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那位,则是迈凯轮车队的兰多诺里斯landonorris,和勒克莱尔一样都是今年加入一级方程式的菜鸟,他还未满二十岁,比勒克莱尔更加年轻;但勒克莱尔驾驶法拉利已经进入年度车手前三名的争夺行列,诺里斯则在车手中下游徘徊。一个照面,就能够察觉到空气里的硝烟。
勒克莱尔、莱科宁和那两位车手交换了视线,但谁都没有开口,短短一秒的沉默,快速被引擎轰鸣填满,不细细追究的话根本察觉不出来,毕竟一级方程式赛场时时刻刻都处于轰鸣状态。
偏偏,李维抬起下颌,满脸真诚地说道,“我猜,你们不是同一车队的。”
莱科宁依旧面无表情地看着李维:还用说吗?拜托,每个人的制服都不一样,甚至就连颜色都不一样,好吗?
莱科宁不相信李维看不出来。
然而,勒克莱尔满脸乖巧地回答到,“对,麦克斯是红牛,兰多是迈凯轮。”居然一脸真诚地解释起来。
莱科宁无语地看着勒克莱尔,这个傻孩子。
李维却没有继续开口,而是直挺挺地看向奈飞拍摄团队的摄像机镜头:直视。
摄影师察觉到李维直勾勾的视线,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用尽洪荒之力才勉强控制住自己保持摄像机的稳定。
在电影或者电视的拍摄里,演员往往不会直视摄像机镜头,因为这会打破第四墙,破坏观众的沉浸心理,这是演员工作入门基本法则,最简单最基础的一件事,任何一位稍稍有些经验的演员都不会犯的业余错误。
但偶尔,也有特殊情况,当导演需要演员故意打破第四墙,和演员直接沟通的时候,演员会直视摄像机镜头,这也成为一种特别的拍摄表现手法。
眼前,李维直视摄像机镜头……显然不是意外。
李维是故意的。
那平静的眼神带着些许意味深长,似乎正在和观众沟通:哇塞,原来一级方程式背后如此暗潮汹涌呢。
一个眼神,根本不需要言语,李维和观众之间就建立起桥梁,并且表明李维作为一个外来者的身份,他代表观众进入维修站、进入一级方程式的幕后,观众的沉浸感和代入感一下就凸显出来。
不得不说,厉害!
奈飞制作团队成员偷偷交换一个视线。
本来,他们只是怀抱侥幸心理,任何素材都不放过;不要看剧集最后播出时间也就十个小时左右而已,但拍摄团队录制的内容可能超过三百个小时,乃至于更多,他们需要收集庞大的素材最后完成剪辑。
李维?nl第一人和一级方程式的碰撞。
听起来好像一个不错的主意,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特别计划,卷起袖子直接上阵。
但现在看来,李维确实为这部纪录片的场外絮带来火,所到之处都是看点,以至于整个制作团队都亢奋起来——
意外惊喜,绝对意外惊喜!
此前,听说李维在“周六夜现场”备受欢迎,好莱坞业内人士根本不相信这些,传闻没有一点可信度,纯粹就是李维经纪人放出的烟雾弹;但现在,传闻和现实互相映照,奈飞制作团队不由开始期待了。
也许,他们确实正在拍摄一些有趣的东西。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