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去借小推车,省了大家出力气硬抱回来。
寝室里的人对他的印象分都看涨。方明澈打了两荤一素,和众人凑一桌吃着。
其他几个人只有郑兴也跟他一样打了两个荤菜一个素菜。还在嘟囔肉跟配菜似的,太少了。
另外几人大多选择的吃素或者顶多一荤。虽然有补助,但食堂的菜也不算太便宜。
像老程就只吃了一个素菜。他老婆和儿女还在乡下呢。
他省一省,月底没准还能给他们寄点钱回去。
徐梦飞直接问道:“老方,郑兴家是干部家庭。你呢?你不是说你家就农民么?难道你老丈人.”
方明澈抬起左手掌,“我老丈人就普通工人,而且他有儿子的。我吃的是我自己挣的。”
“嗯?”
方明澈道:“我之前在天安门广场摆过三个半月大碗茶摊,后来又在大栅栏摆了俩月多。你们昨天去手工艺品合作社看到的那个茶摊,原本就是我的。”
徐梦飞惊讶的道:“他们为什么会让你在他们那里摆茶摊啊?”
“我帮他们和外国人沟通做生意啊,我还教他们简单的英语呢。换了几个月摆摊的资格。”
程广志道:“你一早计划好考英语系的?”
那活得很有规划嘛。
“没有。我是发现在天安门广场摆个茶摊竞争还挺激烈,就自学了几句简单的英语招呼外国游客。然后慢慢激发了兴趣,学得越来越多。”
郑兴道:“我听说过天安门广场的大碗茶摊,报纸上都介绍过的。说是解决了很多回城知青的工作。那个赚钱么?”
“还可以啊。两分钱一碗薄利多销,一天能赚一二十块!”
一天能赚一二十块这话一出,本来觉得堂堂大学生去摆茶摊有辱斯文的其他人,顿时闭嘴了。
一天赚一二十块,这就是勤工俭学嘛。天,做了半年,那就是3000。
刨开这几个月的销还有成本,起码还能有2000块吧。
“那你现在不做了?”
方明澈摊手,“人家把我招呼外国游客的套话都学会了,凭什么还让我在人家摊位上摆摊啊?”
孙喜道:“那老方你很有钱啊?”
万元户凤毛麟角的今天,如果身家有四位数,肯定是有钱人了。
尤其他们还是学生。一个月就22块5的最高补助。
方明澈道:“我买了两间屋。当时我房东急着凑钱去只儿子被小将打残的腿。不过两千多不够,还欠着2000没给。”
徐梦飞道:“原来你两间屋已经是你自己的了。就说你怎么还租着呢。明明你闺女可以往你老丈人、丈母娘那里放嘛。”
寝室里的同学都对方明澈有些刮目相看。人家都在首都买房了!而且还是靠近天安门广场的地方。虽然还欠着2000!
就是郑兴都艳羡得很,这可是没靠家里的。
下午一二节有课,方明澈吃过去到楼下公用电话给林嫣打过去,沟通两人的放学情况。
不方便的话,第二节课他就准备逃了。
如今大家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来旁听的挺多、逃课的少。
但不点名的话,旁听的完全可以把他的缺席遮掩过去。
林嫣今天的课集中在上午,下午没课。
“嗯,我吃了午饭了,一会儿就回去。我去接颜颜就好。”
“那就好!我下午放学了再回。”
“那好,一起吃晚饭吧。咱们今晚对一下课表,看一周六天怎么安排。”
周日大家都不上课,肯定都在家。
现在就看周一到周六,怎么安排女儿。
如果能够不送去姥姥、姥爷家是最好的。
当然,如果两人的课表重合多,那就不得不送了。
托付给邻居,也只能是偶尔的权宜之计。
颜颜才三岁多,还没法就让她当钥匙儿童的。
徐梦飞过来和方明澈说了昨晚查寝的事。
“应该不至于昨晚查了,今晚又来查吧?”
“应该不至于吧。”
上了楼,方明澈就向程广志道谢。
程广志道:“能蒙混就蒙混过去了。要是不行,你也只有自认倒霉。”
唉,他也好想老婆和儿女啊。
方明澈对此只能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也许过两年,大侄子就考到这里,和咱们当同学了。”
啧,这话听着怎么有点怪怪的!
算了,他还是抓紧时间睡个午觉吧。不过老程的人情得记住,什么时候有机会了还人家。
方明澈火车坐着都能睡的人,才不会太在意有没有人打呼、磨牙呢。
他穿着背心、睡裤,很快就睡着了。
直到被闹铃喊醒,爬起来换衣服、洗漱,拿上课本和其他人一起去教室。
八个人,轮着去占位子。今天不该他。
这样大家去了就都有位置坐。
讲课的老先生是解放前去美国留过学的,美式口语说得十分的溜。
不愧是北师大啊,能把这样的老先生请出来给大一新生上课。
只有自学基础的方明澈听得有点吃力。
完了,又得继续头悬梁、锥刺股了。
下课了,方明澈跑去问老先生,他可以通过那些途径订购学习英语的书面资料。
老先生道:“我回去整理一下,下节课讲。如今国内这样的途径还很有限。而且,资料往往比较贵。如果是需要从国外邮寄的,最好是全校的人一起凑邮包。”
“谢谢老师!”
老先生放学下楼,发现方明澈推着一辆有儿童座椅的自行车不由笑了起来。
“原来就是你啊!”
方明澈笑着点头,“是啊。”估计他已经因为这把小椅子出名了。
“这会儿去接育红班放学,迟了吧?”
方明澈道:“我老婆下午没课,她会去的。”
其实主要也不是颜颜必须人去接。她和妞妞还有胡同里其他孩子一道往返,不成问题的。
主要是回来之后,家里必须有大人在。孩子太小了!
如今首都的小方桌文化也还没有兴起,不然还能让她去附近小饭桌待着。
今天是星期六,大家都要回家去。
所以往外的自行车还不少呢。
方明澈在校内推行,出了校门才上车踩得飞快。
寝室里另外三个,好像都是坐公交车。
毕竟进城十公里,有些同学就选择坐公交车了。如果他们家离站台近的话,完全可以。
方明澈回到家,林嫣已经在家了。在听颜颜讲述她今天第一天上学的见闻。小丫头还挺兴奋的。
另外,肖刚过来了。
之前方明澈不是喊过他,如果需要就过来拿英语复习资料么。
他今天也是开学第一天得闲,就跑来了。
方明澈之前已经整理出来,直接拿给了他。然后他们三大一小一起去崔家馆子吃晚饭。
大热天的,挨近灶台太受罪了!
反正老崔也是要挣这个辛苦钱,就给他挣好了。
崔嫂子送菜进来,笑呵呵道:“这菜和鸡蛋都是在你们那里拿的呢。”
肖刚也有些感慨。这么大热的天,他妈妈就逃脱不掉做饭的命运。
因为他们家不能这么奢侈的想下馆子就下馆子。
崔嫂子看到今天屋里还有个小书生便问道:“小林,你兄弟啊?不是听说你兄弟都跟人谈婚论嫁了么?”
这看起来还挺稚嫩啊。
林嫣道;“这是姑家的表弟,还在念中学。”
肖刚也忙招呼了一声,“崔嫂子好——”
“好好好、慢慢吃啊。小兄弟斯斯文文的,我看了就喜欢。今晚送你们一道青椒皮蛋。”
方明澈笑,“那就谢谢了。”
颜颜道:“崔伯母,要黄色的蛋蛋。”
“知道了,我们颜颜不喜欢吃黑色的皮蛋。青椒也不要太辣的,颜颜吃不了。”
颜颜笑眯眯的点头。
她比划着告诉家里人,“我们中午吃饭,一人一坨。”
她拿手横着、竖着分切了几下。
她比划了两回,方明澈反应过来。应该是那种很大一格白铁皮板子蒸的饭,然后用锅铲纵横划分。
一个小朋友分四四方方一小坨。
他道:“大家都一样多么?”
颜颜摇头,“老师手不准。有的大些、有的小些。不够吃可以再加,吃不了也可以说。”
“嗯,那你要吃饱哦!饿到了吃亏的是你自己。”
颜颜点头,“吃饱了的,学校没点心和水果。”
她在家的时候,时不时可以抬着凳子去拉开抽屉,找点心吃。
方明澈怕她爬高,都放在她搬个凳子就能够得着的地方。
还有水果,如今很多人家都不舍得买来吃。他也每天都买,保证一家人的维生素摄入。
但去上学了,水果顶多分到一小牙,点心也是。搞不好所谓的点心就是一颗棒棒。
人家收费又不贵,还想要什么?
没有了在家时不时的加餐,颜颜晚饭就比平时多吃了半碗。
颜颜看到表叔在看自己的饭碗,笑了一下道:“我的铁饭碗。”
肖刚笑了起来,“你在学校用什么碗呢?”
“也是铁饭碗啊,和这个一样的。这样我不会认错。上头还刻了个颜字。”
他们一家在崔家吃饭的碗筷是自带的。颜颜带去学校的,也是买的一样的,只是要新一点。
不过颜颜的餐具是方明澈自己动手给削的,木质的叉子、勺子、筷子。
儿童餐具,他们逛了一圈只在友谊商店发现有卖的,还挺精致。
就一看就晓得很贵那种。
倒不是买不起。但上普通的育红班,还是不要太突出了。
方明澈就选择回来自己做。如今小朋友的很多东西,家长都选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做这些并不突出。
颜颜坐在旁边看着他做的,可高兴了。说是自己的十八般武器,也不知道她从哪听来的。
林嫣只能赶紧告诉她,“千万不能拿去对小朋友动手啊!”
“知道了。”
肖刚回到家,他爸妈说他,“你去拿资料,你还跟着去下馆子。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确实不是外人嘛。外人我姐夫能喊去拿英语复习资料啊?我又请不起,就先倚小卖小咯。”
他看到他妈背上的衣服又湿了些。拿一把蒲扇在背后插在裤子的松紧带里,把背上的衣服撑开写。
这样汗湿的衣服就不会贴在背上,还能有点风。
“妈,你要不把风扇拿进去做饭?”
“那火怎么禁得住吹?没事,反正我做饭,你老子就洗碗、收拾。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也不是什么都要包干完的。”
这会儿林嫣姑父就还在厨房里收拾呢。
肖刚道:“我还是觉得像姐夫那样想办法多挣点钱好。这样表姐就不用受这个罪了。”
姑姑道:“我们为了谁啊?还不是为了多攒点钱,万一你需要请家教辅导才拿得出来。你表姐和姐夫,他们是暂时没有太大的压力了。两个人都考上了大学,颜颜也不到钱的年纪。他们之前摆茶摊应该攒了一大笔钱,可以舒舒服服过完大学四年。关键,一毕业,他们尤其是你姐夫肯定就有好工作等着他了。”
肖刚知道父母的意见是表姐、姐夫大学都考上了,就该专心学业。
所以也就没提他们又在做菜生意的事了。
反正等他考上大学,他也要勤工俭学去!
手头有了钱,什么都好办!
林嫣和方明澈吃过晚饭带颜颜回家,就拿出彼此的课表出来对。
已知今天9月1号周六上午,方明澈没课,可以送女儿上学。下午林嫣没课可以回来。
周日跳过,再从周一看起。
捋了一下,剩下的五天,有两天两人下午都赶不回来陪颜颜。
两口子对视一样,这两天怎么办?总不能一直逃课吧。
那请个人照看,请谁呢?这种事还是银货两讫比较好。
谁又这么得空呢?
就在这个时候,小谢和高老师过来了。
“回来了啊,你们?”
方明澈和林嫣看过去,忙要收起课表。
小谢道:“我们在外头听了听,是有两天没法回来陪放学的颜颜是吧。那没事啊,雇我吧。我来这里陪她等到你们回到家。”
她说的是雇,方明澈和林嫣就比较能接受。人情是不好多欠的。
实在不行,宁可让丈母娘过来。
林嫣道:“那你看怎么个价位合适?”
小谢道:“我们其实是过来借钱的。想跟你们借240块给我们家高老师买辆自行车。这里坐公交车只能从广场那边走回来。而且不能说走就走,还时不时不准点。我们想着有辆自行车怎么都要方便点。这也能算是家里的大件。但我们家的情况你们是知道的,一直没有积蓄。要攒八个月,想想都难受。但欠债还钱就有动力了。而且可以提前用上。这样吧,咱们一个月算两块钱。八个月,就算两学期,就当是利息钱。明年还有这个需要,再另说。”
高老师在旁边还有点不好意思。虽然知道这两口子肯定不会让他难堪。
但中国知识分子嘛,就是拉不下那个脸。
小谢这个解决方案,双方都能接受。
林嫣立即答应明天去取240借给小谢。每个月小谢卖鸡蛋来偿还。
算利息也是应当应份的。240也可不是小数目,是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了。
一般的关系,不会肯借这么多出去的。
不过林嫣道:“高老师,你打借条。你才是有固定收入的人,更靠谱。而且,小谢万一中途跑了,我上哪找她去?”
高老师点头,“好,我打借条。”
听说东厢这房子也是写在林老师名下的。
如今还没有正式的房本,但双方经过房管部门的人见证写的契书也是有效应的。
林老师之前都拿着去转了户口的。80年代房改,这样的纸质契书也是获得认可,换成了房产证的
那自行车归他骑,他写借条更是应当应分的。
小谢冲林嫣一笑,知道她是为自己着想。
双方说定了,也解决了林嫣和方明澈一个心事。小谢的为人还是靠谱的。
他们和颜颜商量。小姑娘听说那两天父母只是晚回来一点,但至少会回来一个。
小谢阿姨会过来陪着她等父母,便点点头,“好吧。”
是小谢过来,而不是把颜颜带过去。
毕竟,高家常年累月有病人。颜颜还小,抵抗力差。
之前高老师都担心过小谢出去卖小吃食,人家知道他家根底的担心过了病气。
不过林嫣给小谢找的在医院门口卖鸡蛋的活儿,就两样情况就避免了。
生鸡蛋,她又没动手加工。
而且本来就在医院门口,卖给病人和病人家属。这还担心啥过不过病气啊?
所以,小谢卖鸡蛋的生意才一点没有受影响。
方明澈对林嫣道:“省事儿了!”
林嫣也点头,“其实小谢很聪明。如果给她机会从小读书,未必考不上大学。”
方明澈道:“你没再多事的教人家识字了吧?”
“开学就没有了,她应该是放下了羞涩,跟着高老师在学吧。这样蛮好的,我给她开个头嘛。”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