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里看秦王处处不爽的文官们,一改往日的态度,盛赞秦王有古之圣人风采,一心为民!
而之前和朱樉和秦王府走的极近的武将们,则是通通持有反对意见,言明此事定是安然欺瞒秦王所奏!
之所以会出现这两种完全不一致的情况。
全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
那就是在大家看来,朱樉这么做完全是一件赔本的生意。
需要耗费秦王府巨量的人力、财力。
殊不知,十几万工人和八百万两的投资,对秦王府来说还称不上是伤筋动骨。
因为这些都不是短时间内就全部拿出来的投资。
即使是八百万两银子的铁路投资。
看起来很多,但是这其中包含的许多都是材料费用。
例如:钢铁、枕木、碎石等等。
这些其实都是在关中本地采购完成。
资金的流传,还是发生在秦王府内部。
因为采用了票据结算的缘故。
这部分花销,实际上需要支出的钱很少,大概连五分之一都不到。
严格来说,整个潼关-开封铁路项目,朱樉的准备金只有一百万两左右。
就这还要花费五六年的时间,才会花出去。
分摊到每一年时间,大概只有二十万两左右。
以秦王府如今每年三千多万两的生产总值计算。
秦王府的财政赤字率,才不过百分之四多一点,即使是放到后世,也不算特别超支的赤字率。
因此,秦王府的经济状况,其实非常良好。
开建一条八百里长的铁路,也不会对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甚至,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将钱握在手里,每时每刻都在贬值。
朱樉只有将他们都花出去,转换成实打实的固定资产或者其他投资,才能够跑赢通货膨胀的速度。
但是对于大明的其他人来说,关中种种情况,实在是让人眼花缭乱,很难看明白身处其中的秦王府,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他们只能够看到,朱樉不仅仅同时维持着数万大军,而且在关中各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盼着秦王死的文官们,才会一改常态,不再诋毁乃至谩骂秦王,而是疯狂进行吹捧。
武将们则是不希望他们能够依靠的一根支柱倒下,因此强烈反对。
“关中如今百业繁荣、民众富足,想来樉儿不是那等会胡乱来的人,他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考量。”
朱元璋在天下都有许多的探子,在藩王领地上的探子更多,甚至不少人都在藩王府上做事,能够知道更多藩王们私下里的情况。
按照探子们的回报,关中如今百业兴盛,只要手脚勤快,不管是到各个矿山、工坊中劳作,或者是在城里随便找个杂役的事儿做,每月都能有一千多文钱到手。
关中的粮食价格,又极为低廉。
一千多文钱,足够买到三石粮食。
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甚至逢年过节的时候,还能够吃上肉食,给家里妻子、老小扯上几匹布,做一身新衣裳。
可以说,关中如今的情况,完全就是历朝历代盛世之时,才会有的场景。
秦王在关中的名声也不错。
虽然不停在西北、西南打仗,但是每战必胜,死伤甚少。
每一场胜仗,都能够有足够多的战利品。
以西北为例,不少秦王军中的士卒,一场仗下来,就能够分到价值好几两,乃至于几十两的财货。
关中的男儿,如今皆以参军为荣。
原因也很简单,有利可图,又能够扬名。
毕竟士卒即使是退休了也能够从秦王府拿一份钱,而且在乡间城市中的地位也很高。
秦王每年都会前往退役士卒家中探望,此种荣耀无形之中推高了士卒们的地位。
也一改宋代以来,士卒们在众人眼中所谓“贼配军”的恶劣形象。
“不过嘛......”
朱元璋迟疑片刻后,还是说道:“具体情形如何,还是要亲眼看一看,才能够做出决定。”
“否则叫下面人蒙蔽了,咱们都不知道。”
“咱轻易不能够出京城,这样吧,标儿,你就替咱出京到开封、洛阳、西安这几座城市看一看。”
“当地的情形,现如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朱元璋从始至终都对自己手下的官吏们,不是特别信任。
在他看来,官吏们都是些欺上瞒下惯了的家伙。
尤其是空印案爆发后,这种刻板印象,在朱元璋的心中越发深刻。
让他除了自己少数的几个心腹之外,几乎是谁都不相信。
如果将这些人进行排序,那么马皇后和朱标,都是排在第一档的位置。
像朱樉、朱棡、朱棣等嫡子,则是排在第二档的位置。
其他儿子,在他心里就没什么地位可言了。
朱元璋转念又想起朱标刚刚出生的孩子,大明的嫡皇孙。
一向坚毅、不怒自威的脸上,都罕见出现了一抹温柔。
“标儿啊,替咱出巡,寻摸迁都的事情,这一来一回,恐怕要花上大半年时间。”
“太子妃刚刚生下孩子不久,你可要好好和常氏说说,别惹得夫妻不和。”
作为历史上后宫极为安稳的皇帝之一,朱元璋对于夫妻之道也有不少见道。
“多谢父皇提醒,孩儿会好好和太子妃说起此事。”
朱标点点头说道:
“不过父皇,出巡之前是否要先和二弟通报一番?”
“还是直接前往西安城?”
太子出巡,不是一件小事。
即使朱樉和朱标是亲兄弟,也是如此。
毕竟朱标此行代表的皇帝,而非是朱樉的哥哥。
即使是兄弟之情,也难以掩盖这之中浓厚的政治意味。
甚至于,稍有不慎,还有可能激起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