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士大夫的助力,陆冠英冲阵
宋军精神紧绷到了极点,慌乱出来迎敌,火把照亮天空,神臂弩,弓箭朝城下射去。
“轰!”
爆炸声在城头此起彼伏,含有猛火油的燃烧物砸在城头上,火焰遍地,空气里弥漫着刺鼻的油味和肉味,士兵们在地上打滚,哀嚎,身旁的同袍忙用沙子掩埋灭火。
南昌城是新建的城池,从一开始修建的时候就是为战争准备,城门之内更有瓮城,储存了大量守城物资,有各种应对措施。
城内靠近城墙的地方早已被清理出一大片空地,防止大火蔓延,城内民居都被拆掉充当守城的物资,大宋守城的决心非常大。
长达半个时辰的投石车轰炸,城楼上到处都是烧焦的痕迹,这时,周军士兵抬着一架架云梯挂在城墙,往上攀爬。
四道城门同时迎来敌人的进攻,然而,只是一轮试探后,敌人便退走,带走了城下的器械。
真德秀坐镇守备府,得知周军退走,担忧对方有伏兵,严令士卒不许追击,一部分士兵在城头戒严,一部分离开城头休息。
正当他们刚走下城墙不久,厮杀的呐喊又涌了过来,周军摸黑顶着云梯架在城墙又攻了一阵,宋军不得不回头走上城墙与其激战。
这种搅乱的战局一直持续到天明,使得城上将士身心疲惫,却又不敢放松警惕,万一虚中有实,真的扑上城头,后果不堪设想,总不能周军刚来就把城墙丢了吧。
翌日,南昌城头,黑烟滚滚卷去天上,厮杀的呐喊汹涌的响起一片惊涛,金铁交击中,不断有尸体从高墙上坠下,掉在地上,摔的血肉模糊,惨叫声在天际回荡。
城墙下面的空地上到处都是尸体,而在城外不远处,更多的脚步踩过这些尸体,攀爬云梯而上,这是更加激烈的攻城,一切都陷入杀戮之中。
在攻打金国的时候,攻城之战打了很多场,尤其是长安,开封,洛阳这样的大城,南昌府的规模也是按照临安城的模样建造,是类似的大城。
攻城之战后的第五天,周军便攻上城墙,人高马大的先登士卒提着刀,如同虎入羊群,将周围的宋军清空了,越来越多的宋军登上城墙,看到沿途有人抬起擂木到墙垛上,被周军从背后挥刀砍翻倒地,擂木也掉了下去,将云梯的上的数人砸的坠落。
“快,把他们赶下去!”
有人突破了城墙,宋军将领连忙调集人手围攻。
双方白刃战陡然碰撞到一起,人群与人群激烈的对撞,一道道森然惨白的刀光剁进人的身体里,喊叫声、哀嚎声、鲜血、碎肉都集中在这段城墙上。
城墙上,不光这里一处陷入厮杀,城墙外,千军万马或列阵等待,或奔行在攻城的途中,撞门桩木没有停下过,护卫撞击城门的士卒在飞矢中倒下,后方又有士兵补上,持盾掩护。
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死亡,而这一切都只为了一统天下,以后少死人。
郭靖骑着小红马,望着城墙上的一幕幕,这样的场景他见到了很多次,却唯独这一次让感到很愤怒,当年金人南下,大宋选择绥靖,对敌人百般退让,岳飞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
他们在金人面前软弱退让,但在自己面前骨头却硬气的很,难道真以为自己比金人更仁慈吗?
前所未有的杀意在郭靖心中凝聚,这一刻,他给城内的高官士大夫们判了死刑,既然你们愿意以身报国,那就成全你们!
城墙上,收兵的金鸣传来时,宋军们纷纷露出劫后余生的神色,身子瘫软在地上,他们的肩膀、手臂鲜血染红了大半身子。
城墙下人潮开始退去,一切都好像在做梦一样。
“敌人退了!”
无数呐喊声在城头一片片的响起,有庆幸,有恐惧,有愤怒,但唯独有没有欢喜,他们早已麻木,为了这场战争,大宋朝廷的官员们拿出了自己的老本,诸多大臣献出家财,赏赐底层士兵,激励他们的士气。
当兵吃粮,他们的命早就卖给了朝廷,敌人退了是好事,但这次活下来了,下次呢,下下次呢,好在他们听说周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他们留给家人的钱财也能保全,算是仅剩不多的安慰。
士大夫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周军入城之后,他们迟早要被清算,还不如把钱拿出来为大宋做些贡献。
城内,屋舍鳞次栉比的,几乎家家戴孝,屋中的百姓打开窗户张望了片刻,大多面无表情的缩回去,家中有因为胁迫守城而死了亲人的人家,跪在灵前哭嚎大骂。
……
真德秀回到家中,刚脱下甲胄,官家的使者匆匆前来,召他入宫。
他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入了皇宫,大殿里,赵竑不安的走来走去,看到真德秀,连忙问道,“先生,敌人撤了么
“官家,周军暂时撤了。”
听到这话,赵竑松了口气,紧接着,真德秀的一句话又让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官家,周国兵力数倍于我方,今日他们已攻上城墙,我们的士兵伤亡惨重,恐怕坚持不了多少时日。”
赵竑张了张嘴,看了一眼真德秀疲惫的双眼,投降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下去了,他很想说,咱们投了吧,但下面的臣子一心一意抵抗敌人,还捐出了家财,他这个皇帝总不能连臣子都不如。
想到这,他捏紧拳头,“先生,明日朕跟你们一起守城,将士用命,官员齐心,朕坐在皇城里什么也做不了,最起码在城墙上能鼓舞士气。”
真德秀一愣,诧异的看着他,默然点头。
当初大宋攻打临安,便是这位当主帅,但战场上的惨烈场景着实把他吓得不轻,大宋因此还打输了,若他能真能忍受惨烈的战况,在城墙上鼓舞士气也不是不行。
……
翌日清晨,士兵们睁开眼,草草吃了早饭,惊奇的发现,后方的城楼上竖起了一面天子龙旗,一道穿着天子龙袍的中年人正站在楼上。
有将领看到这一幕,当即拜倒,“参见陛下!”
士兵愣了愣,也随之跪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