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施林尼共和国,诺文斯克经济特区
塔科夫市
李均离开大约15分钟之后,中士停下了队伍。他指了指街南面的建筑二楼,示意左翼检查高处。
他听到电台里传来了一声轻微的摩擦声,接着身后有人捏了捏他的左肩。他走到街角,小心翼翼地凑到透光的窗口前,慢慢探出头望了一眼。丁字路口的斜对面是安全的,他招招手,让副手看看能不能在二楼找到一个射界良好的窗口。
“交战规则?”队有人问道。
博士说:“他们不问,我们不答。”
中士不喜欢这种被动的态度,但他并不是这支小队的最高指挥官。严格来说,由于现在所有的军官都不在,也没有比他更为资深的士官,中士自然而然地顶上了探险队军事负责人的位置。他的权威受限于这位博士,只能为博士的命令提供一些专业意见,这些意见当然要服从于30的探索任务。
博士显然对发生在李均身上的异变很感兴趣,在中士看来,他把自己的好奇心置于了整支小队的安危之上。他没有耐心套李均的话,只是尽快把他打发到了博士的视线之外。
李均是个软弱的小杂种,永远提心吊胆,却不值得额外的担心。早在他们还归属于07的时候,中士就一直让他担任小队的记录员,只是因为他总是在逃跑,而且总能逃掉罢了。在李均的简历上,基金会的人事部门用六项粗略得有些失礼的指标,概括了李均的全部功用:生存1010。
中士抱着步枪,挥手指向了前方街口处的掩体,又吩咐道:“尖兵,你殿后。”由于李均离队,他手里只剩下两个使用超音速弹的枪手,弹的半自动步枪,毫米自动步枪。于是中士自己就很自然地顶在了队伍最前面,他可以随时切换到李均留下的武器,只是声音会稍大一点。
队留了一个支援火力手在丁字路口的二楼,他是个很响很吵的保险,最好派不上用场。队其余的成员绕到了路口的东侧,在废弃车辆的阴影间穿行。
他们没有想到城里的夜间有这么亮,本地情报源说相当于晴朗的夜空,主要光源是星光。然而现在他们背后的建筑形成一块高亮度的背景,如果有人从北侧靠近,他们很容易从这样的背景上分辨出人影来。
中士踩着瓦砾走进了一间完了蛋的服装店里,几个人体模型倒在地上。倒塌了一半的沿街墙壁在墙壁和人行道之间铺出了一道砖石缓坡,他从店里拖了个人体模型出来,丢在碎砖上,又调了调角度。
这让他获得了一个不错的遮蔽物,好掩盖头盔明显的圆润边角。
“5,看到任何活动了吗?”
观察哨在废车堆靠右一侧:“没有动静。”
没有动静持续了很久,城里稍远一些的地方响了几声枪,远在任何人来得及在城市刷新之后赶到的范围之外。这两声枪响总是会响起来,在塔科夫城允许的随机性中,就好像是某种宿命一样。
博士压着嗓子:“1,你确定是这条街?”
中士当然看过路牌,他差点踩在那玩意上面。他看了眼表,4点55分。如果5分钟之内,经三路北面还没有动静,他们就继续往东移动:“3,东面?”
“东面干净。”
“我们看守到0500整点,然后向东卷动。”
“明白。”
另一个声音忽然切入进来:“中断中断中断,1,北面有活动,1点方向。”
中士凑到瞄准镜前,稍微往右边转了几度,瞄准了两个街区外的一个十字路口。那里有一块稍显明亮一些的区域,也没有掩体。有一辆民用小轿车曾经停在那个十字路口的中央,只不过早已经被烧成了一个透光的空架子。
轮毂已经变成了铝水,也许正卡在水泥板的缝隙之间。右后轮的刹车盘被拆走了,剩下的三个刹车盘是很糟糕的掩蔽物。中士知道全装药弹上的钨合金弹头足够打穿大部分掩体,但是这必须用到李均那把枪。
他把准星挪回十字路口,在街角右侧沿街的窗口前停顿了一下:“2,我没”
一个影子在橱窗后晃了晃,翻过窗口,飞快地跑过马路应该是纬七路消失在建筑的遮挡之下。中士的准星顺着他移动的方向平移了一段,终于在门边看到了一截露出来的枪管。
“2,我看到目标了。1点钟方向,靠近十字路口的建筑门口。”
他们在等什么?中士知道这个街区也有完整的供热管道,这些人难道找不到下去的路?他的脑子里铺开了一张地图,李均告诉他东面更危险,所以他宁愿暴露自己也要往北走。现在是谁误判了情况?
中士只希望博士没有误判情况,他刚才有很好的射击机会。李均身上需要拆走的组件只有护符系统和,其余部分都可以用燃烧弹处理掉,浪费的时间不会比现在更多。
“1,看到队尾了。”装备了热像仪的射手报告道:“要等他们再过一条街吗?”
但是博士讨人厌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不交战,我们现在走。”
现在移动起来肯定不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博士是队伍里说了算的人物。他可能在做实验,也可能是突发精神失常,在基金会这样的组织中,突发的精神失常也有可能是实验的一部分。
中士不认可敌前转移的命令,那些鬼鬼祟祟的人影就在一个半街区之外,眼力只要稍好一些就有可能发现转移中的小队。但他只是机动特遣队的一员如果说整个世界就是一台用久了的破机器,机动特遣队就是适用于拍打法的专业工具,就像德国工程师常备的橡皮榔头、硅胶巴掌分别有对应成年人、青少年和幼儿力度的一套三件和液压驱动的仿生学靴子腿一样问题在于工具自己是没法决定什么时候去拍打旧机器的,他们被操持于研究员们的手上,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用一些。
既然要收拾博士留下的烂摊子,中士只能尽量收拾得干净一些。
“4,你看到目标了吗?”
他问位置最高视野最好的机枪手。支援火力藏在建筑二楼的楼梯走廊尾端,贴着墙上的阴影,把前握把架在扶手上。中士估计他能很清楚地看到街道右侧的大部分人行道,这样大致补足了队撤离后留下的视野空缺。
殿后的尖兵是王光远,他是16年为北美的一起事件启用的,结果侥幸没派上用场,被丢进了发展观察小组。在那之后,他又在好几个运气不错的单位之间辗转了两三年,最后终于落到了博士的手里。
尖兵从瓦砾堆里钻出来,一溜小跑穿过了丁字路口的废车堆,跑到了马路的另一边。接下来是中士的副手,他从楼梯通道里下来,在栅栏门口等了等:“他们在往这边看吗?”
中士盯着正顺着街道摸过来的拾荒者,这些家伙行动起来非常小心谨慎,走在街道右侧的只有一小队五六个人影,还有几个影子隐藏在沿街的建筑里。
“没事,你先走。”
中士自己不愿意带队穿过建筑行动,主要是因为建筑里充满了危险的转角,这些转角会缩短交战的距离,削弱夜视仪和良好组织带来的优势。而且建筑中的地面不怎么清爽,很难保证自己不会意外发出声音。那些本地黑帮显然并不遵循同样的逻辑,他们更担心自己离掩体太远,被人堵在开阔地上。
2探头望了望,很快绕过一辆打横的大巴,顺着阴影的走向跑到了街道的另一边。在一个街区之外,第一组拾荒者们已经走到了最靠近路口的位置。那应该是一间卖酒的小店,窗口外安装了一层防盗,外面还有牢房似的金属栅栏,这两重措施把小店打造成了一座小小的堡垒,只不过里面的玻璃早就被打破了。
中士继续瞄着那群人,他们提着枪守在店门口稍等了一阵,店里的人才拉开门,让他们进去。隔着两百来米的距离,他完全能感受到拾荒者的焦虑。
“1,我到位了。”
“正在移动,保持观察。”
中士捡起他放在地上的武器,抱着自己的枪站起身来,往墙后的阴影中躲了躲。他照样探头望了望拾荒者的方向,第二支小队正顺着原路行动,这次街面上的人数稍多些。
“那是什么?”
中士正要提着枪跑出阴影,忽然看到了一条红外激光形成的指示线。他重新调整过重心,藏回阴影中:“你们看到了吗?”
“没错,激光。”
这意味着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冒出了一群装备着夜视设备的新朋友,激光只能通过夜视仪观察到,当然不会属于本地的拾荒者。
光束绕着人群晃了晃,平移指向了那扇门,然后就消失了。拾荒者们毫无察觉地往前走去,东张西望,有人盯着光束射来的方向,但是他显然什么都没看到,枪口自然地朝地面垂着。
中士知道,留给他们运动的时间不多了。激光束可能是从纬八路那一侧射出的,目的是为了给其他角度上的射手指示目标方向。没准“其他射手”还没有发现丁字路口这边的动静,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队拾荒者的一举一动。
他一步蹿过大巴和建筑之间的缺口,跑了两步,弓着身子好让小轿车的轮廓掩盖住他。中士绕过一辆侧翻的,拍了拍伏在地上的强尼:“走。”
强尼收拾起他的武器,翻身跟上了中士。他们刚跑过马路,机枪手的声音就出现在无线电里:“屋顶上有人!”
在中士决定对策之前,博士就运用起他的权威:“那个谁,过来,别盯着看了。”
机枪手应了一声,他本来就在博士的队里,在他们重新汇合之前,一直都在这家伙的指挥之下。但是他在应答完之后,大概是卡住了无线电的按钮,频道里一时间充满了降噪系统处理过的脚步声。麦克风滤掉了靴子落地的冲击声,只剩下抬脚时砂石滑动时细密的沙沙声。
中士听见他从楼梯上下来,背包靠在墙壁上,伸手拉开门的全过程。机枪手按了按对讲机,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我要出来了。屋顶上的人在看这边吗?”
队领头的尖兵一直在观察高处,但是他的位置太低,只能看到三层建筑支出来的屋檐。他转头望了望:“没有,你直接”
他忽然本能地往掩体后缩了缩,接着,一连串细微的枪声才传了过来,夹杂着几声跳弹的呼啸声。
机枪手刚跑出门洞,在枪声传来的一瞬间,他往前扑倒在地上,像只蜥蜴似的爬下了人行道。他挣扎着往前爬了两三米,未经消音器掩盖的还击声也响了起来。
他匍匐着往前挣了几下,忽然被人揪了起来:“起来!跑!不是打的我们。”
中士提着他胸挂侧面一根比较趁手的带子,揪着他冲到了街拐角的阴影中。其他队员往两边挪了挪位置,留出了一段空档。
“这是怎么回事?”中士问道,“光远,你带两个人开一下路,我们现在就走。”他话音刚落,北面的屠场就爆发出一声低沉的巨响,紧接着是第二声。稀稀拉拉的还击声当即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久,才传出两声瘆人的惨叫声。
中士连拽带推地把人从街角小店的断墙后踢出来,30仅存的这些残兵败将似乎进入了一种麻木的状态。中士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情报里没有提过这次交火,这道雾墙之外,也没有人提醒过他们,“幽灵小队”会出现在距离入口这么近的地方。
他们原以为这支装备着现代化武器和夜视设备的小队,应该在北面稍远一些的地方出现,和另一支拾荒者队伍遭遇。按照一些含混不清的传言,这些枪手很有可能是联合安保公司17年失踪的那支小队。在情报部门提供的时间表上,还记录着那次交火的起止时间。
有些本地人说那支小队会一路移动到沾染区的核心,丢下三到五具尸体,最终消失在包围光环实验室的雾球中。只不过这几年来,敢于穿过两道雾墙进入塔科夫城的冒险家越来越少,外面的环境也不再容许淘金客们逗留在此地,继续享受灰色地带无法无天的自由。
基金会早就知道2017雾墙后面的情况有些失控,所以在组建30的时候,基金会集中了人员储备中的精华,凑齐了一篮子运气不错的家伙。
中士很清楚自己是怎么被选上的:在智利的那档破事之后,他队里损失了两个人,另一些人比方说李均幸存了下来,在完成全部事后简报程序之后,选择了类记忆清除,将相关的记忆埋藏在了一系列解密申报程序之下。
他的小队被丢进了发展观察组,本来应该在三个月内重新整编,补齐人员,等待另一支正在组建的机动特遣队把他们捡走。谁知道整编的过程变得很不顺利,似乎陷入了某种公文流转的漩涡,每每到了有所转机的时候,就会冒出来个莫名其妙的上级单位要求重新进行审查。
但是他们没什么好说的,整个事件简单得写不满一页4纸:他们着陆在目标建筑上,按照预定检测流程执行了收容安定性测试,同样按照标准作业程序,中士的小队顺着建筑中央的深孔下降到目标建筑底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是离地面最近的单位,所以才幸存了下来。就这么简单。
到了2020年3月份,人们都知道管理层阻止“那件”大事发生的所有努力都已经失败了所有预言事件都已经在预定时间点发生,而预言中的中止条件却没有满足,20181减速进入了环木星轨道,在天文爱好者把这东西贴得满都是之前,基金会已经静悄悄地开始了“危机后处理”的转型。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会想到收养这支小队的单位肯定都不是什么好去处。仔细回想起来,中士差不多在见到博士的那一瞬间,就知道这次自己是死定了。
那还是在71的一间简报室里,中士走进房间的时候,屋里已经死气沉沉地坐满了人。他贴着护墙板走到简报室的最后面,找了把椅子坐下。
博士推开门进来,飞快地用目光确认了一遍在场人员的面孔,转身打开投影仪的电源。
“我长话短说,30重力是为诺文斯克现象调查组建的,这是08年12月以来的第七次调查了,鉴于当地局势的变化,这也可能是最后的一次调查。”
他从讲台下面找到了遥控器,凑到眼前看了看按钮上印的小字,切到了下一张幻灯片。
“北约力量正在向攻击起始线集结,他们正在等待卸载后继部队,不过这都无所谓了”博士用激光笔随便指了指画面上的热成像图片,“我们只有20个小时进入雾区。”
他很快就翻过了这一页,投影出一列表格。表格的左边一列除了07以外,全是一模一样的30。这张表格在会议室里激起了一片骚动,不光是因为番号的重复大家都知道基金会里不存在什么巧合,只是低级权限造成的错觉而是因为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自己出现在这间会议室的原因。
中士自己也有些惊讶,07是他的旧单位,在秘鲁地质事故中损失惨重。他已经有一年多没听说07的消息了,他们可能已经完成了重建,也有可能还只停留在文件上。不管怎么说,他可记不得“2008年12月”发生的事情。
这不是什么好事。中士当时隐约猜到了一些,只是想着有些难受,就像长期出差在外的丈夫隐约猜到妻子出轨一样。他皱着眉头坐在简报室的后排,嗅到了一丝烟蒂燃烧的焦臭。
我不会已经死过一次了吧?他想到,而且,那应该是一次全军覆没的行动。没人能把他的带出来,一同葬送在了沾染区里面。
就在这个瞬间,中士产生了一种极为不祥的预感。他望向讲台上的博士,好像很久很久以前就见过这货一样。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