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1980我来自未来 > 第三百八十章深海水库的由来

第三百八十章深海水库的由来

港岛是个靠海的岛屿港口,境内没有什么大的河流湖泊,降水分配也相当不均,严重缺乏淡水资源。

早期的港岛并没有多少居民,靠山间溪水和少数水井已经足以满足本地的饮水需要。

不过自从南京条约以来,涌入港岛的人数越来越多,于是很快,淡水资源的矛盾显现了出来。

作为应对,港英政府在境内兴建了若干储水塘,但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解决问题,一旦遇到天旱,会产生严重的“水荒”。

如1902年,港岛遭遇大旱,不得不每日限制供水1小时。1929年的水荒,6个池塘有5个干涸,政府被迫实行七级制水,是所有人都必须去供水站定额取水。

到了二战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矛盾更显突出,50年代末,华南又经历春旱。

一些港岛的亲派觉得,靠着内地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何不利用呢?

于是提出了向内地购买水资源的建议,而内地立刻对此表示欢迎,说我们愿意为港岛同胞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但是,当时的港英政府对国可是非常忌惮的,生怕一旦从内地引水,将从此成为政治的包袱,从此受制于国。

所以从一开始,港英政府把这件事视为政治事件,而不是单纯的商业事件,当时的港督柏立基权衡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为解燃眉之急,暂时从国取水。

不过,为了防止落下口实,英国政府坚持付钱买水,而不接受国的免费提供。

而同时,又坚持以“港岛当局”,而不是港府的名义签订协议,总而言之,是内心把这当做是重大的政治事件,但表面却又拼命淡化其政治色彩。

为了支援港岛,国于1959年底开始兴建深海水库,并于次年3月5日蓄水。建成之后,根据协议,每年向香港供水50亿加仑,即2275万立方米。

至于价格,由于英政府坚持付费,因此定了一个象征性的价钱,即每千加仑仅收人民币1毛,便宜得不能再便宜,聊胜于无而已。

但这些工程尚未完成,1962年秋到1963年初夏期间,港岛便又发生了历史最为严重的一次水荒,不得不再次宣布“制水”。

每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只能供应4个小时,除了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之外,各行各业因为缺水停工,更是损失惨重。

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月光光,照港岛,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佛堂,唔知几时无水荒”,便是1963年大水荒的生动写照。

意识到淡水问题已经成为香港发展的命脉所在,港英政府不得不再次求助于内地,向粤省提出供水请求。

粤省予以热情回应,不但同意深海水库增加60亿加仑对香港的供水,还允许港岛派出轮船到珠江口采集淡水,运回港岛。

只不过,即使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不能完全解决港岛的困难,于是,为了长远着想,双方便开始探讨从东江引水,补给港岛的方案。

当时央政府对这个问题也是极其重视,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国提出,可以从东江修筑一条运河水道,分级引水至深海水库,从而增加对香港的供水量。

而这个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费用,可以完全由国自己承担,港府不出一分钱,而每年的水价也只需以正常合理的价格支付。

看到这里可知道咱们是多么的仁义至尽了,可换来的是什么?

换来的是港独们的攻击,他们把内地每年向港岛的供水恩惠,贬低为是以钱买货的商业交易,甚至还叫嚣“买得贵了”!<ntent>

1980我来自未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