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升学宴
方明峰跟着方明澈去出摊,坐公交车过去。
中午没什么游客。就算有,车摊上也有晾着的、现成的茶水。宋全顺手就帮忙卖了。方明澈走开吃个午饭无妨的。
方明峰道:“如今我那抠门老板也大方了许多。那一辆车可以有五分之一给司机运私人的货。毕竟如今是真的拿命在跑。这么跑一趟下来,如果顺利,收入倒真是不低。但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了!这钱没法久挣。”
方明澈道:“那你小舅子呢?”
“他,他早就撤了。还说等我在首都混出点名堂,再来投奔我。”
方明澈对堂哥这个小舅子也是有点服气的。
他作为小舅子,一起出去看到姐夫嫖,从来都不回来和他姐讲。
归根结底,不就是因为跟着姐夫有肉吃么。
但有什么事,也指望不上这个家伙。
“我既然来了首都,就没打算回去的。准备多观察一阵,找个安全点的生计。应该不是每一处都像你们大杂院一样要查介绍信吧?”
“不是。真要查那么严,我怎么带着颜颜黑下来几个月?你的口音带点广东那边白话的味道。你就大大方方这么展示好了。任人去猜测你是不是广东、香港那边过来的好了。反正大大方方的,其实也没有戴红袖章的会来找麻烦。”
那些人哪怕是有抓盲流的任务在身,也主要是针对会影响市容、市貌的那种。
只要别大晚上睡大街上、天桥下,还是比较安全的。
当晚,崔嫂子就把一张自行车票给了林嫣。
她在黑市熟门熟路的,从中另收五块钱的手续费。毕竟去黑市,一大早就要起来,还要避着人,要冒风险的。
林嫣便直接给了她55块。
自己去,不像崔嫂子门路这么熟。比较金贵的票据,人家未必就肯拿出来。会担心是不是公安钓鱼执法啊!
林嫣道:“明天就可以去买回来,给明峰哥你先用着。”
方明峰点头,有一辆自行车,出门是要方便许多的。
他第二天一早和林嫣、颜颜一起去商场买的自行车。试了一下骑着很灵便,便直接沿着中轴线骑下去了。
方明澈和他说这条线很有看头。
他还买了一张首都的地图,按图索骥。背了一个军用水壶可以沿途补充水分。中午到饭点了,可以就近找地方吃饭。他这两天看了一下,首都卖吃的的地方可多了。
国营的、私营的都有。反正有粮票、有钱,一切都好办。不像老家,有钱和粮票都没处去。
老家至今都还没有摆地摊的呢!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
就万一走丢了也不要紧。一路问着天安门广场,总能找得回来。
这样就不用林嫣和颜颜再陪着他了。
方明峰的电报两天后就到了老家。
方桐还气咻咻的呢。她已经和所有小伙伴都讲了自己要去首都看天安门,还自己收拾了一个小包包。
结果那天睡个午觉起来,爸爸就不见了。
对此,方健倒是喜闻乐见的。
他私下咧着嘴和方芳道:“二叔那里,咱都没还去呢。她一个外八路的,凭啥去啊?”
没法子,方康屁都不知道。跟他说首都,他问‘好吃么’。他只能和妹妹讲。
方芳道:“她家有钱,可以说去就去。而且去了,也不是靠着二叔吃住。”
像他们去的话,从路费到食宿肯定都是靠着二叔。
方健道:“他是咱二叔啊,一家人就是要互相帮助。不是咱爸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二叔,他怎么去得了首都、又考上北师大?”
方芳低头,隐晦地翻了个白眼。对于爸爸挽尊的说法,她真是不敢苟同。
爸爸说得好像是他和二叔一起考上学校,他把机会让给了二叔似的。
明明是他自己读书不用功,不得不回家干农活。
爷爷才只能选择二叔继续培养。爷爷是铁了心要在第二代培养出一个端铁饭碗的来。
至于第三代,在这个基础上目标提高了,要考上大学的。
估计随着二叔考上北师大,这个要求又酌情提高了。
如果可能,爸爸才不会把机会让给二叔呢。
她也好想多读点书啊!
她私下和妈妈说起这茬,袁淑芬只能叹口气,“你爸说就让你读完小学二年级,能认字就行。你哥、你弟读书都要老多钱了。”
土里刨食的,要供三个读书人是真的吃力。这种情况下,男丁和女儿肯定就选择牺牲女儿。都是男丁,再论学习成绩。
方芳有些不服气地道:“哪怕他们学习没我好?”
袁淑芬一脸的为难,然后道:“你好好努力吧。如果你学习成绩好,回头求求你二叔,他应该会给你出学费。妈也很希望你能够跳出农门。像你二婶一样多读些书,以后得婆家看重,日子好过些。”
方芳点头,她必须成绩很好才行。
“好羡慕颜颜啊!”
“等她有兄弟了一样的,毕竟儿子才是传户口簿的人。”
袁淑芬顿了顿又道:“所以,你必须对颜颜和她以后的兄弟很好、很好。是实心实意的那种好。不然,凭什么跟你二叔、二婶开口啊?”
方芳点头,“妈,我会的。”
她对颜颜好,颜颜有回报。久而久之,她就拿颜颜当亲妹妹了。
倒是大哥和小弟,对他们再好,都好像是应该的。从来不会给她一丁点回应。
方明峰把自行车骑走后,林嫣又带着颜颜买学习文具。
买好后,颜颜迫不及待的就去大栅栏,一样一样展示给爸爸看。
方明澈看看她从背包里兴奋掏出来的蜡笔、铅笔、卷笔刀、橡皮擦等等,“所谓差生文具多?”
颜颜不高兴地道:“人家才不是差生!我爸爸、妈妈都是大学生,我以后也是大学生。”
小姑娘荣誉感还是挺强的。
“那你好好珍惜这么多文具吧。爸爸三年级了,除了铅笔还啥都没有呢。”
颜颜点头,“嗯嗯。”
“不过,大学生可不兴继承的啊。都必须自己去考!不是说你爸爸妈妈是大学生,你天然就是大学生了。”
颜颜挺了挺小胸膛道:“我会很努力的。”
方明澈看看那个二比一缩小的军用背包,忍不住对林嫣道:“你这手未免也太巧了。”
颜颜笑道:“妞妞姐姐收到的时候,高兴坏了。”
林嫣道:“后来才有人跟我讲,军用的东西不能自己这么改。但是,也没法还原了。就给小朋友用一用,应该不至于被上纲上线吧。那用坏了,难道还不让人补么?都是改动,只不过这样改动大一些。”
转眼到了八月的第三个周日,也就是林父敲定的给女儿、女婿办升学宴的日子。
林嫣的大专录取通知书,也终于在前两天姗姗来迟的到了。
她拿着很想放肆高兴,但想想明澈和高老师还没这么外放呢。
便只是自己看着乐呵。
一家三口还带着两张录取通知书一起去照了一张相。让颜颜两只手各举着一张,被她爸爸抱着。
这年头照相,都兴把家里值钱的物件都带上。他们家最金贵的可不就是这两张录取通知书了么。
林嫣提议去照的,方明澈便也入乡随俗。
听说之后高老师和小谢也去照了。把高母都带上了。
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她那天精气神都不错。
嗯,借的古之光之前用过的轮椅把人推去的。
老丈人给设升学宴当天,方明澈没有出摊。如今有菜生意和废品生意,茶摊不再是唯一的经济来源。
而且,也摆不了几天了。
林父今天红光满面的,他只招呼了几家亲戚和最亲近的人家,也不算张扬。
家里出了两个大学生,而且女婿还是考上的名牌大学。
这也太长脸了吧!
前几天厂长在路上遇上他,还主动问起这茬事呢。
可见女婿考上的这个大学的含金量。
林怿看了只觉得碍眼,“这又不是几个月前,他刚背着颜颜来首都,您觉得他脑子有毛病的时候了?”
态度变化也太大。快跟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差不多了!
“你知道什么,你姐夫肯定是心头有数才敢辞了正式工作的。你还别不服!你对象韩梅要是考上大学,她要的三转一响老子就都给了。哪怕是让她兄弟来接我的班都行。”
林怿道:“她要是考得上大学,还能看得上我啊?”
他和韩梅因为家里不肯答应韩家的条件,已经很久没联系了。
韩梅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了他的邀约。
他都不知道他们还是不是对象。
“你倒是也知道,自己只是人家不得已的选择。那你就不能争口气考个大学来看看啊?”
林母道:“她是高中生,你姐还只是初中生呢。你姐都能考上大专,她不说本科,大专考一个我看看啊。”
林怿极小声地道:“瞧把你俩给膨胀的。”
结果林母听到了,她道:“那当然,我养出了一个大学生女儿我骄傲。我招了个名牌大学生女婿,我更骄傲。你说你比你姐差什么了?怎么你就考不上大学呢?要不,你也准备考大学吧。回头把这个工作卖了,钱我收着。以后留着给你办彩礼。你到了大学再去谈个大学生对象。你要是能考上大学,我能高兴得上天!”
“哪那么容易?朱启明应届高中生,考了三次离分数线还远呢。”
林父听到朱启明的名字道:“不晓得你舅舅一家今天来不来。管他呢,反正我招呼了。来不来是他们的事。他们不来,以后他们有什么事咱们也可以不去。”
他也是极为不喜欢和小舅子一家打交道的。只知道占便宜、捞好处。
想到这里他对林怿道:“你小子可别变得跟你舅一样,只知道在姐姐、妹妹那里捞好处。我看不起这种人!”
林母在一旁听得讪讪的,但是又没有话可以反驳。因为,她兄弟就是这样的人啊。一点都不给她长脸!
她估着他们一家今天应该是不会来了。
毕竟侄儿三次落榜,那天想去混工资的打算又落空了。
不过,她妹子一家应该会来。
想到这里林母觉得挺舒心的。她妹子一向嘴巴甜,安排的工作比她好。还混了个小领导当着。
一直都不太尊重她这个大姐,带着一股子傲气。
但是,自从她姑娘和姑爷替她争气了。她妹子的态度全改了。
再也不提她之前给阿嫣介绍的对象多好了。只说幸亏没成,不然就亏了她的大学生外甥女了。
如今能考上大学,就是鲤鱼跃龙门啊!
唉,如果、如果林怿也能争口气把大学考上,她就真的是别无所求了。
那时候,还需要为林怿找对象的事发愁么?
差不多九点半,林嫣载着颜颜、方明澈载着堂哥就过来了。
是为了他们的事请客,他们肯定得早点到。
不过也幸亏老丈人比较想得开,没有要在家里摆酒。
那样才真的是挤得哦!就28个平方两间房。而且肯定累得慌,尤其是女眷。
林父看到他们,喜笑颜开地道:“老太婆,明澈他们到了。”
方明澈两辈子头回受到这样的礼遇,老丈人给亲自抬凳子、倒水。一时还真有点受宠若惊。
“爸,这是我堂哥方明峰,特地上首都来看我们的。”
“明峰是吧,坐坐坐。”林父满脸堆笑,还散了一只香烟过来。
方明峰带了礼物,“伯父、伯母,早该来拜见二老的。听明澈和小林说今天要过来,就拖到今天一起来了。”
林母道:“他堂哥,你太客气了。”
林怿也出来了,招呼了声‘姐’、‘姐夫’,又跟着喊了声‘明峰哥’。
然后就带上颜颜出去玩儿了。
“你这个小的军用背包哪来的?你家认得当兵的人啊?”
颜颜道:“包包是有个老王叔叔给的,妈妈给改成了两个小的。我和妞妞姐姐一人一个,到时候一起去上学。”
过了一会儿,颜颜叼着一根棒棒回来。
她还打开小背包给妈妈看,里头还有买的山楂饼、果丹皮。
林嫣看看林怿,这是跟韩梅吹了?所以有钱用在外甥女身上了?
那看来这个对象还是别进门的好。
林嫣直接跟林母问起这茬。
“不知道吹没有,但这两个周日都没出去玩。我如今也是望着他们不要成的。贪得无厌!大学生都不是,就敢跟我狮子大开口。不过一会儿你们都别提这茬,一提起来林怿就摆个死人脸。那没出息的样子哦,真的是伤眼睛。”
晚一些,堂姑和姑父、肖刚一家三口最先到。
林父明确说了不收礼,他们也就没带什么。
大家平常有事,彼此走动都是不收礼的。
姑父对着方明澈林嫣道:“恭喜你们啊!能考上大学,如今就是天大的好事。以后肯定能分配很好的工作。”
两人含笑道谢。
姑父道:“那你们的生意开学后就不做了?”
“茶摊生意不做了,也做不了了。”
“虽然可惜,但毕竟读大学才是正道。不然,挣再多钱也是枉然。”
方明澈就知道了。姑父骨子里跟他亲爹一样,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还是觉得上了大学分配的工作才是正道。
堂姑道:“肖刚,你马上也毕业班了。回头好好跟你表姐、姐夫请教一下。问问他们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肖刚面对方明澈也是一脸的崇拜。他是知道表姐夫一边带孩子、一边摆摊,还一边复习。
最后居然考上了北师大!
方明澈对堂姑一家的印象极好。就冲着人家给阿嫣寄过粮票,这个情就一定得记。
何况后来姑父还帮着牵线搭桥,让他多赚了一千多。
于是道:“如今社会上很缺学英语的人。你如果学语言有天赋,可以把精力往这上头倾斜一下。对外开放嘛,肯定需要懂国外语言的。英语是世界通用语!今年元旦,咱们就和美国正式建交了,和英国还在这之前。师夷长技以制夷,也需要懂人家的语言的。老一辈的革命家出去国外勤工俭学,也都是懂外语的。哪怕从来没出去留学的主席,长征路上和后来建国后也都是抽空学了些英语的。”
肖刚道:“我们高中没有开英语课,因为没有师资力量。”
如今第一批考上英语系的人都还没有毕业呢。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人学的外语是俄语,但六十年代也停止了。
所以如今英语人才确实是稀缺的。
“所以才说缺英语人才啊!”
方明澈就和肖刚分享了一下自己是怎么学英语的。
“反正如果不是英语成绩好,我肯定上不了北师大。我刚踩线啊!全靠调剂到英语系才能读这里。”
他记得是1985年,有了相关的教学人才,中学才敢开英语课的。那之后,对英语的重视,逐年变态!
凡事走在前头,总是不会错的!
肖刚点点头,觉得表姐夫说得有道理。
以后肯定很需要学英语的人,而且如今正好有个缺口。
收音机他有的。
表姐夫还让他去拿英语的报刊杂志等复习资料。
那他自己先买个英语字典就好。
方明澈道:“我估着上了北师大英语系,要订阅这些资料就比较容易了。你如果需要,到时候我多订一份给你。”
“好的。”
父母都有工人,肖家还是攒了些家底的。用在复习上头,绝对不算浪费。
“不过其他学科还是得抓紧,也得总分上线才行的。”
说话间,林嫣的小姨一家也到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