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受降完毕,无奈兼并了犍陀罗,实现领土扩张后,新夏又面临了一个大问题。
此前不追求过多的领土,是担忧国内因此存在的蛮夷太多,从下至上,弄个“以夷代夏”出来。
现在迫不得已如此,
犍陀罗人如何安置,的确要深思熟虑一番。
夏君安苦恼了很久,
觉得新夏的耕地已经足够,城池也扩建的差不多了,并不需要太多奴隶。
而大量的杀俘,是不祥的,也不可行。
但就养着这些人,更是绝对不能!
于是,
夏君安便撑着下巴,跟赵归有了开头的那般感慨。
赵归忠君之忧,沉吟一阵便提议道,“如今犍陀罗被灭,我新夏一统信度河上下,已成定局!”
“如此一来,要再扩张,就要东进,去攻取那恒河之地!”
对于信度大地的地势,
这几十年间,通过往来行商和使者,新夏方面也有了基本了解。
诸夏是一南一北,大江大河。
信度却是一东一西,大河大江。
信度河在西边,下游多为荒漠,难以开垦,少有人烟。
故而新夏一灭犍陀罗,就可以宣称自己统一了信度河流域。
“攻打恒河那边的蛮夷,可太过遥远了,小辈还没有成长起来,怎么敢一下子吸纳那么多蛮夷呢?”
何况除草也要费力气的!
周公践奄的时候,
是以周朝初建,众多诸侯拥戴为基础,才能对奄国执行“杀其身,执其家,潴其宫”的处理手段。
新夏还有些不足,
自然要收着一点。
夏君摆摆手,觉得这件事,只怕要到再过几十年,才能去考虑了。
反正先贤也说了,要遵守天道,能屈能伸。
面对杀也杀不完的蛮夷,君子们再嫌弃,也需要忍耐。
眼下最要紧的,
就是消化新占领的土地,教化蛮夷,普及诸夏。
赵归也笑道,“我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只是想提醒国君,我新夏如今背靠山脉,东面诸国,既然不前进,那就可以先关注背后。”
“国君忘了,我们的父辈,从哪里来的信度吗?”
夏君想起来,“你说的是那个山口吗?”
“不错!”
赵归用手指沾了下杯子里的酒水,在地上几笔勾勒出新夏如今的大致疆域。
新夏北部,群山环绕。
沿信度河向南,便是大海,无有敌人。
东面虽然开阔,
但距离其他国家,还有一段路程,他国攻打起来,也比较艰难。
“何况信度人兵弱而自大,论说军事,非我新夏大敌!”
“唯其文采繁华,自有长处,所以父辈常常强调,要遵天敬祖,顾念根本。”
“比起数代子孙纠缠,才会导致的问题,我更加担忧,会有人从这个山口钻进来,使我新夏腹背受创!”
夏君也认同他的话,然后意识到赵归想做什么。
“把那些犍陀罗人扔过去,让他们去修墙?”
“不错!”
赵归一拍手,语气激动的说道,“那个山口,最窄之处,不过二里地!”
“以新夏的国力,在那里修建一处要塞进行防守堵塞,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行商往来,自然通畅。
若有外敌,就能提防!
赵归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信度人这么多年了,据说也吃了不少山口开放的苦头,怎么就没想过派人去,把这口子堵上呢?
好在新夏才不会放着个大缺口不闻不问。
如今有机会,
自然要想办法将之解决!
夏君衡量了下可能的费后,当即拍手赞同,“好!”
“就这么办!”
“就让那些人修墙堵山口去!”
他大手一挥,
于是犍陀罗的俘虏们,大多被安置去了偏远荒凉的群山之间,就地取材,开始烧砖砌墙,糊堵山口。
至于修好后的关隘叫什么?
夏君在和相国赵归商议后,觉得那山口开的实在巧合,犹如鬼神之作。
信度大地的太平,皆在于此,仿佛阴阳在此一线而划。
因此,将之取名为“阳关”。
而随着阳关的修建,
在更遥远的西方,
年轻的君主点起自己的兵马,决定进行一场前无古人的行动!
他要去东方,
去征服更多的土地!
开伯尔山口最窄只有600米,但愣是从来没有被堵上过﹌○﹌
关于亚历山大的事吧……
〒〒这个,唉……
说不清楚,
先按照官方的来吧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