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忽略《阿凡达》的3d技术和视觉效果,专注于故事本身的话,老实说小吉伯特觉得是一个无聊且俗套的故事。
比如男主角变成纳美人,和上校开战的时候,小吉伯特希望是上校的队伍赢。
理由也很简单,如果纳美人是精灵或者天使,符合人类审美的,小吉伯特说不定就三观跟着五官跑了。
但一帮蓝皮人大脏辫,还带着长长的尾巴的纳美人。除非有特别的嗜好,否则怎么都不能让人喜欢。
站在人类的立场上,小吉伯特当然希望上校赢。
但话又说回来了,电影之所以被称之为第七大艺术,靠的也不完全是故事。
故事很重要,但对《阿凡达》这样的电影来说,却有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看看影厅内不论是观众媒体,亦或是这些星光璀璨的好莱坞明星,全都惊叹于《阿凡达》的视觉效果。
坐在小吉伯特后排不远处,全美偶像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甚至因为3d效果的身临其境,忍不住想要伸出手感受一下,却找到了空气。
马丁·斯科塞斯完全看傻了眼,他是一个老派的导演,对所谓的3d技术并不感冒。
但这惊人的视觉效果不断的冲击着他的认知,就好像上帝降临人间。或者说,是撒旦爬出了地狱,这会改变整个电影行业。
当然,马丁·斯科塞斯恢复冷静后,产生了和小吉伯特一样的观点,故事真的很一般很俗套。
而前来捧场的好莱坞导演制片人们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那就是趁着这股子东风,我们也搞3d电影。
不过除了少数人,大部分制片人和导演基本没有小吉伯特创作和讲故事的能力,也没有詹姆斯·卡梅隆开发技术的能力。
他们不想着如何拍好电影,他们想的是:让我们重新拍摄3d版的《机械战警》和《宇宙威龙》吧!
老实说,前世3d电影从一开始震惊世界大受欢迎,到后来被观众嫌弃乃至排斥,和这些不思进取的电影制作人跟风有很大关系。
首映礼结束后,在全场的掌声当中,詹姆斯·卡梅隆领着《阿凡达》的主创上台谢幕。
詹姆斯·卡梅隆一定要拉着小吉伯特一起上去,小吉伯特也只好跟着上去。足足谢幕五次,掌声才停下来。
在首映礼之后的新闻发布会,小吉伯特再次盛赞了这部影片:“无与伦比,跨时代的影片。
震撼的3d效果,哪怕不是一次看,我也仍然沉迷在美轮美奂的潘多拉世界。
我可以这样认为,在2009年12月26日的今天,足以被称作阿凡达日。”
阿凡达日被《洛杉矶时报》、《纽约邮报》、《好莱坞报导者》等有影响力的报纸引用。
“从此刻开始,好莱坞的历史将成为两个部分。这一切都来源于《阿凡达》,它引领了好莱坞的技术革命。”
“《阿凡达》不是第一部3d电影,但却是第一部让人沉迷的电影。詹姆斯·卡梅隆花十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奇绝瑰丽的潘多拉星球,让人沉醉其中。”
“能超越詹姆斯·卡梅隆的,永远只有他自己,哪怕是小吉伯特也不例外。”—《华盛顿邮报》
《华盛顿邮报》在夸赞的时候还不忘记拉踩一下小吉伯特,倒也符合这家媒体是小吉伯特黑子的定位。
当然了,影片也不是没有批评的声音,而且还不小。
《纽约客》影评人大卫·罗比就痛批《阿凡达》:“白人士兵借助异族身体拯救原始部落,这种叙事就像用血钻购买赎罪券。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