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建组
韩董不是看不出科幻大片在市场里的风险,但别人不敢做的,他敢。
当初别人还不敢做大片呢。
确定会投,他才问李秋棠:“华艺他们不投?”
“他们觉得做科幻大片风险太大,不值得。”李秋棠还要说一句,“他们觉得做大地震更保险。”
韩董笑了:“他们说的没错,做大地震确实更保险。”
韩董也不问他跟华艺的合约要怎么处理,猜也猜得到不会有好的收场。
接下来的会面时间,老少二人商量着《时间规划局的筹备问题。
李秋棠承认目前在国内做科幻大片条件还很不成熟,他说:“但我们不能等到什么条件都成熟了才来做这件事,事情不会等你什么准备什么条件都做好了才来做。没风,我们就自己吹风也要飞起来。”
该说李秋棠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呢,还是说他信心十足呢。
但这番话确实让韩董也跟着澎湃起来,当初他做大片,一万个人劝他说条件不成熟,结果呢,还不是做起来了。
李秋棠对现实也有清晰的认识,跟韩董说:“我们做不成变形金刚那样,我会想办法用不多的钱达到科幻效果。”
李秋棠在做剧本时,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这部片子能实拍尽量实拍,尽量减少特效镜头,但要拍特效镜头,就得砸钱拍好来。
“1亿5应该够,我打算今年开机。”
“时间够吗?太匆忙了吧。”一部大片的筹备,少则一年,多则两三年,韩董难免担心。
“够。”李秋棠指了指自己的脑袋,“10个月了,都在这里。”
韩董就喜欢李秋棠这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好好做吧,我忙完这段时间就给你把资金准备好。”
“谢谢韩董。对了,能不能再请健新老师给我当监制?在《风声上我俩合作挺好的。”
“我会跟他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三天后,中影给的1000万筹备资金到账,并和李秋棠正式签署《时间规划局的合作协议。
双方约定,《时间规划局总投资1亿5千万,李秋棠导演、编剧费用570万,李秋棠需担保影片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0个月内开机拍摄。
筹备资金到账后的第二天,李秋棠就和制片人还有黄健新老师飞去了韩国。
李秋棠说片子都在他脑子里真不是吹牛比,他真的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效果。
国内特效团队确实承担不起这部影片的特效任务,日本和美国的都太贵了,李秋棠只能找很有性价比的韩国人做。
在韩国待了一周,签了digital idea、moac&alred和dti三家特效公司的合约,这三家也是国内剧组合作的比较多的韩国特效公司,对方公司甚至有专职的中文翻译。
在特效上李秋棠没有小气,但要求三家公司的团队在一个月内开始工作,进行前期特效准备。
这个要求很正常,很多剧组特效会做在前面。
回国,李秋棠建组正式开始《时间规划局的筹备工作。
以前合作过的老班底还有不少人愿意跟他的组,这让李秋棠很感动。
摄影指导他再次向曹顿发出邀请,虽说《时间规划局都在他脑子里,但10个月内开机,时间上确实非常紧张,所以他还是选择跟自己合作过的摄影师一起拍。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