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一切,疲劳感袭来。
姜哲躺在床上,很快进入梦乡。艺术学院的会议室,临时办公会刚刚结束。以往,有事情要忙的人,会各自离开。
但是,今天极少有人起身。
大家知道系主任接下来要说什么。
系主任清了清嗓子,亲自操作电脑。
投影屏幕上出现了一张照片。
照片中拍摄的内容,是姜哲和几个嘉宾,将遮挡雕塑的布,徐徐拉开的瞬间。
在座的人都知道,姜哲去米国做什么。
看到这张照片的内容,有几位去过大都会博物馆的人,开始为没去过的人介绍。
有人介绍起这个空间有什么来历?也有人介绍周围的展示作品。
系主任有意等大家议论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接下来说的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咱们造型艺术系油画专业的姜哲。他的作品被大都会博物馆正式收藏。这是咱们整个造型艺术系,也是整个学院的荣誉。”
他边说边播放资料,其中还有一些短片。
仪式上的几位嘉宾,在纽约艺术圈里有一定的影响和名气。有几位老师认识他们,悄悄向身边的同事做介绍。
这些资料中,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短片,有可以讨论谈论的话题。
姜哲获得的荣耀,是学院老师们没能做到的事情,面对这样的荣誉,大家已经不再把姜哲这当做一位学生去看待。
“我们会对这件事做宣传,大家也在对和专业学生们宣传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既不要给学生增加过多的压力,同时呢也要起到正向的鼓励的作用。
当然,不能太离谱的宣传。”系主任叮嘱大家谈论这件事要注意哪些问题。
他话题一转:“学校领导经过讨论研究,决定在今年评选优秀教研组的时候,给予油画专业的教研组,一定的分数加分。”
虽然是一个荣誉评选,但是这些荣誉往往都牵扯到很多的事情,例如,个人职业资历,也能影响到或者部分影响到奖金以及职称的评选。
大家不得不重视。
油画专业的老师们自然高兴。可是雕塑专业的一位老师开始提意见。
“主任,姜哲是油画专业的学生,但他是用雕塑取得了荣誉。
姜哲的雕塑,也是在学校中学习的。学校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雕塑专业?”
他这样说,有争功的意思,是因为谁也无法证明,姜哲在校外学习雕塑。恰好他在大学期间选修过泥塑以及种种与雕塑有关的专业,所以,这位老师借着这个由头提出意见。
别的专业虽然不服气,但是无话可说。
油画专业的一位老师说道:“姜哲被选中的作品,是青铜雕塑。”他停顿片刻,考虑到不能说姜哲学校里没学这种知识,就用异曲同工的理由,解释专业之间的差异。
虽然大家都没撕破脸争论,但是这种争议很明显是为各自专业争取利益。
系主任已经习惯这种争议。几乎是讨论到切身利益的时候,必然发生。
……
纽约。
姜哲对于来支持自己的嘉宾和朋友一一进行回访,表示感谢。
他在拜访克里教授时,与教授进行了一次长谈。
克里教授不但出席收藏仪式,还在建议姜哲可以考虑读雕塑专业。
他的理由是,雕塑看起来冷门,但是只要有足够的能力,在西方社会中还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
姜哲表示会认真考虑。
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他和汪真提前结束纽约之旅,这带着礼物和邀请创作的订单,返回首都。
之所以提前回国,是因为汪真和姜哲都接到了美术协会的邀请。
因为姜哲的作品被收藏,在国内圈子里穿的沸沸扬扬。
美术协会希望借助这件事情,增加一些业绩。
姜哲考虑到还要在国内的圈子里混,也不好拒绝邀请。
回到首都,二人立刻来到协会。
协会对这类工作,早有关成熟的方案。
在宣传协会工作成绩的时候,无形中帮姜哲打响了名气。
很多人以前不认识姜哲的人,如今已经知道,有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国外博物馆收藏。
这一过程,与姜哲在纽约的名气变化过程很像。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姜哲这个名字,是因为雕塑,就以为他的专业是雕塑。由此产生的误会,让姜哲了不少时间去解释。
忙完在首都的宣传,姜哲回到滨海,配合学院的宣传。
姜哲的别墅,陆续迎来许多的客人。直到半个月之后,别墅逐渐恢复平静。
姜哲放下了这件事,开始全力准备读研的各种资料。
对于他来说,语言观不是问题,参加考试就行,真需要认真准备的是作品集和面试。
为了增加申请的成功率,他把被收藏的作品资料进行整理,准备陈述的文稿。
准备作品期间,他没有放松学习积累,
他抽空为佳士得在纽约的总部,以及汪真在首都的画廊,各做了一件雕塑。
这两件雕塑都是以运动员作为素材。
他擅长写实风格创作,所以重点表现雕像的力量和运动感。
某个周六的上午,姜哲准备好画纸,拿着铅笔,准备开始新的创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创作构思已经比较完善。
他想把在纽约参加聚会时的一些瞬间,作为素材,进行创作。很多画家曾经表现过纸醉金迷的场面。
姜哲打算画出不同的感受。
铅笔在纸上画出一根根线条,笔尖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
纸上,一个人物形象渐渐呈现。(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