕。
“袁隗满门、董卓满门、西凉军将校军官们的人头,已经快马加鞭硝制,之后会立刻送往前线,昭告众诸侯。
“锦衣卫对周毖等官员进行拷问后,确认洛阳十二街区的粮商和盐商焚火之事,正是由他们在背后主导,试图令京师爆发饥荒。
“就在属下入宫的前一刻,孟津关传来锦衣卫探子的回信,卢植看到陛下亲笔书信和皇子辩印章后,幡然醒悟,自缚自己入京请罪。
“河内太守王匡、上党太守张扬,自知受到乔瑁矫诏蒙骗,得知他们并非勤王救驾,而是大逆不道反攻京师后,也是自缚自己负荆请罪。”
朱雀快马加鞭入宫,汇报刑场善后之事,以及他们对周毖的拷问结果。顺便传来了洛阳北侧小平津关和孟津关的消息。
其实对卢植的反应,刘辩并不意外。这是对大汉忠心耿耿的老臣,还是经过袁氏等世家“证明”的。
当初黄巾之战爆发,北中郎将卢植镇压冀州战场,打得黄巾贼首张角走投无路。后面又被陷害,押解回京廷尉审问。都足以说明卢植对大汉的忠心。
刘辩淡然道:“卢尚书忠君爱国,朕是相信的。奉召入京即可,无需负荆请罪那么严重!”
“属下会立刻传信前线锦衣卫探子,护送卢尚书、王太守、张太守入京!”
眼看着刘辩神色缓和,朱雀这才补充道:“陛下,锦衣卫对周毖等官员严刑拷问后,并没有得到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的消息,锦衣卫会尽快找回印玺!”
朱雀还是很聪明的,先报好消息,然后说出坏消息。哪怕刘辩愠怒,但也会被好消息冲散一点,将愤怒的情绪平均化。
闻言后,刘辩紧皱眉头,沉声道:
“如今袁隗满门抄斩事必,锦衣卫可以抽出人手,专职印玺搜寻工作。
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失踪,事关国体,锦衣卫必须尽快找回印玺的下落。不惜一切代价找回来!”
“属下遵命!”
朱雀心下松了一口气。
之后朱雀又汇报了一些事情,旋即退了下去。
然而刘辩的眉头却没有放下。
袁隗满门问斩这件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可问题是,袁氏党羽制造的影响还在,京师的危机还有!
比如他们焚烧粮草,本就国库空虚的京师,将有爆发粮食危机的风险,这是迫在眉睫的。
反倒是诸侯围攻京师的问题,只要袁隗和西凉军等罪犯的人头送到关前号令,那些自认为“勤王救驾”的诸侯们,会立刻醒悟过来!
真相大白后,他们被乔瑁的矫诏蒙骗,临阵倒戈都是轻的。
像兖州刺史刘岱、平原县令刘备,这可都是汉室宗亲,被忽悠到反攻京师,大逆不道,行同谋逆,有了政治污点,他们不杀了袁绍等人就怪了!
就好像进攻孟津关的卢植、王匡和张扬等人,看到刘辩亲笔书信后,因为卢植认得刘辩笔迹,因此哪怕没有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盖章,他们也知道了真相,幡然醒悟!
所以诸侯围攻京师之危,反倒不如粮草危机!
刘辩想了想后,还是没有太大头绪,只能说道:“正淳,传召荀彧、荀攸和曹操他们入宫觐见。”
“奴婢遵命!”
自从上一次德阳殿君臣问对,刘辩对这些大汉栋梁之材、经国济世之臣的能力很认可,并且因为他们的忠诚度很高,对他们表达了信任。
荀彧和荀攸已经转入尚书台历练操政,这都是刘辩在培养、扶持班底的表现。
虽然这些人也是世家子弟,但当前大汉读书识字的士子,都是世家子弟,哪怕就是落魄的寒门子弟,都与世家有着盘根错节的关系。
想要扶持平民子弟,只能学灵帝建立“鸿都门学”,但教育之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刘辩需要一步一步来才行。
“拜见陛下!!!”
荀彧和荀攸等人很快入宫觐见。
比起上一次觐见,这一次众人更加敬畏,从他们的语气、神态、甚至弯下的腰背,就不难看出他们对刘辩的敬畏之心更加深重了!
原因无他——
今日袁隗满门问斩、如果加上董卓满门、西凉军将校军官,足足有上千人。如果算上牵连甚广的小兵小卒,至少有数千,甚至上万了。
这是一次大案!
刘辩登基即位后的君王形象,通过这一次大案,终于让京师上下,上到公卿权贵,下到平民百姓,都知道汉帝的权威不容置疑!
京师因此风云变幻,震慑在帝王的威严之下,诚恐诚惶,惴惴不安,那种敬畏之心,会越发的明显。
就连荀彧和荀攸等人,都深受影响!
“免礼平身。”
刘辩自然感受到他们语气中的敬畏,心中叹了口气。帝王是没有朋友的,孤家寡人才是他们的归宿。
…
刘辩心中感慨之中,将“粮草危机”之事告知,与上一次“财政赤字”的商讨不同,可以从赋税改革方面着手,但如今的“粮草危机”,迫在眉睫!
以京师数百万人口、数十万军队,人吃马嚼,撑不过三日。
刘辩想要看看这些经国济世之才们,有什么独树一帜的看法。
特别是荀彧,这可是王佐之才。原历史中曹操评价“吾之子房”,认为荀彧如汉初张良。
但在刘辩看来,荀彧真正的才华,是统筹后勤调度之上。堪称“汉末萧何”,或者说,集结萧何、张良与一身的综合性人才!
王佐之才!
…
闻言后,荀彧、荀攸和曹操等人也是脸色凝重,京师本就国库空虚,财政赤字,粮草危机。
如今经过袁氏从中作梗,唆使粮商和盐商焚烧粮草和食盐后,对京师的后勤民生问题,将是致命打击。
稍微处理不好,肯定会爆发饥荒!
“陛下,可暂时就近从地方征调粮草。如今已是九月初四,即将是秋收时节,等后续漕粮陆续押送京师,暂时可以缓解粮草危机。”
荀彧很快想出了一个办法。
如今京师缺粮,撑不过数日。那么赋税改革、屯田等等办法,都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从征调粮草着手。
漕粮起于两汉,盛行于唐宋,明清遂成定制。即通过河运和海运,由东南地区漕运至京师的税粮。
…
“文若所言甚是。”
曹操也是颔首:
“陛下,如今袁隗和西凉军诸将已死,只要将人头送往前线,必将震慑诸侯们,令他们不战而溃,兵围京师之势可解,河路通畅!”
…
“虽说如今地方抗税,但幽州牧刘虞、兖州刺史刘岱、荆州牧刘表等汉室宗亲,只要陛下诏令下达,他们肯定会遵守王命。”
荀攸也说道。
…
在他们看来,京师粮草危机,其实并没有太大问题。哪怕如今地方军阀割据,不少狼子野心之辈横行,但心向大汉的汉室宗亲和汉室忠臣们肯定也有不少。
真正影响京师的问题,就是粮草的运输影响。
但只要诸侯围攻京师之势散去,海河水运、黄河水运、淮泗水网,都能第一时间将幽冀地区、江南地区的粮草立刻征调往京师。
更不用说,后面还有税粮!
…
闻言后,刘辩叹了口气,想了想还是说道:
“诸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也不瞒着诸位了,因为京师动乱,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已经丢失了。因此想要征调粮草,缺少关键凭证!”
…
“什么?!!!”
曹操、荀彧和荀攸等人,大惊失色!
这些人都是经国济世之才,虽说还属于初出茅庐,没有达到历史巅峰时期,但因为出身的缘故,他们自幼熟读诗书兵法,绝对属于栋梁之材。
他们家世不凡,见惯了大风大浪,自然不至于一惊一乍。可天子六玺和传国玉玺丢失,实在是事关重大,甚至关乎大汉国体啊!
一支军队的凭证是虎符,利用虎符来调兵遣将。这是君王和将领各持一半的信物。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典故“窃符救赵”,讲的就是虎符的重要性——
当时秦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
情急之下,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侯赢之计,以国家利益为重,置生死度外,借魏王姬妾如姬之手窃得兵符,夺取了魏国兵权。
不仅成功击败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