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改革建议, 登基称帝
“父王,儿臣已经长大了。”
听到这话,郭靖哈哈大笑,“你离长大还早,什么时候能撑起这天下,你才算是真的长大了。”
郭承平苦笑一声,“父王,这天下的担子太沉重了,即便有丞相他们辅佐,儿臣劳心劳力,依然有力不逮,孩儿恐怕会辜负您的期待。”
郭靖听完,脸上露出欣慰之色,“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够了,人力有时穷,一人之力如何能扛起这天下苍生,为父也做不到。”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孤收拾旧山河,汉家为之一统,但这不代表一切都万事大吉,自古以来,打天下易,坐江山难,你明白为父的意思吗?”
想到自己在奏折上看到的繁杂政务,郭承平脸上露出一丝明悟,“儿臣明白。”
郭靖接着道,“你是孤的嫡子,更是长子,未来这天下迟早要交到你手上,你身上的担子很重,有何不懂的事,直接来问我便是,你我是父子,更是国家的君主。”
“历代以来,国家兴亡起于内患,其中最重要的关节便是权利的接替,这一点,我们父子要牢记在心。”
皇权接替是大事,秦之扶苏,汉之刘盈,唐之李建成,再加上前宋的赵匡胤两兄弟,像是一个魔咒,郭靖不想大周走上历代王朝的老路。
“好了,你先退下吧。”
“儿臣告退!”
……
“老师,弟子求见。”
王府后院,门扉被叩响。
“进来。”
苏铭躺在树下晒太阳,神色慵懒,“你不去准备登基称帝,到我这儿来干什么?”
“老师,弟子有疑惑,希望老师能解答。”
苏铭睁开眼睛,从躺椅上坐起来,“哦?何事,说来听听。”
郭靖来到苏铭面前,拿起茶壶给他倒了杯茶奉上,而后开口道,“此番南下,所见之处触目惊心,官府贪污与地方勾结,百姓民不聊生,没了活路,广南路叛乱不止,就算是去年我不打宋国,他们一样也维持不下去。”
“弟子有时候在想,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苏铭嘴角微扬,盯着郭靖的眸子道,“那就要看你说的是什么民了,草民,庶民,亦或者是豪强士大夫?”
“当然是草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朝代更替,王朝兴衰,苦的始终是最底层的百姓,他们就像是野草一样,死了一茬又一茬,然后过个百年又长出来了。”
郭靖深深的叹了口气,“是啊,这些草民,只要有一口吃的,能活下去就够了,但官府苛捐杂税,往往逼得他们没了活路。”
“无兵不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归根结底是粮食的问题,只要有充足的粮食,能让下面的人活下去,朝廷便是稳如泰山,是也不是?”苏铭轻饮一口茶水。
“是,只要有粮食足够他们生存,他们便不会生乱。”郭靖点点头,同时觉得离他想要的答案愈发近了。
“但问题就在于,耕地是有限的,但百姓代代生育,户口增长,有限的田地怎能满足得了无限的人口,这便是历代王朝崩溃的最大原因之一。”
“老师真知灼见。”
“历代王朝的版图大小几乎都差不多,这是中原王朝的局限,往北的草原,不足以养活数量巨大的百姓,因此,粮食的产地逐渐南移,数百年之后,江南变成了鱼米之乡。”
“可一旦出现天灾人祸,这些产地的粮食出了问题便是民乱的开始,百姓要有出路,朝廷也不能不管,你有何应对之策?”
郭靖思考片刻,给出了答案,“以工代赈,常平仓法,兴修水利。”
这三个答案是历朝历代几乎都在做的事,也不能说是错了,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些法子是没错,但是还不够,我们不仅要做存量,更要做增量,土地不够就打,往北打,往南打,移民实边,开拓土地,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实还有另一种方法,那便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根源依旧源自于农,就像是后世,没有足够的农业支撑,如何发展工业?
于大周而言,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整合农商,建立一个稳定的秩序,尽量扩大农业生产。
郭靖眉头微皱,“老师,国虽大,好战必亡,战争的风险太大了。”
苏铭放下茶杯,“那就是你的事了,国虽大,忘战必危,刀兵入库,马放南山的下场不用为师多说,山林水泽,自有出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想到大宋的结局,郭靖心中一凛,有所明悟,“弟子明白了。”
随即,又说道,“另外,朝廷政务皆系于皇帝,宰相身上,皇帝坐朝,宰相治国,此法弊端太大,可弟子却又不知如何更改,还望老师指教。”
这种事在唐朝就有了制衡权利的办法,那就是多加几个宰相。
“此事,前唐就有解决之法,若你觉得宰相碍眼,废了便是。”苏铭瞥了他一眼,意思是这种小事还来问我?
“既然说到治国,为师就教你一些改革之法。”
紧接着,苏铭便把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以及考成法娓娓道来。
越听,郭靖眸光愈盛,这些法子,自己怎么没有想到?
他听完,立即起身朝苏铭深深施礼,“多谢老师指教。”同时,心里对苏铭更加惊叹敬仰,自己马上都要当皇帝了,没想到他竟然还能教我。
这些都是后世封建王朝续命的法子,这大周几乎是苏铭看着建立起来的,底子远比朱元璋建立的大明要强得多,最起码,现在的北方依旧要强过南方。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北方被元朝霍霍的太厉害了,了好多时间才恢复元气,结果却给大清做了嫁衣,使得他们能有余力征服吐蕃以及西域等地。
如今的大周秩序还未完全建立,也不是没有变革制度的土壤。
“这些法子有利有弊,你自己斟酌。”
“弟子明白。”
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制度,只要有人在就会有漏洞,所谓的法制其实还是人治,郭靖心里很清楚,老师说的那些以大周现在的情况根本做不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