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陈广田诧异道,他不懂这个。
李国民解释道:“对,就是她原本应该读一年级,但因为成绩优秀,
可以直接跨过一年级,读二年级,我听说其他地方还有十四五岁就考大学的!你这大孙女是个人才,就算术而言现在完全可以直接上三年级啊!”
李国民高兴道。
闻言,陈广田很得意道:“国民,你也不看看,是谁的孙女。”
李国民道:“开学后,你放心把孩子送来,我一定让人好好教。”
“对了你家孩子就叫大妮,二妮吗?没有大名字。”
“李爷爷,我们有大名,我叫陈书婉,我是大姐,您也可以喊我大妮,我爸妈都是这么叫我的。”
大妮一番对答如流,现在胆子也大了起来,抬起头看向李国民,一点也不怕生。
“嗯,陈书婉,我记住了你了,以后有什么不会直接问我!”
李国民和一笑,又看向二妮:“你呢?”
“我…我…叫陈书瑶。”
二妮由于刚才没答出来,有些紧张,说话都结巴了。
李国民点点头,然后就直接略过她了,二妮有点沮丧,刚才问题没回答出来,现在说话都结巴了,感觉自己给爸爸丢脸了,眼睛一红,眼泪就溢满了眼眶。
大妮连忙握住她的手,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确定了两个孩子读书的事,陈卫东又在李国民家聊了一会,这才赶着驴车就带着孩子就回去了,陈广田没跟着一起,他中午留在李国民家吃饭。
“爸爸,我刚才没回答出来,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呀!
“爸爸,我是不是很笨啊!”
刚出来,二妮就买也忍不住问道。
陈卫东早在屋里就觉得二妮情绪不对,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听到女儿问题,这才知道啥原因。
“这傻丫头!”
陈卫东到二妮泪眼朦胧的样子,心都化了!
不过女孩子就是敏感,这年头老师喜欢学生,看到大妮,自然就忽视了二妮,当然二妮的也不错,虽然不如大妮,上个一年级完全没问题。
只是二妮年级还小,根本想不到这一层,以为自己没有回答出来,人家不愿意要她呢!
其实六个女儿中,上学方面,陈卫东最不看好的还是四妮!这小丫头一让她写字,就坐立难安。
陈卫东笑了笑:“二妮你已经很棒了!就算老师不喜欢你,爸爸妈妈喜欢你就够了,
而且刚才那个爷爷问的那是二年级的内容,你不会很正常,你看家里妹妹那个不是敬佩你,除了你姐,你是最厉害的!”
“我的女儿真棒,大闺女厉害,二闺女也厉害!”
陈卫东这番话下来,小丫头立刻开心得笑了起来。
敲定孩子读书的事,这阵子该走的亲戚也都走完了,陈卫东也闲了下来,没事喂鸡,喂狗,做个板凳,修个椅子啥的。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这个年头,黑松县过元宵节是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共三天节日。
从正月十四的晚上,家家户户,又把红灯笼点亮了起来。
把年前准备的年嚼咕翻了又翻,有啥就吃啥了。
在九曲屯一般过完初五,晚上就不点灯笼了,当然城里,有钱的人家,会点到过完元宵节才不点了。
柳雪婷一大早就做好了早饭,喊小家伙们起床。
“妈妈,吃啥呀?”
四妮奶声奶气问道。
“元宵节,当然吃元宵了!”
柳雪婷笑着道。
东北人们在元宵节这天,早上吃元宵。东北的元宵和南方的汤圆,外表看似差不多,但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东北的元宵是一层层逛出来的,叫逛元宵,原理和滚雪球是一个道理。
吃完元宵,小丫头都跑出去玩了,只是还没一会,
扑通扑通,大妮带着五个妹妹,又迈着小短腿,一脸开心跑了回来。
“怎么了?不才出去的吗?”
“爸爸,大秧歌快来喽,快去看看呀!”
“好多人呀!”
“妈妈……”
陈卫东知道了为啥孩子们这么开心,孩子们口中的大秧歌,其实就是秧歌队,这年头东北农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在东北秧歌队算是一种,上到八十岁老人,下到刚会走路的小孩,都喜欢。
不过在九曲屯一般只有在正月十五左右才会有大秧歌队过来扭秧歌,
秧歌队一般都是从外屯子过来的,一般外面来的秧歌队,还没有进村的时候,很多人就知道了,
因为离着村子很远的时候,秧歌队就开始让乐队敲锣打鼓吹唢呐,离村口老远就能够听得非常清楚,
因此小家伙们刚出门就得到了消息,立刻去通知陈卫东和柳雪婷。
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陈卫东喊着柳雪婷和孩子们一起去看扭秧歌。
陈卫东一家刚出门,就看到屯子里不少人往屯口走去,屯子小孩子们听见敲锣打鼓的声音,一路小跑着、成群结队地迎上去。
一边跑一边喊“大秧歌来喽,大秧歌来喽”。
五个小丫头们看到自己的小伙伴,这会跟着一起跑了过去。
陈卫东抱着小六和柳雪婷跟着后面,不一会,看见了大哥,大嫂,还有父母,都在看热闹。
秧歌队乘坐是一头骡子拉的爬犁,每个人都穿着红红绿绿的服装,戴着假发,抹上红脸蛋、红嘴唇、粗粗的大黑眉毛,不分男女老少,其中老年人占多数,爬满了皱纹的脸上涂上厚厚的白胭粉,脸上的皱纹形成了一道道沟壑。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