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县当年在汉末曾是凉州州治所在,学馆规模并不小,只是有些废驰,去年游楚转任天水郡守之后曾经下令恢复学馆,选拔贵胄大族聪慧子弟入学学习。
但还没来得及施行,就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下来,尤其是供子弟学习的典籍实在是太少,是个大问题。
毕竟此时的书确实是太难得、太宝贵了,是对中原士人来讲不亚于黄金丝绸的奢侈品,往往几卷竹简就可能是一个士人毕生所学,就是一个小小士人之家撑起士人之名的传家宝了。
姜维、尹赏等人迈步走进了学馆院子,拥挤在学馆之中的老少看到姜维来了,都屏住了呼吸,齐刷刷盯着这个年轻的冀县后生。
据说就是他从遥远的汉中,带来了几十箱誊写在和美玉一样洁白无瑕、和丝绸一样柔软细腻的纸上的典籍,这个消息在冀县士人之中的冲击力,可谓是如同一道炸雷一般。
厅堂之中坐着冀县当地姜、杨、尹等大族代表,他们已经提前拿到了雕版印刷之法制作的典籍,但是据说一摞摞摆放在精美木箱之中的书,他们还没亲眼看到。
姜维与尹赏进入了厅堂,随即柳隐就指挥着军士小心地抬着木箱搬运进了厅堂之中。
姜维环视四周,朝着尹赏点了点头,他明白尹赏此刻在冀县的两难境地,所以有意要尹赏主持这一重要时刻。
尹赏会意,站到厅堂中央,朝着众人微一施礼之后说道:“古之王者,行军作战以不战屈人之兵为上,催破国家次之,汉末以来奸臣当道,烟火四起,执权柄者不以拯溺救焚、绥宁老幼、教化万民为先,故有南北嗟叹、东西哀怨之局面。”
尹赏颇有才学,身处这学馆之中,没有了在其他地方时候的懦弱退缩,反而自然而然带着一股士子风范,无论厅堂之中的大族乡老还是院墙之内士人子弟,都静静听着尹赏讲话。
尹赏踏前一步,伸手抚摸着那雕花的精致木箱,好像在抚摸着一位窈窕淑女,眼神都温柔了许多:“前有曹氏惟以徙户为务,不重教化,而民众安土重迁,所以魏民多有离叛之举,也因此魏国即便斩将克城,而土不加广。”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今取士拔才必先弓马,治理民众只以刀兵,文章学艺为无用之条,离先贤之道远矣。大汉克承天命,以教化万民为己任,所以建学校、开庠序、授学问,以雕版印刷之法传播先贤典籍,选耆德硕儒之士训郡县子弟,以求来远人、垂不朽、恢宏大汉万世基业!”
尹赏激动地高举双手,他的声音在整个学馆之中回荡,冲击着在场每个人的心。
随即,柳隐大手一挥,指挥着兵士打开了木箱,露出了里面摆放的整整齐齐的书籍,尹赏则虔诚地拿出其中一本,小心地展示在了众人面前。
见到此情此景,早已经拥挤到门前廊下的所有士子都忍不住高声惊呼起来,他们之中大部分人一生之中可能就是几卷竹简相伴,但如今,他们将有机会获得有官府相赠的他们从未得见的纸书。
而至于代价,只是要他们能够在郡县乡里之中教授子弟就可以了,一开始士子们几乎不敢相信这种只会在梦里出现的事情是真的,但当看到打开木箱露出的一摞摞书籍的那一刻,他们都相信了。
而且,大汉克承天命这个看似虚幻的说辞,似乎也在那一刻有了最具象化的表达。
……
五月中旬,姜维领军离开了冀县。
离开的时候,他不仅带走了充裕的粮草,而且还有足足一千人的壮丁,都是来自于冀县当地的年轻民众,姜维把这一千新的天水子弟兵尽数编到了自己本部。
大汉重新恢复陇右之后展示出来的气度和实力给当地所有人以巨大的震撼,所有拿到雕版印刷拓印出来典籍的人都震惊于书本的精致,也因此对汉军报以了更大的支持。
姜维对这趟冀县之行的结果也很是满意,不足半个月时间就能足食足兵,这也远超他的设想了,更重要的是,这也为后续大汉掌控整个陇右六郡之地有了良好引导。
但是姜维此时并不敢掉以轻心,之前丞相的文书中就已经提醒他们,要注意北方魏军又或是其他氐羌诸胡动向,而姜维此时的目光确实已经对准了陇右之北和河西之地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