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承平坊。
秦王府西边有一座宅院,距离不算远,若是从后街绕过去可以直达王府的西北角门,往来颇为方便。
这里便是王府秘卫的办事地点。
尹尚辅、谭正和南屹各有一批人手,各自负责一部分职事,大体上没有重叠。
他们接受苏云青的统一调度和指挥,收集的情报和行动的反馈也是交由苏云青整理汇总,然后他再上报给陆沉,同时往王府送一份留档,其实就是交给林溪和王初珑核对。
东一号值房内,苏云青将京中最新的情报汇总成册,让人从后街送去王府,然后稍稍收拾便返回自己的府邸。
那是一座位于祥平坊内的三进宅子,面积不算特别广阔,胜在精巧雅致,尤其适合一家人尽享闲暇之乐。
苏云青并非孤家寡人,他的妻子出身平凡,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自己的丈夫竟然手握大权,只以为他是一个普通的书吏。即便如此,她没有任何怨怼,不光帮苏云青生下一子二女,还尽心尽力地打理家事,堪称贤妻良母之表率。
后来苏云青被调回京城接替秦正担任织经司提举,这样一来就算想瞒也瞒不住,但是苏妻并未因此性情大变,她依旧勤俭持家,依旧谨小慎微,连上京投靠她、指望苏云青能帮其安排一个官位的亲弟弟都被她打了回去。
对于苏云青来说,这座三进的宅子不仅是家,亦是能够帮他遮风挡雨的港湾,只有回到这里他才能完全放松,不再理会外面的风雨坎坷。
然而今天他的心情无法平静,只因书房里出现一个身份特殊的中年男人。
秦正自顾自地翻阅着书架上的典籍,淡然道:“秦王应该不知道你如此博学多才吧?”
苏云青微微皱眉道:“大人,您不该来这里。”
秦正好奇地问道:“担心秦王会发现?”
苏云青不答,重复道:“您不该来。”
秦正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典籍,在不远处的太师椅上坐下,徐徐道:“到了如今这个时候,我总得亲眼见你一面才能放心。”
苏云青沉默地坐在对面。
他和陆沉的故事起源于广陵春雨,真正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则是在雷泽平原第一战结束之后、陆沉率偏师奇袭河洛之前。
那时他对陆沉诉说苏家满门丧于景廉人之手的惨剧,因此他决定投效陆沉,只有这个年轻人才能帮他实现北伐到底的理想,从而向景廉人复仇。
但是,这世上总会有很多但是——苏云青和秦正相识更早,而且他之所以能在织经司崭露头角,基本是靠秦正手把手的教导和培养,甚至连他主动投效陆沉,都是秦正亲自发出的命令。
“那时永嘉城里盛传陆沉的身世流言,高宗皇帝顾全北伐大局,因此选择将这件事按下,但他不可能视若无睹,因此我便想在秦王身边布下一颗暗子。思来想去,当时只有你最符合要求,你和秦王有一些交情,你给他留下的印象也符合一个为了北伐什么都愿意做的人。”
秦正抬眼望着苏云青,深邃的目光仿佛能刺穿他的内心,继而道:“这是我们每一个从织经司走出来的人的宿命。”
“宿命?背叛么?”
苏云青神色如常,平静地说道:“大人,我不知道你究竟想做什么,但是以我对秦王的了解,织经司的谋算根本不可能完全瞒住他。”
“我知道,我原本就没想过能做到这一点。”
秦正点头道:“但是我们总得做点准备。”
“准备……大人,我最近发现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王府秘卫只能查到一些低级官员的秘密,其他莫说两位宰相,就连各部衙的主官都没有任何动静。按照秦王的布置,朝中文官是由尹尚辅及他的手下负责监视。”
苏云青迎着对方的直视,语调微露锋芒:“所以尹尚辅也是大人放在秦王身边的暗子?”
“不完全是,只能算误打误撞。”
秦正居然没有否认,他坦然道:“秦王在去宝台山之时和奇袭河洛得手之后,与尹尚辅有过数面之缘,对他的才能颇为欣赏,所以就想将他收为己用。只不过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尹尚辅既然能成为当时织经司在河洛城的密探之首,我对他肯定绝对放心。我知道你查过十二位干办的底细,其中第四位干办就是尹尚辅。”
“原来如此。”
苏云青莫名喟叹一声,不解地说道:“那我更不明白,尹尚辅固然可以隐瞒很多官员的情报,秦王又怎会毫无察觉?大人为何要让他这样做?”
秦正今日一改往常,诚恳地说道:“一者,隐瞒一些官员的名字确实有必要,他们不是出于私心而针对秦王,在太后没有发话之前,我总得保护一下他们。二者,如你先前所言,秦王实在太聪明了,他不会忽略我的存在,因此让尹尚辅露出一些破绽,能够更好地帮你遮掩身份。”
苏云青默然。
良久之后,他轻声问道:“大人,您究竟想做什么呢?”
“做什么?”
这一刻秦正眼中浮现几分怅惘,摇头道:“其实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想和能,一字之差,却犹如天壤之别。
苏云青大抵可以了解这位恩主的心态,秦正对陆沉没有偏见只有激赏,但他无法抛弃自己的忠君之道。
“再看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