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射雕从收徒开始 > 第273章 佛道之争

第273章 佛道之争

第273章 佛道之争

苏铭俊朗清逸的面容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此茶味苦,回味无穷,先苦后甜,道友能想出此法,别具一格。”

“竹子清香与茶水香气混合,却不突兀,层次分明,深得自然之道,依我看,道友炒制茶叶想必是以真气灼热,烘干每片茶叶,锁住茶香,方得如此浓郁香气之茶叶。”

其中一位中年道士听到这话,一脸自得之色,“贫道明云,哈哈,道友说的不错,这每一片茶叶都是我亲自从山上的百年老茶树上采摘而来,此物承接日月之精华,提神醒脑,与当世饮茶之法大不相同,不可不尝。”

方才出声的老道士眼睛微眯,“老道浮云,道友请。”

“请。”

几人就着茶水,在这山壁露天之间坐而论道。

另一位满面皱纹的老道士打着道揖,笑眯眯的问道,“老道扶风,道友,敢问何为道?”

苏铭轻声回答,“道可道,非恒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此话出自道德经,几位道士在此地隐居,对道德经自然不陌生,这个回答显然不能令他们满意,他们也没露出什么异常,只是静静地听着。

随后,苏铭又道,“道在执,在我,在众生,吾即为道,道即为吾,吾路即道路,吾心即道心。”

几人面露笑容,“善。”

扶风老道士轻捋胡须,额头皱纹斑驳,“不知道友此来何为?”

“为道门之前途而来!”说完,苏铭放下手中的竹筒,“道家其来历可追溯到黄帝时期,春秋时期老子得道,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经尹真人发扬光大,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普天之下,没有比道家传承更为久远之门派。”

“如今之中原,佛门,魔门大行其道,而道门式微,声势大衰,几为佛门所欺凌,在下正是为此而来。”

浮云老道士不为所动,眼睛依旧眯着,“道友说笑了,佛门广纳香客,与我等有何关系?在这深山老林之中,难道他们还能找上我们不成?”

苏铭声音无悲无喜,幽幽道,“青城山虽大,但容不下任何一个和尚,天下虽大,却容不得佛门放肆,外来胡僧岂可为中原正道,须知,佛本是道,陶大宗师之事殷鉴不远。”

“蜀中清净,可偏安一隅,诸位可想过以后,尔等的徒子徒孙化道为佛,披上僧衣,剃去头发,与青灯古佛相伴,千年传承尽为佛门所得,道观祖师亦为胡僧发髻,这些,难道诸位就没有想过?”

简单的话语却仿佛当头棒喝,蕴含了一股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引得几人思绪翻飞,脑海里浮现出祖辈传承下来的道观为僧人侵占,徒子徒孙尽数出家,经文被篡改的场景。

饶是泥人也有三分怒火,道人喜清净,却并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在乎。

眼见着几人眼里喷火,就要动怒,浮云老道士轻咳一声,好似钟磬之音悠远绵长,令其他几人惊醒,他们回过神,再看向苏铭已是目露忌惮之色,这种手段当真难以防备。

扶风老道士脸色复杂,幽幽轻叹,“道友好手段!”

“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说的话并未作假!”苏铭端起竹筒,轻抿一口茶水,苦涩的味道蔓延开来,佛道之争自从五胡乱华开始就隐现端倪。

北天师寇谦之死后,北地道门一蹶不振,他留下的传承也不复存在,而到了南朝,道门当代真人陶弘景更是被逼得出家为僧,佛道之争近乎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有两位血淋淋的例子在前,他们不得不信。

道门大宗师陶弘景,要论起道门之中的地位极高,他编纂了第一本道门神仙谱系《真灵业位图,重新塑造了道门的信仰体系,乃是当之无愧的道门大宗师。

相比之下,这个时候的佛门信仰极其混乱,天竺的神灵,中原的神灵,胡人的神灵乱成一锅粥。

陶弘景跨宋、齐、梁三代,就连信佛的梁武帝也对其恩遇有加,有“山中宰相”之誉。

但是在南梁时期,禅宗初现,菩提达摩渡江而来,压倒天下,南梁几乎建成了陆地佛国,陶弘景一人之力又岂能对抗国家意志?

作为道门领袖,他不得不出走远游。最后以道门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让他所在的茅山宗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起寇谦之,提起陶弘景,在座的几个道士即便心性淡定,对佛门的怨怼之情也油然而生。毕竟,这两位先辈在道门的名声实在是响亮了。

几人沉默片刻后,方才拿着茶叶出来的明云道士冷哼一声,“道友口气甚大,你的话也没错,可如今之道门怎能与佛门对抗?那慈航静斋师徒舌绽莲,裙下之徒不知繁几,静念禅院四大圣僧更是宗师高手,连魔门都只能暂避锋芒,我们如何抵抗?”

闻言,苏铭精神一振,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汉代,天师张道陵整合黄老之学,创立道教,与此同时,汉明帝时期,佛门胡僧传入中原,自此便开启了佛道之争。

在这中间,道门先是出了太平道,而后又经历了天师道作乱,因此道门为历代掌权者忌惮,备受打压,而佛门就进入了统治者的视线,被扶持起来与道门打擂台。

而佛门的思想也非常利于统治者,寺庙广受香火,吸取民间钱财,不上税,兼并土地,势力庞大,但问题是,他们没有政治上的势力,很容易被拿捏。

相比而言,道家的理念就不太一样了,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葬送了四百年的汉朝。

春秋百家争鸣,各家都有自己的一套管治国家的理念和方法。

于庙堂上,便是治国理念的争夺,于江湖上,便是正统派系与异端派系之争。

佛门之所以屡屡压过道门一头,更受统治者青睐,其一便在于佛门在镇压异端派系魔门之时,远比道门更卖力,慈航静斋、净念禅宗正是其中表率。

更重要的是,佛门还没有自己的那套主张,无形中暗合商君书中的疲民弱民之策,一个好拿捏,又能配合统治百姓的教派怎能不得到统治者的喜爱。

这玩意对百姓可能没什么用,但对顶层阶级而言,比刀兵还有用,总之受苦的又不是他们,只要他们自己不被忽悠就行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