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等秭小伟去到园林学院上课,就被通知到公管院那边开会。
然后得到个五雷轰顶的消息。
公管院也就是国家治理学院在校方支持下,决定为即将二十七岁的研究生秭小伟申请杰青。
秭小伟顿时觉得头皮发麻,外焦内也焦,你们怎么说得出口!
杰出青年学者俗称小院士。
差不多属于整个国家科研体系里面仅次于科学院院士的青年学者最高地位。
换句话说就是基本拿到了候补院士的资格,等前面同专业的学阀们腾位置而已!
每年大概全国评选个两三百人。
个个都可以是相关专业院校二级院长的热门人选!
西南联大作为211高校,镇校之宝的院士现在只有四位,有两位还是双聘,也就是还在别的院校同时兼任,剩下两位都在九十岁左右。
已经二十年没出过新院士。
迄今十余年没有自主培养出一位国家杰青,仅有的一位杰青也快六十岁了!
作为年预算五十亿的高校,这属于非常丢脸的事情。
尤其是好几个青年尖子都是转到其他院校,才出成果成为杰青。
更说明整个科研体系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没什么上升空间。
但也不能病急乱投医啊,秭小伟上回读大学、后来做金牌教培,肯定对这个科研体系的地位分段有了解。
如果说院士算奥运冠军的话,这差不多也算奥运参赛选手级别了。
声音都抖了:“愚人节还有大半个月,不用这么逗我玩,我这跟科学完全不沾边!”
谈话的院领导平时也是秭小伟的研究生导师:“人文社科怎么不是科学,每年关于管理科学领域都有十位左右的学者入选,具体名额也不限定,研究解决管理科学与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不就是你的课题核心吗,论文都有三十二篇了,篇篇中肯,字字珠玑,充栋汗牛啊。”
尼玛,秭小伟差点笑出声来:“我那是工作随笔报告,把实践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跟公共管理学理论做对比探讨,还从来没发表过,更谈不上什么重要刊物指标……对,还有标准,我只是个在读研究生,我记得这起码得是教授职称才能参与吧。”
院领导很诚恳:“要求是博士以上,我国所有评选标准都有硬性要求,但每项标准里也都会有句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可以适当放宽标准嘛。”
这差不多放得有太平洋那么宽了。
杰青要求是45岁以下,一般都是卡着点儿才能选上。
一来科研往往一二十年才有成果,二来也要论资排辈,人家放宽是45岁放到47,50岁就顶天了。
哪有这才二十七的!
三十多的杰青基本都是超级牛逼的少年得志,行业大拿。
然后起码得博士级别以上的职称,教授是常态。
秭小伟可以说除了年纪小,其他样样不沾边。
但反过来说他最强的可能就是业绩,管理实践的业绩一项项简直逆天!
还都是动用了智能化科技、互联网技术的管理学成果。
关键是都凭亿近人。
《如何依托生产力推动新时代的城市化变革》,他是真花了两三亿搞个工业区园林来初证,然后花十几亿搞工人新城来彻底论证!
《社交媒体时代下合理运用网红经济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江州民国影视城的个案研究》,那也是真金白银捣鼓出日访问流量几万到几十万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论网红经济、互联网智能化对制造业2.0、新工业模式的助推途径》,则更是卖出去整年三千多亿的新能源车,就问有没有管理实践的成果吧。
别的研究生可能写论文跟难产似的痛苦,秭小伟这中文系出身的嘴炮王者,隔三差五就能写一篇论据翔实、数据丰富的文章。
的确是以学术性质在记录自己这些项目收获,本意是希望能表明校方在新闻学院、传媒学院、软件学院、工程技术学院等各方面支持,的确有实打实的回报。
算是从他这个“投资方”的角度,看这些工作进展分别有什么得失考量。
但真没想过拿这些东西捏把捏把的去申请学术身份!
秭小伟还想低调隐居呢:“杰青不光是学术研究地位,更是科研基金调拨吧,我们这真不缺钱,就不要去占用宝贵的科研资金了,可能又会损失个重要的科研成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