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冬生眯起眼睛,望着远处那座安静祥和的村庄,从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诡异凶险的氛围。
……下车前,他们就看到村口有人正在朝他们招手。
那是一个穿着军绿色大衣,戴着宽檐帽的中年男子。车来之前,他一直在路口踱步转圈。
岑冬生他们将车停好,一起走过去。
“三位领导早上好,我是姜大福。”
中年男人一脸客气地打了声招呼,略显紧张地搓了搓手。
“‘领导’就不必了。我们几个还是学生,想去村子里看看。”
背着书包的年轻人们跟着姜大福走向姜屯村,看着真的就只是几位出来踏青采风的普通大学生。
村口是一条蜿蜒的小河,铺着鹅卵石的河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两岸垂柳依依,枝条随着微风轻轻摇曳。
偶尔还能看见白鹭优雅地站在浅滩上,低头觅食,不时发出悦耳的鸣叫声。小河上的石拱桥有些年岁,石板被无数双脚印磨得光滑。
经过石桥就是村庄入口,粉墙黛瓦的民居沿着起伏的山势密集排列着,几家墙壁上爬满绿意盎然的藤蔓,几户人家之间夹着盘旋向上的羊肠小道。
“景色很好啊。”
一路上他问、姜大福答,伴随着话题的深入,对方脸上的紧张渐渐缓和下来。
“呵呵,小地方好处就是没有污染,环境好。”
姜大福偶尔看向岑冬生等人的视线有些好奇和疑惑。虽说是接到了上级的命令,知道这几位是来调查的,但具体调查什么却不得而知,只觉得他们的年纪实在太轻……
“对了,我身边这位正好是姜家的人。”
岑冬生简单介绍了一下姜云湄的来历。
“我们也算是远房亲戚。”
站在他身旁的姜云湄适时露出亲和力满点的微笑。
“我听说姜家的祠堂和祖宅都在这里,所以就想着先去看看,可以吗?”
“……姜家人?这两天……”
姜大福愣了一下,直到姜云湄又问了一遍后,他才连忙回答道。
“当然,没问题,你们跟我来吧。”
“外人也可以进?”
“没关系,反正就是这么个地方,进去看看,别乱拜就是了。”
……
他们先去的是姜家宗祠。
姜屯村依山而建,而宗祠就在山坡最高处。
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蜿蜒而至,两旁是颜色葱郁的竹林。正值秋日,地上铺着柔软的叶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草木香气。
宗祠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雕梁画栋间透露着翻新过的痕迹。大门口挂着红色的对联,上书“家风世泽”、“忠孝传家”等字样,金色的字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嚯,造得还真讲究,和寺庙一样。”岑冬生感慨道。
“哈哈,因为是姜家人出钱造的,他们可是真有钱。”
姜大福嘴上说着“姜家人”,显然不认为两边是同族。
虽然一样姓“姜”,但从他的口吻中能听出来,他属于血脉隔了不知多少代的远房亲戚,和如今盘根在天海市的姜家关系疏远。
“这地方光请人设计就了大几十万呢,我让姜家人出钱替村子造个石板桥倒是一点不情愿……”
中年男子抱怨了两句,似乎觉得在外人面前说这个不太好,就停住了嘴。他在祠堂外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圆门。
“从那里进去就是姜氏宗祠了。”
“你不进去吗?”
“我就算了。”姜大福摇了摇头,“你们去瞧吧。”
进入祠堂,入眼可见宽敞的庭院,院内种植着几株桂树。金秋十月,开时节,香气扑鼻,沁人心脾。中央摆放着一个大香炉,烟雾缭绕,显得格外肃穆。几位年长的老人正在祠堂前烧香祭拜,他们动作虔诚,嘴里念念有词。
宗祠内就一个正殿,里头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牌位整齐地排列在木制的神龛上,龛前常年点燃着红烛,照亮整个殿堂。正中的祖先牌位前,摆放着水果糕点等供品。
正如岑冬生所言,这地方造得和寺庙一般庄严,而且看起来平常都有专人在打扫维护。
虽说古代祖上做过皇帝或王、侯的家族祠堂,本就有着“家庙”这样的称呼,但事到如今还能维持这个规格的宗祠实在稀缺,可见姜家人就算搬离附近后,仍然很看重他们的“根”。
听到年轻人们大大咧咧的脚步声后,几位烧香的老人朝他们看过来。
有人一脸木然,有人则露出不满的神情,似乎觉得有外人打扰祖先清净不是件好事,但也没有开口阻拦。
岑冬生等人自然是无所谓的,虽然尊敬别人家的祖辈是一种礼貌,可谁让他们这次来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家的祖宗连带坟墓一起扬了的呢。
“喂,你看,那边正殿好像有塑像。这里拜的应该就是姜家以前的祖先吧?”
宋雨棠在一旁小声说道。
岑冬生瞅了一眼,只见一尊雕像慈眉善目端坐殿中,前方笼罩着明黄色绸布,面目看不清晰。
“会不会就是我们要找的目标?”
这一次,她的声音是从耳畔直接响起的。
岑冬生缓缓点头。
“有这个可能,我去和那几位老人聊天,你们进去瞧瞧。”
“好。”
……
姜云湄才刚踏入正殿门口,忽觉一阵森冷阴风扑面而来,吹得人浑身一僵;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她身边的宋雨棠身上猛然闪烁起了耀眼的电火,将原本昏暗的祠堂内部照得通透明亮。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