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卫鞅
洛邑附近发生的勤王之战,
让魏韩两国遭遇了耻辱性的大败,
也狠狠打出了秦国的威风!
天子扁因此赞扬秦君,称他是当今诸侯的表率!
因有此胜,
秦国在诸夏间的地位,总算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因为三晋而与秦隔绝的其他诸侯们,也跟着想起,这天下还有个秦国!
秦国内部的风气,
也随着对外战争的胜利,而迅速转变——
在此之前,
因为多年外战不利,秦国上下都弥漫起了保守的风气,认为“秦弱而他国强”,能够保全社稷,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应该再妄想挺进中原。
东出?
东出也要有实力啊!
秦国的贵人们又不是真的疯,在驱使军队,牺牲无数小民也没有得到回报后,他们当然不会傻乎乎的把自己脑袋送过去,给其他诸侯砍。
毕竟要维护自己高贵的地位,
小民是要有的,
秦国也是要存在的。
所以,“东出”的口号虽然喊的仍旧响亮,但“东出”的动作却畏畏缩缩的。
甚至去年,
秦君派人去西域寻求利益,也没有多少人支持,认为“西域偏鄙”,即便可以做生意,也赚不了太多钱,路上还要担心义渠和羌人的劫掠,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但是现在,
以一敌二,并且得胜!
狠狠提振了秦国对外行动的信心!
秦人由此恢复了往昔的自信与拓土扩疆的热情,秦国内部各阶层的注意力也转向了外战。
就连出使西域,也有臣子表示愿意支持了!
秦君于是对太子渠梁感慨,“不容易啊!”
“终于让秦国重拾信心了!”
这么多年屡战屡败,
人要丧命,
国要丧胆!
即便内里重整得再好,要想提高国家地位,重回强国境界,取得一场大战的胜利,是必然的要求!
只知道赚取钱财,而不思考向外扩展,在其他诸侯眼中,不过是“商贾”罢了。
太子渠梁便说,“等我继位后,一定想办法让秦国的名望更加强大!”
秦君抚须而笑,“你有这样的志向,为父很高兴!”
“趁着还有些精力,为父要寻找机会,再去打一打魏国,替你做一点事情!”
秦国的敌人太多了,
一代人是很难实现秦国称霸天下的梦想的。
嬴师隰只能一点点的去做,
让后人面对的麻烦越来越少,这样获得的成果,才能越来越多。
……
而在东边,
魏韩经此一败后,觉得秦国实力恢复,单凭一国,实在难以压制。
于是魏侯瑩和韩侯若山便在宅阳会盟,并且在武都修筑城邑,以为防御。
然后,
意识到魏韩企图修墙阻拦自己东出之路的秦国便再次提兵,将之击败,把刚刚奠基的武都城给摧毁了。
魏国震怒,但又对秦国无可奈何,只能向东攻打宋国,夺取了仪台,粉饰自己摇摇欲坠的霸业。
这样的消息传到天下,
还在楚国游历的卫鞅便感慨道,“魏国的霸业要在魏侯瑩手里失去了!”
“河西即将回到秦国手中,九鼎可能要被秦人夺走!”
然后,
卫鞅便结束了自己在楚国的旅程,坐车乘船,开始北上返回。
他渡过大河,
没有回到家乡卫国,而是目标明确的要前往魏国的国都安邑。
他先是在韩国的河阳下了船,打算转乘车马。
正闲着没事的何博注意到了他。
于是当年抽过卫鞅的鬼神再次现身,向他打招呼,“好久不见啊,卫国的公孙!”
卫鞅也向他回礼,“多年不见了,漳水的土伯。”
天子扁四年,
卫鞅已经二十五岁了,
因为常年在外游历,他看上去有三十岁的样子,并且留起了胡子,身形精瘦的站在那里,看上去更加刻薄。
何博邀请他去大河的岸边散步,
卫鞅没有拒绝。
然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