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个多月里,叶明带着北方厂老厂区的上万技术工人开启了加班加点的生产模式。
由CH-47改装而成的国产型号直-17重型运输直升机机也进入了半自动化的量产阶段。
由于叶明后发先至,原本被分配给直升机所的直-17这个直升机项目的名称,被北方厂顺理成章的接收了过来,上级领导对这個重启项目非常重视,不仅给予了最大限度的资金、人员、物资材料支持。
连订单都在第一时间送到了北方工业集团谢红军的手里。
空军都提出要采购几架用于测试,海军的刘总也提出要采购五架,用于向南海岛礁运送物资补给。
按照直-17足有2252公里的最远航程,即便是满载20吨货物,也能飞1000公里,一架直-17就可以在永兴岛中转加油后,直飞渚碧礁等南海驻地了。
可惜,即便订单都送上门来了,叶明也没同意,只是说一年后才能接受预定。
目前北方厂的生产能力还很小,从一架简单搭成的钢铁骨架,到完成所有零部件组装,制造一架直-17重型运输直升机需要3周时间。
由于这种直升机的生产难度极高,所以,发动机部位的组装只能是叶明亲自来做,这就会占用叶明宝贵的时间,影响他生产T55-L-11发动机,这也是造一架直升机需要三周时间的主要原因。
正因为产能有限,叶明才决定未来一年时间,只为蓝军旅生产直-17运输机,其它单位就以后再配置吧。
就在叶明生产直-17的这段时间,直升机所也派人来参观学习过,他们原本是不相信国内有人能先他们一步将CH-47运输机仿制出来的。
但是他们在看到了叶明手工制造发动机零部件的能力后,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了,困扰他们的也是发动机,但是他们可没有叶明的生产能力,这也让他们想将直-17的生产接收过去的想法落空了,他们总不能把叶明这个总工程师给绑走吧!那可是大事件了。
虽然直升机所的技术人员没有得偿所愿,但叶明还是将直-17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图纸交给了他们。
按照叶明的想法,如果直升机所能有技术人员摸透这些生产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实际应用出来,不说制造出直升机所的CH-47,就是能帮着培养出来几个技术能力好的修理工也行啊,叶明现在就担心国内的这些修理工无法掌握直-17的修理技术,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技术事故。
叶明并不介意将自己的技术扩散到国内其它军工单位去,毕竟都是为了华夏军工的发展,叶明也不能敝帚自珍。
刚刚送走直升机所的一众技术人员,吴青山就带着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走进了车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www.adouyinxs.com 。请牢记。