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公子言重了,分内之事,自当尽力。”范无救亦是谦逊有礼,二人之间气氛融洽。
一旁的范建见状,深知李承泽此举对范家的重视与照顾,心中感激,主动上前致谢:“殿下如此厚爱吾儿,范某感激不尽。”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李承泽的深谋远虑与对人才的珍视。一旁的柳如玉对李承泽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温婉言道:
“殿下如此深谋远虑,既为内库之困局,又为庆国之经济繁荣,实乃国之栋梁。我等不过是尽绵薄之力,共筑国家强盛之基。”
范建身份特殊,李承泽深谙此道,故而摆手间,一脸为国为民的坦荡:
“范尚书之举,皆因公心,非为个人私谊。我等所行,皆是为了庆国百姓,何来投靠一说?”
言尽于此,众人心照不宣,一番深情厚谊的告别后,夜色已深,
范思辙与范闲两兄弟,一个北上,一个南下,各自踏上筹建银行的征途。
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李承泽向范建夫妇致以最后的告别,
随后与叶灵儿、谢必安一同转身离去,心中暗自思量,范家兄弟已动,自己亦不可懈怠。
回到王府,李承泽立即部署,将早先购得的京都繁华地段之楼宇,纳入整修改建计划。
他深知,于京都开设银行,直接利用现有楼宇改建,远比新建更为高效便捷。
与此同时,他关切地询问起关于邀请名商巨贾前来京都的筹备情况:“关于邀请函的发放,可已妥善安排?大婚在即,他们能否如期抵达?”
王府管家恭敬回禀:
“殿下放心,距您大婚尚有十余日,受邀的商贾们已纷纷启程,正马不停蹄地赶来京都,必不会误了殿下的大事。”
在原著的描绘中,李承泽与李云睿曾联手涉足走私领域,而李云睿凭借对内库及三大坊的掌控,使得庆国内多数商贾皆需依附其生存。
因此,李承泽与她的合作,自然在商界积累了一定的声望与地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李云睿的离世非但没有削弱李承泽的影响力,使得更多商贾渴望与之建立联系。
闻其大婚将至,不少商贾已自发筹备贺礼,以表敬意。
如今,再得二殿下亲发请柬,他们更是心潮澎湃,纷纷计算着时日,踏上了前往京都的旅程。
“如此甚好。”“李承泽听闻一切进展顺利,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盘算。
”
“与此同时,随着婚期的日益临近,叶家对于这场联姻的筹备工作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叶家上下对李承泽这位乘龙快婿赞不绝口,故而对此次婚礼尤为重视,誓要办得风风光光。
加之叶重曾承诺过,“叶家的嫁妆定不会让人失望,且此番叶家能顺利度过难关,”
亦多亏了二殿下的鼎力相助,这一切都让叶家对这场婚礼寄予了极高的期望。
至于李承泽的婚事在各方引起的反响,暂且按下不表。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