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以为几率不大,萨菲沙赫为人暴虐,登基之后几乎杀光了王室里的王子,还对有功之臣进行了清洗。这样一来王位暂时是巩固了,可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军队指挥却人才乏善可陈。
反观奥斯曼的穆拉德四世,虽然在对待手足方面也和萨菲沙赫如出一辙,还诛杀了大穆夫提,引起很多穆斯林乌理玛的不满,但在军事和政务方面明显比萨菲沙赫强一大截。
即便波斯人把巴格达的城墙加厚到了八米,护城河挖得又宽又深,没有一位经验丰富、胆大心细的将领统帅全军前去增援,在火炮面前任何坚城都很难坚持太长时间。
现在波斯人中就找不到这样一位将领,都被萨菲沙赫杀光了。剩下的不是过于年轻气盛却缺乏大战经验,就是昏庸无能垂垂老矣。
如果波斯军队不能在奥斯曼人抵达巴格达城之前做好准备,面对数倍于己的奥斯曼大军,这场仗的最终胜利者很可能是穆拉德四世。”
王大头显然是有备而来,没做太多思考就把两国的优劣都阐述明白,还做了比较。结论对波斯很不利,主要是不太看好波斯的萨菲沙赫。
“要是顾问处的情报没有太大偏差,朕也同意你的分析。现在问题来了,假如帝国不直接出兵,有什么办法能帮波斯人守住巴格达城吗?”
在西亚各国的问题上洪涛真没什么过人之处,前几辈子在美洲、欧洲、非洲都混过,唯独没怎么去过西亚,更没对其历史深究过。
即便这几年通过顾问处和海军统计司搜集来的情报好一顿恶补,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出各方的优劣,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做逻辑推理。
“波斯军队成员很复杂,大半采用临时征召方式,识字率不高,接受新武器和新战法的能力不足。
库尔德人倒是很好战,可他们生性散漫、纪律松懈,即便拿到火枪也不愿受制于队形,更喜欢像蒙古骑兵那样冲锋,短时间内难以成军。
即便波斯有一支能熟练使用并装备了大量火枪火炮的军队,糟糕的后勤体系也难以支撑长途跋涉,准备期会非常漫长。
更麻烦的是波斯军队很多都掌握在各地埃米尔手中,有些愿意出粮出兵,有些则不太愿意,很难统一意见,无法聚成合力。在这方面萨菲沙赫就不如他爷爷有手段,只继承了残暴和多疑。”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帝国不太合适直接插手奥斯曼和波斯两国的战争,可又不想让奥斯曼人获胜,至少不能太容易。
但王大头还是不能满足皇帝的小需求,波斯国内的情况要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更繁乱,如果不是阿拔斯一世横空出世,再加上奥斯曼人把注意力大多转向了欧洲,可能早就把波斯灭了。
“哎呀,这就有点难办了!就算帝国想出兵干预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甚至连波斯人都不会正式发出请求。这样的局面对帝国非常不利,不管战争结果如何两边都有可能将我们视作敌人。”
对于王大头的这番深入分析,洪涛是认可的。想组建一支强军,不是拿上更好的武器就完事,需要一整套体系。波斯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