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官员给郭靖投了拜帖,郭靖犹豫之后决定见见他们。
会馆大厅,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青年走进来,身后跟着下人,这些下人都抬着东西,显然是礼品,他缓步走上前,朝郭靖拱手行礼,“小兄弟如此年轻,便官居要职,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郭靖微微一笑,不为所动,反而称赞他,“阁下不也是在这个年纪做到了礼部侍郎?再进一步就是尚书了吧,若是外放任职几年,再回临安恐怕就要进政事堂当丞相了。”
青年吃了一惊,这少年竟然对大宋朝堂升迁流程如此了解?
一般人别说是了解,连听都没听过,宋国内部冗官实在是太厉害了,各种官员实职虚职一大片,但他能在这个年纪走到侍郎这个位置,还负责与蒙古接洽,显然是居于实职。
青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说,而是转移了话题,佯装惊讶道,“小兄弟,你汉话说的很好,听你的口音似乎是嘉兴的口音,伱是汉人?”
郭靖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不错,我的父母都是汉人。”
青年顺杆往上爬,脸上露出笑容,“同为汉人,怪不得一见面就如此亲近。”
然而,郭靖却是端起茶杯慢饮一口,“客套话就不必多说了,有什么事直说吧,不必绕弯子。”
青年脸色一僵,只觉得这小子好生无礼,但又不敢怠慢,只能顺着他的话接着往下讲,“小兄弟快人快语,在下佩服。”
“蒙古国击败金国,一雪前耻,我大宋上下无不欢欣鼓舞,金国与我们两国都有深仇大恨,我大宋已经与们蒙古结盟,这次你们来此是要与我们一起相约攻打金国?”
事实上,两国相交本应该进行多轮试探,然后再慢慢显露真正的目的,但是蒙古这边显然没有太多与外国打交道的经验,更别说他们还不通汉语,不利于交流,事实上,这次结盟有大半重任都落在郭靖头上。
郭靖面色一肃,眉宇间满是凝重之色,“不,我们到这来是为了与宋国缔结新的盟约,原本的结盟条文已经不合时宜了。”
青年面上露出惊讶,急忙问,“为何如此?”
之前结盟是蒙古求着与宋国结盟,因此在盟约上蒙古吃了不少亏,被大宋占了便宜,但现在两国不接壤,影响倒也不大。
成吉思汗本不想麻烦,但想到宋国能抵挡金国的进攻为他们分担军事上的压力,就决定正式与大宋结盟,缔结真正的盟约,这次的使者带来了他的亲笔信和盟约条文,不像上一次完完全全都是被宋国引导,地位完全不对等。
“为何?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此一时彼一时也,这个道理难道阁下不懂?之前订立的盟约,蒙古已经履行,击败了金国,难道不该签订新的盟约?”
青年有些急了,继续问道,“既然有前例可循,按照之前的盟约岂不是更好,何必大费周章?”
郭靖懒得与他讲道理,淡淡的甩下一句话,“费不费周章你们说了不算,我们大汗说了才算,如果宋国不想与蒙古缔结盟约,过几日我们走便是。”
青年这下子也火了,语气里带着几分压迫,“小兄弟,同为汉人,我们是同胞,你是汉人,难道不该为大宋出力?这缔结盟约之事还请你帮忙,事后我大宋必有厚报。”
郭靖听到这话,顿时大笑起来,“哈哈,汉人就该为大宋出力,这是我听到最好笑的笑话。你知道我爹是怎么死的吗?”
青年心里咯噔一跳,没有接话。
而郭靖却是继续道,“他本来在乡村里以打猎种田为生,结果却被宋国朝廷派兵抓捕,身死当场,我和我娘也因此流落大漠,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十几年。”
“你说,我是不是该感谢你们!”
青年脸色一僵,忙问,“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郭靖冷冷的盯着他,语气生冷,“误会?要说误会也是有的,你们明明是大宋的官员却为何要给金人办事,帮他们残害自己人!”
青年惊得说不出话来,一颗心也沉到了谷底,有这样的陈年旧事,看来今天注定要无功而返了,“小兄弟,此事必有内情,我们会给你一个交代。”
郭靖没有回答,只是端起茶杯慢慢的饮着,青年官员知道对方是要端茶送客,便提出告辞,转身便离开了。
他走后,郭靖放下茶杯,走到厅前,望着他们送来的礼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愤怒,都说当官的要脸皮厚,果然没说错。
居然能说出那样的话,当真令人发笑。
北地沉沦,汉人在金人铁骑下哀嚎时,这大宋朝堂没想到他们是汉人,对自己人下杀手时,没想到他们是汉人,现在自己当了蒙古使团的副使,突然就认为自己是汉人了。
越接触这个国家的高层,越是让郭靖失望,甚至生出了痛恨,这帮人,真该死!
随后,郭靖把他们送来的礼物分发给了使团的成员,然后正式与大宋商谈盟约之事,在谈判中他据理力争,丝毫没有给宋国颜面,把“澶渊之盟”,“绍兴和议”,“嘉定和议”反复拿出来说,让一众大宋官员颜面尽失,哑口无言。
对金国卑躬屈膝当狗,对蒙古就高高在上,一副很有优越感的模样,装给谁看?
就是不惯着这帮人!
郭靖全权代表使团,与大宋官员商谈,逼迫他们签订了新的盟约,把两国提升到了同样的地位,使团内部对于郭靖之前的举动还颇有微词,但见到他对宋人如此不客气,心里又畅快了不少,那些不满也随之消失了。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