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驱虎吞狼,一箭三雕
不管是王寅,还是庞万春、杜微,都是郁郁不得志之辈。
投靠摩尼教,实属无奈之举。
整个歙州,根本没有他们出头之日。
晋升的渠道没有了,英雄好汉又不甘心卑微地活着,那就只能造反。
纵观整个江南,摩尼教坐大,除了方腊,他们又能投靠谁呢?
江南不比山东,山东多响马,而江南出魔教。
四百多年前,大唐永徽年间,就有睦州女子陈硕真以摩尼教融合道教阁皂宗来迷惑民众、起兵造反,自称“文佳皇帝”。
如今,方腊继承其衣钵,自称“圣公”。
江南造反派独树一帜,七百年后的拜上帝会更是得其精髓。
他们是真的信教了吗?
其实不然,宗教是为野心服务的。
陈近南与韦小宝的一番话说得好。
如果我们要对付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点的人,对付那些蠢人,就决不能跟他们说真话,必须用宗教的形式催眠他们,使他们觉得所做的事情是对的,所以反清复明只不过是个口号,跟阿弥陀佛其实是一样的。
总之,如果成功的话,就有无数的银两跟女人,你愿不愿意去啊?
方腊画好了大饼,王寅、庞万春、杜微之流自是欣然向往。
除非曹杰画下更大的大饼,才能收拢住这些人的心。
所以这餐酒,注定毫无作用。
可曹杰做事,一环连着一环,岂是随随便便请他们来喝酒的。
众人尴尬饮酒之际,那吕师囊便到了歙州城。
邓元觉请歙州好汉赴宴,根本没藏着掖着,为的就是引来摩尼教。
开两朵,各表一枝。
县尉杨邦乂也正赴宴,三十来岁的他正值壮年,就如同杨志一般,此人筋骨强健,身材高大威猛,一看就是炼精有成之辈。
只是和杨志有一点不同,此人英气逼人,容貌俊朗。
接过晁盖递上来的宗泽亲笔所写书信,杨邦乂一字一句读完,甚是感慨。
宗泽是歙州隔壁的婺州义乌人,年轻时耳闻目睹大宋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乱,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抱负。
不到二十岁的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就学之地多达数十处。
其中便有吉水县杨家庄,便是那时结识的杨家将后人。
后来,宗泽中了进士,当上了地方官,再后来,他丁忧在家,十几岁的杨邦乂便在他门下读了一年书。
这便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晁员外,先生在山东可好?”杨邦乂放下书信问道。
晁盖并不清楚书信的内容,他见这位县尉看完书信心情颇好,便也放下心来,说道:“宗先生在梁山泊边开垦了一块荒地,闲暇之余采菊东篱下,人都年轻了几岁。”
“先生为黎民百姓操碎了心,可朝廷却那般对他……唉!”
杨邦乂微微一叹:“如今江南乱象已生,朝廷却不重视,甚至大兴土木修建道宫……我终究没先生那般舍己为民的气度和能耐啊!”
“我观杨县尉将这歙州治理得不差,我一路而来并不见山贼草寇拦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