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 第279章 资源之都钢城

第279章 资源之都钢城

反正即使是废铁。

他也能轻松将其价值修复大半。

战争开始后的第4个小时。

汇聚了二十万台蜘蛛机器人的主力军团,开始彻底分散。

以一支支独立小队的形式。快速从战场前线的南城区扩散向其他方向。

这种阵型上的转变。

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确认钢城不再存在大规模成建制的威胁力量。

可以以稍微大胆一点的方式,来加快占领整个城市。

不给那些意识到战败无可避免的钢城本地势力,太多逃亡和转移物资的机会。

而与此同时。

在刚刚平定的南城区。

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整合资源。

让停留在城区外的30支商队列车。

分批次进入装载物资。

以每支商队具备的上万吨的运输力。

30支商队加起来,足以一次性把整个南城区大部分的稀有资源,都带回农家小院。

“有点小看了末世前东洲最大工业生产基地的含金量。”

“就算时隔这么久。”

“这里也依然还有那么多的高级物资。”

快速地浏览了一遍人工智能统计的物资清单。

望着那些比之前评估的,还要多出数倍的高级物资。

苏武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阵收获到沉甸甸果实的满足。

不说其它。

只要将这第一批30万吨珍贵物资运输回来。

他不惜威胁东洲政府,强行占据钢城的付出。

就已经完全回本,并且还能大赚特赚。

“有这一批资源。”

“可以立刻开始着手建造20台冰封级陆地护卫舰和10架双翼直升机。”

“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也可以再建两台。”

“唔,就这都还用不完。”

“剩下的还能投入到基地车的改造,以及研究陆地巡洋舰的项目上。”

冰封级陆地护卫舰的重要性,不需多说。

一台就能支撑起一支足以穿行整个东洲,将上万吨物资运抵任何一个角落的商队。

是苏武能够快速成长到如今地步的基石。

而作为更加强大的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

苏武至今为止也仅仅只有一台。

再造两台,就等于让他的高端武力,一下子又额外扩充两倍的规模。

另外建造双翼直升机,改造基地车,研究陆地巡洋舰等。

也都是极为耗费资源的项目。

有了这批资源的补充。

能极大地减轻苏武在相关方面的压力。

“果然充足的资源才是王道。”

“来这么一下,整个农家小院的综合实力,都明显往前跳跃了一大截。”

关掉统计物资列表。

苏武站到全息投影地图面前。

伸手将钢城南城区的比例放到最大。

注视着一辆商队列车,缓缓驶入那里的某座避难所。

30万吨稀有物资,只是一个开始。

等到后续将整个钢城的资源全部清点一遍。

苏武都不敢想象,

他手中的军事武装,到时候到底能膨胀到什么程度。

费了几分钟的时间,平息心中激荡的情绪。

苏武将注意力从钢城方向挪开。

转到了秦岭山,以及宽江流域和余安市周边。

此时此刻。

在这两块对于苏武同样重要的地方。

也分别布置了将近50万,以及20万台蜘蛛机器人。

前者构成了封锁紫晶体的数十道防御网。

后者则是负责维护从余安市周边,以及宽江流域一带,大规模转移向江河市的车队的安全。

单纯从部署规模上来说。

苏武其实等于同时开辟了三处同级的大规模战场。

不过,得益于超级工厂的强大生产力。

苏武维持这三处大型战区,基本没有太大的压力。

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在占据了钢城那座资源丰富到难以想象的城市,即将迎来更多的武器装备产出以后。

苏武就更加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了。

“暂时其它地方都没什么问题,都在按部就班的生产和建设。”

“就是紫晶体。”

“一天没有特别注意,似乎又进化了一些。”

苏武忽然发现。

他每次想要放松,又或者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情的时候。

只要回头看一看秦岭山岩浆峡谷那一片的紫晶体。

保准都能淋到一盆冷水。

在那边,就没出过什么好消息。

调出岩浆峡谷两侧火力平台上的监测数据。

苏武借助人工智能稍微计算了一下。

发现现在的紫晶体。

有一部分似乎进化出了翅膀的雏形。

不只是能够跳跃,还拥有了短暂飞行的能力。

并且。

第一次。

它们似乎有了反击的意识。

看着某座火力平台上,几只试图闯入弹药仓库区的带翅紫晶体。

苏武沉默了很久。

最终决定把当前唯一的那一台先驱者级陆地驱逐舰。

还有它所携带的晶体探测器。

一同派往秦岭山。

并常驻那里。

“还要继续加强秦岭山的防御。”

“另外。”

“生产和科研也都该继续加速了。”

“不能被紫晶体落下太远。”

2月6日。

厚重的乌云,再一次笼罩江河市。

在漆黑的天色与呼啸的暴风雪中。

农家小院核心区的地表上空。

缓缓亮起了一排明亮到有些耀眼的指示灯。

将周边的黑暗,远远的驱散开来。

借助这些指示灯的光芒。

能够清楚地看到。

原本位于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上边的那10米厚的土壤和岩石层。

此时已经彻底被铲除一空。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直接在避难所地下第1层的顶端外墙上,由快速水泥浇筑而成,高达20米的圆形炮塔基座。

“一直以来。”

“所有建造避难所的工作,都在位于地底10米深以下的地方进行。”

“这在农家小院最开始弱小的时候,没有错。”

“十米厚的土壤和岩层,足以庇护当初只有几百平米大小的避难所。”

“免受来自于地表的暴风,极热与极寒的伤害。”

“但是随着后来避难所的规模越来越庞大。”

“继续保留这种结构。”

“实际上,安慰性质已经逐渐开始大于实用性质。”

“避难所顶端距离地表10米厚的土层。”

“它的真实防御力。”

“未必有10厘米厚的快速水泥强大。”

“并且,在紫晶体具有挖掘岩石和土壤的能力以后。”

“这些土层,就更加没有存在的意义。”

“不仅不会带来安全,反而还会给避难所的防御造成一些麻烦。”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