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一八七九,不战而胜
“大帅,我即将归国,特来向您告辞。”
邵全忠第一个接见的,是德国驻海陵办事处官员,老朋友埃文。
“埃文啊,德国刚刚战败,国内很乱,不如晚点回去。”
“不,乱才有赚钱的机会。我要乘坐齐柏林号飞艇回柏林,我的肥皂厂要马上开工。战争结束了,民生产业大有发展,我要把我的肥皂厂做到德国最大。”
“那就祝你发财了。”
邵全忠的记忆里,欧战后德国好像经济崩溃,进入了大萧条,状况很不好,一直也没重新振作。但聪明的犹太商人们好像在德国确实大发国难财,埃文应该真能赚钱吧。
邵全忠没观察德国多久就穿越了,并不知道德国的迅速重新崛起,所以——后面的发展邵全忠已经失去了先见之明。
刚刚送走埃文,玛丽亚急匆匆进来,“邵,出大事了。甘肃新军和陕西新军在纪念首义功臣陈思齐的集会上发生兵变。”
“胁迫陕西督军雷正绾、甘肃督军陶正林易旗,通电脱离北方联省,服从大帅您的领导。”
额,这是可以预料的事情。陕甘是邵全忠西征打下来的地盘,有遗爱于民,那里的新军都是保险队出身,一直心向邵大帅。
两位督军当年是多隆阿的手下,也曾受过邵全忠的恩德,那边是文学社影响力最差的地方,陈思齐又在那里威望很高,因此成了北方联省最先崩溃的链条。
这个,陈思齐原来的威望是不高的,床下督军还是笑柄,但在刺杀事件中救人捐躯后,威望一下子就上来了。
“报告!河南督军袁保恒、山西督军曾国荃通电跟进陕甘,退出北方联省,接受大帅领导。”
“报告,云贵巡阅使刘岳昭通电退出联省,接受大帅领导。”
额,文学社的弱点是都是江湖人士出身,没有有威望的军方代表,推举的督军多是在清廷原来就有威望的将领,偏偏这些人里,好多都跟邵全忠有关联。
比如云贵,邵全忠平定了大理乱匪,云南老百姓感恩戴德,贵州则是张之洞的地盘,他老爸张瑛在贵州当官三十年,在当地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张之洞呢,本身其实是邵全忠的人。
“报告,山东督军丁宝桢通电退出联省,宣布接受大帅领导。”
丁宝桢吧,其实对文学社和芬尼社都不感冒,不过邵全忠刚刚从鲁、豫、陕、晋、直隶五个灾区逛了一圈回来,解决了五省的灾民问题。
现在往露西亚、保加利亚、北倭国的移民船还在天天发,五省老百姓把邵全忠当成了活菩萨,不敢惹众怒,只能跟着易旗。
“报告!张之洞宣布在跟南方的赌约中认输,解散北方联省,直隶服从大帅领导。”
“田星宣布解散北方联省元老院,以文学社总瓢把子身份,号召各省文学社督军认清形势,遵从百姓呼声,联合芬尼系参政,接受平均地权之观念。”
张之洞和田星本来就都是邵全忠死党,如今北方联省十四省里,七省易旗,一下子倒戈了一半,正是出手帮助邵全忠的时机。
张之洞表示,1877年度各国的产值已出,大夏遥遥领先,一多半都出自长三角和珠三角五省,北方输定了,所以提前结束赌约,乃是顺从天心人意。
直隶一投,就剩下闽浙、两湖、四川、盛京六省了,至于蒙藏那跟几个南太平洋岛屿和半个塞浦路斯一起,是属于两不相帮的边疆地区,谁说了算我跟谁。
剩下的六省还被分割成了三块,这联军算组不起来了。
而且总瓢把子田星宣布要联合芬尼系,六地督军怎么想不说,基层的文学社成员可大都是愿意听总瓢把子招呼的。
文学社的联省之所以如此脆弱,一下子多半壁易旗,其实不是他们熊,而是邵全忠太强,而且是对外的强。
1877年度,各国国民收入出来了。
大夏200亿两含藩国,美夷120亿两,英国80亿两含殖民地,德国65亿两,法国60亿两,奥匈30亿两,意大利20亿两,露西亚5亿两……
大夏光是南方五省联省就达到130亿两,超过了美夷,剩下的也不全是北方的。
大夏现在的藩国包括:大清、李朝、北倭国、琉球、夏威夷、斐济、兰芳、苏禄、安南、寮国老挝、暹罗、贡榜缅甸、山南国、廓尔喀、坎巨提、阿富汗、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哈萨克汗国。
论藩国数目乃至面积,都比大英帝国小不了太多,人口已经超过。
不得不说,这里大部分是我大清留下的丰厚遗产。虽然大清原来失去了对大多数藩国的控制,可名分还在。一旦主干强大了,藩国们立刻就又都成了华夏忠臣。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