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大明的江南,也是江南诸姓的江南。
太仓王家,也是江南诸姓之一。
过去,王锡爵很看重名声。为此既严格要求张居正,也严格要求他自己。
最终他还是丢掉了名声。
如今还朝之后,他认识了一个不同的新君。
皇帝说,这是他境界提高了的表现。
六月三十,旨意颁告于外,新一科的庶吉士定下了名单。
状元张以诚、榜眼王衡都在其列。
而这一次,二甲末尾的徐光启也名列其中。
虽说二甲都有应试资格,但谁能想到二甲最后一位真能列入仅仅取十人的庶吉士名单?
乾清宫之中,庶吉士们一同谢恩。
朱常洛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他们了。
殿试时候、传胪大典,他其实就见过。
“朕喜好驳杂!”朱常洛看着他们说道,“此次庶吉士之选,朕也是重实务、轻文才。翰林院除修史、承制、考选、讲学,朕欲重新厘定衙务建制。翰林院之下,分设经史、诏制、赞画、百家四馆,各设掌馆学士一人,从五品!”
说出这个决定,其次便是新科进士里第一批授职的。
魏云中心情激动地谢恩,翰林院赞画馆的从七品检讨,听起来像是从实务层面为皇帝出谋划策的人——尽管他们全无经验。
谁也没想到最初开始改动的中枢衙署是清流源头的翰林院。
自此后,从五品讲读学士、正六品讲读、从六品修撰、正七品编修、从七品检讨只是品级虚衔。
一共四个侍讲、侍读学士,将分任四馆掌馆学士。
状元张以诚,起步是诏制馆的从六品修撰;榜眼王衡,则是赞画馆正七品编修;探花许獬,授经史馆正七品编修。
徐光启就这样被分到了百家馆任从七品检讨。
这也是难得的君恩了,毕竟此前每科选取的普通庶吉士是没有品级的,只是充入翰林院,“为国储才”。
自这一天开始,大明翰林院之下有了正式的四个衙署,分管不同事务。
过于最重要的两个常设差使:修史和承制待诏,分别给了经史、诏制二馆;另外的赞画、百家二馆,显然更加引人注目。
皇帝经筵的讲官,从在朝老臣、翰林院学士和四馆掌馆讲读学士中点选。
但赞画馆和百家馆的翰林院官员们,分别安排在了乾清宫南罩房处的御前书房和养心殿南面的隆道阁。
于是王衡、魏云中、徐光启和另一个被分在百家馆的从七品检讨袁子让就备显不同。
第二天,王锡爵入直内阁、王衡入直御前书房,这父子两都能进入紫禁城、都在紫禁城里办公,终归会让人浮想联翩。
这一天更得皇帝“信重”的,却是徐光启和袁子让。
他们到了养心殿,在殿内看到了另一个人。
“来,见过朕的叔祖。叔祖本可承袭郑王,但醉心算学与音律,已有《律吕精义》数卷,你们二人或能与叔祖畅叙一二。”
徐光启还比较懵,袁子让却眼里一亮。
“难道是句曲山人当面?”
“你知道本山人?”朱载堉也眼里一亮。
“……臣失态了,陛下恕罪。”袁子让这才感觉不太好,皇帝都说了那是他的叔祖,是本来可以承袭郑王的世子。
可袁子让在研究着等韵学,他确实好这一口,而且已经写了一本暂定名为《字学元元》的四卷书。
朱常洛不以为意,反而面带笑容。
“徐子先,你也无需着急。”朱常洛对徐光启说道,“朕还召了一个你的熟人。你高中进士,利玛窦已经专门为你庆贺过了吧?今日月末,权且谈天说地。”
“……陛下识得他?”徐光启不知道利玛窦面见过皇帝两次了,毕竟朱常洛要求利玛窦不许打着皇帝名头传教。
“如今百家馆只当是朕的喜好。”朱常洛意味深长地看着二人,“百家争鸣,于国有益。如今只以侍讲兼掌百家馆,他却并非朕心中良选。盼卿等能有所建树,有利于国。将来,百家馆或是众矢之的。”
徐光启和袁子让两人都心中一热:检讨、编修、修撰、侍读侍讲……莫非这新设的两馆,以后会是宽阔坦途?
北京城中,新的庶吉士们只是一个朝堂插曲。
对于江南那边,萧大亨、郑继之、李廷机的联名题本和应天抚按的联名题本上来之后,更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二批地方官员补任名单。
承天门外再贴任前公示,这一次赫然在目的,包含了一大批之前没被调走的南京六部郎官及江南诸府县的改任名单。
新科进士们终于出现其中,又是“北官”。
“……南京户部主事。”
“……乐平知县。”
程启南和孟希孔面面相觑。
他们一个要去南京,一个要去刚刚出了大案的江西饶州府乐平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