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黎一脸的轻松,她通读了几遍策划文案以后,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已经逐渐跟上了苏晟的想法。
“青黎,你真去沉淀了啊??”
林书晗觉得,怎么感觉宋青黎去了几天非洲,回来之后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宋青黎:???
“什么话什么话!”
“我一直都有在学习的好吗!”
“我以为你去非洲享福了。”
“屁嘞,非洲能享什么福,你没听苏晟说我还晒黑了一号。”
宋青黎不悦地朝林书晗翻了个白眼,虽说不用干体力活,但每天坐在办公室也累啊。
尤其是那么热的天,出了空调房溜达一圈就出一身汗,随便吃个饭都要出汗,她一天得洗好多次澡,所以只有晚上和早晨凉快一点的时候才吃饭。
“怪不得你又瘦了,我还以为你整天吃鲜花,喝露水。”
“哼哼,不说这些有的没的了,先做正事儿。”
两人先分别建立了5张地图模型,然后再根据地形的特征,气候的特征往里面添加东西。
《城市天际线》是一款模拟经营类游戏,这种类型不比其他的网游地图,除了最基本的模式,还需要有不同的地图模组。
除了气候、地形,林书晗觉得还可以适当的给一些矿产,因为有一些省份是煤矿大省,而有些省份则是林业大省。
“我记得方案上有写诶?让我找找。”
宋青黎好像在方案某一页瞥见了这个概念。
她翻开厚厚一叠的策划文案,来回地翻了几遍,终于找到了地图设计中矿产,苏晟早就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标注在了城市发展大纲中。
“对,确实有矿产诶!”
“有了自然资源,那就更加明确不同地图的发展方向了。”
“不过也不能做的太绝对,只能说按照这种地图特点去发展,更有优势。”
两人在这一点上的理念高度相同。
既然是种田,那就各有各的种法,玩家有自己的想法,不一定非得按照开发人员的想法来玩游戏,可以自己另辟蹊径。
如果这张地图只能固定有一种玩法,那么游戏的趣味性将会大大降低。
苏晟在方案里强调的是自主性和多样性。
所以说,这些特征不能给太多的优势,但也不能太劣势,需要做一点点模糊处理,只要突出地图特性就可以了。
地图的基本框架有了。
自然资源、气候之类的,具体的东西只要填数值就可以了。
难道就这么简单?
不可能。
两人又陷入了思维僵局,停滞不前。
宋青黎从苏晟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一点是,先代入玩家的视角,其次才是开发人员的视角。
两人当即决定,按照苏晟给的策划文案,自己当玩家,先在她们做出来的地图上进行一个大致的模拟试玩,继续理清思路,尽量去理解这个游戏。
一座城市最主要的就是三个区域。
居民区、商业区、工业区。
这也是方案上最主要的三个区域。
而连接三个区域的可以是公路。
两人接下来把重点放在了交通的设计。
这个无关地形,只要是一座城市都会有四通八达的公路,而交通是一座城市的生命线。
文案上有各式各样的公路,什么土路、水泥路、泊油路。
其中,道路的规划应该是游戏的核心之一。
除了这些,还有闸道、二线道、四线道、高速道路、高架桥等等。
有路就有路口,文案中还有设计了各式各样的交通路口,什么环岛、跨桥线、普通平交、右转专用平交、苜蓿叶立交等等。
详细到不能再详细。
光是看这些专有名词,宋青黎和林书晗都要懵了。
这都啥啊?
查了资料两人才逐一搞清楚这些都是指什么。
有些道路她们现实里面见过,但是不清楚具体叫什么名字。
“笑死,你有驾照吗?”
“没有。”
“我感觉我们是不是还得先去考一个驾照?”
“啊……那倒不用吧……”
宋青黎又没有开车的需求,所以也就一直没考驾照。
不过就算没驾照也没什么关系的吧,底层代码和运行逻辑有程序部门的同事去写,这个事儿由他们负责。
经过几天的研究。
宋青黎和林书晗把策划文案发下来的策划文案反复的读了很多遍,以玩家的视角进行了很多遍的模拟,这才大致搞清楚了游戏的基本运行逻辑。
基本上就是参照现实,加上一点为游戏需要性的模糊处理。
不仅仅是居民正常的用水用电需求,工业需求、教育需求之类的。
有人就需要工作,所以对工业区有需求。
工业区建起来了,需要商业区售出自己的货物,所以就有了商业需求。
商业区需要更多的居民消费,所以就又有了人口需求。
解决完一个问题以后,就会有另外一个问题冒出来。
通俗点理解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在这个过程中,玩家的城市会逐渐发展起来。
除了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这三个基础的区域,玩家还需要做好基建。
孩子出生了,居民有教育需求,玩家就得建学校。
居民生病了,但医院没床位,玩家就得建造更多的医院。
上班上学有通勤的需求,玩家就需要规划公交线路,购置不同类型的公交车。
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细!
太细了!
细到什么程度?
居民除了正常的这些城市基础建设,甚至还对人文有需求。
甚至第一代居民的寿命已经到了,纷纷过世,这时候就需要玩家去建造火葬场、殡仪馆、冷冻库之类的设施。
可以说,从居民搬进来到过世,一切东西都得安排的稳稳当当。
核心的玩法就是建设发展,解决居民的一个个问题。
玩家在这个过程中会感觉到极大的满足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