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第319章 美色

“晋王,李克用?”

李星云一愣,而后皱着眉:“我需要做什么?”

话毕,他想了想,复又发问:“之前说的那事,你已准备好了?”

袁天罡负手近前,沙声道:“出兵河北,以此为伪梁施压,殿下才有机会借此令伪梁交还阳叔子。而今天下的局势瞬息万变,时机转瞬即逝,阳叔子困于玄冥教已久,殿下亦当早做准备才是。”

李星云终于不再犹豫,阳叔子与他形同父子,已是他与小师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若因他的迟疑而害的阳叔子遇害,恐怕李星云后半辈子都会难以释怀。

他只是困惑道:“那晋王,真会帮我们?我一介大唐遗孤,要名无名、要兵无兵的,帮我对他有什么好处?”

袁天罡大笑:“能助殿下成就大业,是那李鸦儿的荣幸!名?殿下示于天下之际,殿下便是大唐正朔,李鸦儿只会舔着脸凑上来!至于兵马……呵,普天之下,最不缺的便是大唐的人!”

李星云颇有些无语,他总觉得袁天罡有些癫狂,说这话也不怕风闪了舌头。

他摆了摆手,负手在前走着:“事到如今,那就依你的安排吧……”

说着,他眼珠子转了转,又回头道:“不过我的身份,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知晓,不然可就太麻烦了,我今后还怎么在江湖混?”

袁天罡不置可否,只是不动声色询问:“那殿下那位师妹……”

李星云有些发愁,想了半天,才叹气道:“早晚都会露馅,倒不如这会就给她挑明,你在这等一会,我先让她做个心理准备,待会到了太原,不至于被吓住。”

袁天罡自不会拒绝,负手看着李星云挠着脑袋走远,面具下的目光倒没有太大的变化。

殿下顺着他安排的道慢慢向前走,总归是会成长的,不急于这一时。

慧觉悄然走至袁天罡身旁,双手合十发问:“袁施主这一番苦心,就不担心永远不会被理解?”

袁天罡漠然冷笑一声:“为人臣子,又何需这‘理解’二字?为大唐万世,本帅问心无愧。”

慧觉默然,只是持礼继续道:“李施主恐怕无心此道……”

“那就由不得他。”

袁天罡语气平静,这平静的语气中却又仿佛满是杀气:“大唐的责任,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背负的。”

慧觉轻轻叹了一口气,持礼道:“贫僧明白了,袁施主交代的事,贫僧会一直等到开启的那一日。”

袁天罡负着手,头也不回,只是随口道:“麻烦了。”

慧觉没有应声,复又悄然离去。

这遍布寒霜,漫天有细雪飞舞的后山中,便仅余袁天罡一人,他负手而立,只是眺望着远处景色,不知所想。

攻取河北,是他必须为李星云铺的一条路。

萧砚气候已成,暗手至于河北,已悄然在天下人的眼皮子底下攒下了好大一笔基业,由河北勾连草原,坐拥大势俯视中原,只需静待时机吞食伪梁社稷。

虽那个时机袁天罡暂且也看不清,但萧砚明显有耐心等待那一日,期间做的事,便是不断积攒大势而已,彼时与女帝交好,才会被袁天罡着手立即打断。

若是萧砚贪图速成,极早便成了势,李星云的优势就会被挤压到最渺小的那一面,那个时候可能连袁天罡都会忍不住动手。

但出乎袁天罡意料的是,萧砚一介血气青年,却偏有这一份忍耐力,迟迟不肯发作。

当然不到逼不得已,袁天罡也不可能亲自下场,杀一人容易,却不足以收容大势,让萧砚死很简单,但对李星云并无太大益处,袁天罡不在乎一人的生死,更不屑什么骂名、美誉。

他在乎的是,这人的生死是不是由李星云来决定的。

正如萧砚静待的那一个吞食大梁的时机一般,袁天罡也在静待李星云成势,而后在天下人的目光下,堂堂正正如太宗一战擒两王般从萧砚手中夺取这份大业,再以雷霆手段荡清乱世,缔结那独属于大唐的盛世王朝。

这才是霸道。

而非简简单单的杀一人。

以一人之躯手挟大势迫使天下为其俯首,这才是袁天罡尊奉的霸道、王道。

这便是昔日李偘在十二峒对萧砚说那句话的原因所在。

“袁天罡这人,对于‘势’,极有讲究。”

故彼时假李献策要将萧砚的身份戳穿,使其暴露在天下人之前,迫使萧砚在大梁无立锥之地,袁天罡才会一巴掌将假李扇到丈远外。

那样确实能使萧砚在大梁毫无立锥之地,却也借此给萧砚造了大势,使得萧砚坐拥河北更名正言顺,李克用这等野心家倒向萧砚以借此对抗朱梁更有所为。

萧砚会成为天下反梁的正朔!

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这比当下的萧砚还会更棘手,正如秦末的义帝、两汉之间的更始帝、汉末的献帝一般,人人都知其是个吉祥物,但偏偏这个吉祥物就是坐拥绝对大义的所在。

在任何一路诸侯没有取得绝对性的实力之前,都不可能去挑战这份大义,强如曹操,亦终生未曾篡取帝位。

更别说萧砚还不是这种傀儡,袁天罡可以预测到,如果萧砚真的走到了这一步,那么绝对会有手段迫使各路诸侯真正承认他这个天子。

正统名义一坐实,李星云便只能哪凉快待哪去了,晋国李克用、蜀国王建这些诸侯,只会舔着脸拥护萧砚,以向天下人表明自己大唐忠臣的身份。

李克用这几十年来不就是这般过来的,就算他再跋扈,再目无唐室,在行动上却也一直奉大唐为正朔,严格表明自己的立场。

袁天罡需要做的,便是把这股“势”先一步揽到李星云的名下来。

当下头疼的,便是如何才能让李星云这个殿下迈出这一步。

袁天罡这几年占卜算卦,能看出天下局势还是大体会向之前预测的那般走向,朱温会亡于伪梁宗室之手,大梁社稷不存,李唐坐大……

他不是神,能预知大体走向已是胜天半子,并无法算出具体个人的行动走向,且不说当下的天机已因为萧砚的原因变得一团乱,袁天罡并不太依赖卜卦。

他只相信事在人为。

——————

太原,晋阳宫。

太原是大唐的龙兴之地,这一座大唐北都的地位在过去数百年乃至当下来看,都是毋庸置疑的。

隋文帝开皇九年590年,晋王杨广扩建晋阳宫,并在晋阳宫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宫墙,初成规模,而后开皇十六年596年、大业三年607年,杨广都分别扩建、重建过晋阳宫,遂作为行宫来看,晋阳宫的规模竟已足以与汴京朱梁皇宫相媲美。

晋阳宫设于太原城西北隅,当年大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便就是被太宗李世民联合晋阳宫副监裴寂诓骗进宫由宫人侍寝,犯了死罪,高祖才硬着头皮被太宗推上了造反路。

当今晋王李克用住在晋阳宫里,倒没人会说晋王犯了死罪,便是袁天罡,也未曾在乎过。

太原的地位很重要,作为北都,是昔年整个大唐的屏障。它居于河东腹地,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依托周围大大小小如龙山、蒙山等山脉,并有娘子关、石岭关等关隘拱卫,地势极为险要,是“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战略要地。

除却有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水居中穿过外,太原城本身还有极为坚固的城墙,周长近五十里,高四丈,由东、西两城外加中城组成,极是雄伟壮观,易守难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