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出使大宋,再见洪七公
丘处机扶了下头上的道冠,红润的面庞笑容更盛,“侯爷说笑了,贫道此来不仅是为了侯爷,更为了这北地数百万生民。”
“哦?此话何解?”
“侯爷,明人不说暗话,你现在应该是缺粮了吧,去岁大战不休,又遭逢瘟疫,哪一样都足够让人头疼,侯爷却能稳住大局,实在令贫道钦佩。”
顿时,郭靖神色一肃,朝丘处机抱拳道,“还请道长赐教。”
“北方无粮,唯有南方可求,江南为金人所占,难以得粮,唯有向大宋买粮,只是大宋朝堂不思进取,反而希望蒙古与金国厮杀,他们好隔岸观火,免得重蹈前朝的覆辙。”说到这,丘处机神色也不好看,大宋做的事属实上不了台面,令人不齿。
“贫道希望侯爷能派我为使者,出使大宋,届时,定能让侯爷得偿所愿。”
郭靖惊讶道,“真的?道长有把握说服宋国?”
“贫道不敢说有十分的把握,但七分还是有的。”
郭靖已有决断,当即应下,“好,我答应你。”
……
待丘处机走后,郭靖思考良久,却想不到他哪来的自信能说服宋国卖粮,只得来到后院向苏铭请教,“老师,为何丘道长敢说他能说服宋国?”
苏铭坐在池塘边,拿着鱼竿,神色悠闲而自在,“很简单,大宋皇帝信道,他们畏惧金国。”
“可为何之前我派人与大宋接触,他们却不卖粮?”
他淡淡的瞥了他一眼,“你忘了你的身份?派遣使者团是以木华黎的名义,两者能一样?”
郭靖恍然大悟,面上露出一抹惭愧,“弟子受教了。”
此时,鱼鳔在水中浮动,荡起一圈圈涟漪,“此一时彼一时也,你占据关中,三晋,大势已成,往后积蓄实力,等待天时就能席卷天下,攻灭金国,就算买不到粮食你也能熬下去,左右不过死一些人罢了。”
“为王者,当有所选择,死一个人是一个数字,死十人,死万人也同样是个数字,人力有时穷,不过尽力而为之。”
郭靖苦笑道,“老师说的是,自从打下关中以来,弟子想的愈发多了,顾虑也多了,总想尽善尽美,关中之战尚未平息,木华黎叔父就邀我出兵,我本该推辞,若是缓一年再出征,或许结局就大不相同了。”
“穷兵黩武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你根基未稳的时候,关中还有不少地方没有纳入统治,你要面对的敌人可不仅仅是金国。”
“弟子省得。”
……
数日后,蒙古的使者团从关中出发,通过汉中巴蜀,再入江南西路,终至南昌府。
皇帝赵扩听闻全真教道长丘处机在使者团之中,连忙派侍者邀请他入宫讲道,养了大半年身体,赵扩的病终于好了,值得一提的是,他刚好,服侍他的太子就病倒了,在这种情况下,朝野之中太子纯孝之名在南方逐渐传开,算是挽救了一些宋国皇室的名声。
入南昌府的第二晚,丘处机入宫觐见了大宋皇帝。
精致的宫殿里,他见到了赵扩,入眼处便是一位皮肤白净,略有些肥胖的老人坐在蒲团上,他穿着道袍,眉宇间满是祥和。
见到丘处机,赵扩笑道,“久闻全真教大名,朕一直无缘得见,如今终于算是了结了心愿。”
丘处机穿着紫色道袍,头戴八卦白玉冠,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官家说笑了,贫道些许名声不足为道,及不上先师万一。”
紧接着,两人开始谈玄论道,丘处机向他讲述全真教的教义和真经,道教南派北派传承不一,再加上王重阳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的宗旨令赵扩眼界大开。
大宋皇帝历来都有修道的传统,赵扩修了许多年,眼界和见识都不是寻常人,一眼就看出了王重阳统合三教的愿望,对此更加上心。
丘处机在宫中待了七天,才被放回。
而大宋朝堂上这些天也争论不休,真德秀与乔行简各执一词,一边觉得应该卖给蒙古粮食,维持宋国和蒙古的盟约,一边觉得应该重新与金国交好,重新交岁币,免去战乱,主张联金抗蒙。
双方在朝堂上争论多日,谁也不服谁。直到内廷之中传来大宋皇帝赵扩的旨意,他们才放弃争论,遵从皇帝旨意,答应卖给蒙古粮食。
随后,使团在南昌府逗留了半个月方才离去。
但丘处机却没走,他随着赵扩一起去了龙虎山天师府。
若说全真教是天下第一大派,执北方道门牛耳,那天师府就是南方当之无愧的道门魁首,全真教传承不过两代,而天师府却有近千年的传承,堪称是根深蒂固。
南张北孔,两大家族,传承千年,香火不断,在这个时代,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
洛阳。
郭靖得到消息,顿时喜出望外,只要能买到粮,明年总算是能熬过去。
然而,大宋虽然答应卖粮,但因为朝堂上对金主和派的阻挠,他们卖过去的粮食都卖的高价,一方面是向金人示好,一方面是想从蒙古身上找补回血,丢了江南,可不仅仅是丢了一块地盘这么简单,那是南方的精华所在,占据了大宋将近三分之一的财源。
不得已之下,郭靖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七兄,今天怎么有空找我?”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